“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好的教育,让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在谈到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时,常州市教育局局长丁伟明这样说道。日前,常州市教育局组织媒体记者开展了“家门口就有好学校”新闻行动,第一站走进常州市花园中学,探访了这所常州历史上第一所新村配套中学。2014年12月花园中学进行原址校园整体改造,如今学校“旧貌换新颜”,细微之处和教育理念都让周边的居民感受到“家门口的学校同样精彩”。
陆文杰/文 学校供图
旧貌换新颜
建筑面积扩大一倍
花园中学位于常州市区西南花园新村,创办于1981年,历经三十余载岁月打磨,已发展成为一所实力雄厚的现代化花园式学校,在全市率先被评为江苏省模范中学。近年来,学校还顺利通过了常州市德育特色学校、科技特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学校、书法特色学校的验收。
2014年12月,花园中学进行校园整体改造,今年8月18日竣工,改造总投资8801万元,规划用地22497.15平方米,约合33.75亩。建成后的新校拥有6栋建筑,总建筑面积24119平方米,比原来扩大了一倍,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37.5%。
据了解,花园中学新校总体建筑设计动静分离,教学区和运动区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新校的三栋教学楼分别容纳三个年级,一个年级一栋楼,相对独立便于管理。五栋大楼的一楼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学校三大中心——三名文化中心、数字化学习中心、梦想课程中心,与学校的“三名”德育特色相融合。
科技活动展个性,素养提升圆“梦想”
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花园中学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其中科技教育是学校新兴的特色校本课程。近年来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花园中学学子脱颖而出。学校特别注重科技教师的培训,先后安排多位教师参加省市的科技专题培训活动,其中陆西皋、邓顺元两位老师已经成为科技竞赛辅导金牌教练。
截至目前,花园中学已经成功举办四届科技节,秉着“差异是资源”的理念,学校整体构建课程体系,为学生发展提供个性化选择。既有公民教育、生涯规划等德育课程,也有“三名文化”经典、中西餐、微油画等艺术课程,更有丰富的科技课程。头脑奥林匹克、魔方、草丛中的秘密、航模、车模、建筑模型、创意机器人、3D打印等创新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新学期,学校还引进了新的科技特色课程,给孩子们提供更新、更先进的课程内容。七年级开设梦想课程、小蚂蚁平台,八年级引进北京四中网校平台,开设“翻转课堂”;数学课程基地正在建设当中,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课程中心也即将落成。
螺蛳壳里做道场,细节之处体现用心
“我们学校的体育馆既是体育运动场地,又是学校大礼堂,在篮球场北侧所建的活动舞台,拆除后又可增加运动空间。”花园中学党支部书记丁连伟介绍,由于学校空间局促,要实现学校全部功能需要空间整合,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
更有意思的是,学校食堂的餐桌除了就餐外还可作为阅览桌使用,也可以作为乒乓桌使用,四张餐桌一拼就是一张标准的乒乓桌。当体育课、活动课下雨时,学生们就可以在食堂里打乒乓球。此外,学校的三名文化中心既可作为师生的自由阅览区又可作为学生的才艺展示区,还可作为学校的学术报告区和学生作品展示及校史陈列区。
此外,花园中学在新建中引入了生态校园概念,校园内引进了150种花卉,并提倡以人为本,认识自然,进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
教育资源均衡
家门口学校也精彩
常州人印象中的好初中往往是正衡、二十四中、外国语、北郊等等,但随着近年来常州市教育局大力推行教育资源整合,平均分配,现在即使在家门口,也能上好初中。往日择校挤破脑袋上名校的热潮逐渐降温,花园中学就是其中一所有典型代表性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花园中学办公室主任裴子云告诉记者,目前花园中学实行平行分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共享教育资源,“我们学校70%的学生都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但他们和本地学生在学校并无差别,上一样的课,接受同一个老师的教育。”
据悉,今年七年级新入学的学生比去年增加了40人,本地小学毕业生中选择不择校的学生比去年多了20多人,从学校提供的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的观念在家长们心中慢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