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生活苏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江苏省首台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启用
“GPS”诊断早期肺癌,不用挨刀了
  医生利用电磁导航支气管镜进行诊断 医院供图

  拍完CT后发现肺部有阴影或小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到底是切除还是不切?这些问题在现有技术下困扰着医患双方。不过,今后这一问题将得到解决。昨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引进的江苏省首台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正式开机启用。据介绍,它突破现有瓶颈,提高了支气管镜检查深入度,如在患者肺部的GPS导航系统,做到肺部病变无死角诊断,是早期肺癌发现和诊断的重大突破。

  

  范嵘 何洁

  肺部结节切不切很纠结

  71岁的王老伯昨天上午接受了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的诊断。他的儿子王先生告诉记者,父亲平时身体挺好的,在今年年中的一次体检中偶然发现肺部有阴影,右肺上有3个结节,通过影像学的检查后并不能判断结节到底是恶性还是良性。他们看过很多医生,都说要开刀活检才能确诊,甚至有医生称为保险起见,一页肺都可能切除。

  为此,王先生一家都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万一是良性肿瘤呢,岂不是白挨一刀?老人这么大年纪也经不起折腾。”王先生称。

  “GPS”半小时定位结节部位

  苏大附一院引进的江苏省首台电磁导航支气管镜解决了王先生一家的烦恼。

  医院胸外科主任马海涛介绍,该系统在导管前端设置了传感器,向放置在患者胸部的3个磁极和病人身下的电磁定位板发射信号,如同在患者肺部的GPS导航系统,通过将设备引导至可疑部位进行活检,进行肺部深处病变和纵膈淋巴结微创探查,为可疑目标组织进行诊断和恶性肿瘤分期,并可进而标记该位置,以便随后进行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

  “导管非常细,仅仅1.9毫米,理论上可以到达肺部的任何位置,对于肺部的创伤非常小。”马海涛说,整个手术半个小时左右即可结束,如果病理检查没有问题,病人第二天就可以出院。

  昨天下午,王老伯的病理结果出来了,肺部小结节属于慢性炎症,考虑良性病变,定期随访复查。王先生一家得知结果后都松了一口气,而王老伯也因此免受了开刀之苦。

  筛查肺癌越早越好

  马海涛介绍,目前肺癌已经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也是全球最普遍和最致命的癌症之一。一般当病人察觉肺部不适时,如经医嘱施行CT检查后,由医生进行读片诊断。有一部分病人由于病灶过小,在CT图像中无法准确确诊,而其位置又位于肺部远端,超出了常规支气管镜的到达范围。

  这种情况的病人,通常会由医生推荐进行“等候观察”,等待半年到一年后,再进行摄片诊断。

  马海涛坦言,“等候观察”是一种诊断手段无法实施准确诊断的无奈之举,其风险是一些早期癌的患者错失了及早治疗的机会,提高了治疗的风险。另一方面为防结节是恶性,为患者切除结节,但切除时才发现结节是良性,患者白白遭罪,也影响日后生活质量。

  现在,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对肺部微小的活检病理诊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周围性病变诊断率达80%以上,远远领先于其他诊断手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