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百媒聚焦崀山
情醉丹霞美景
  崀山鲸鱼闹海奇观

  “骆驼摇步隐云烟,辣椒红妆倚天边。八角连峰跨湘桂,扶夷击水浪三千。”9月22日至24日,来自全国近百家媒体的编辑记者们踏着诗人的足迹,来崀山景区采访“旅游+扶贫”模式,他们深深沉醉于崀山的奇山异水和民俗风情,大赞“崀山美,惹人醉,不思归”。

  

  文/尹建国 图/ 杨坚 颜克明 尹建国

  记者游景区:

  惊叹崀山奇与美

  “走起,向崀山出发……”9月23日早上,记者们带着对崀山的好奇与向往,从新宁县华天酒店出发前往北大门,参观游客中心高标准建设的厕所。据了解,崀山风景区先后投入3500万元,率先实施旅游厕所建设提质工程,已经新建和改建厕所22座。这些厕所的选址、设计风格、内部建设、如厕环境、标志牌、管理服务水平、人性化设计等方面,已经走在全国旅游厕所的前列。

  随后,记者们前往辣椒峰景区,迫不及待地想进一步揭开崀山这块神奇的面纱。去往景区的路上,沿途改造后的一排排白墙红窗民居,房前屋后绿树成阴。远远望去,古朴气息的阁楼轮廓,与崀山风景浑然一体,组成了一幅赏心悦目的优美丹霞山水画卷。

  在辣椒峰景点,一个“巨型辣椒”再次“秒杀”众人眼球。辣椒峰高180米,上大下小,石顶周长约100米,呈赤红色,多棱柱形,倒立于平地,站在脚下仰望,只见多棱柱巨石高耸入云,犹如擎天大柱,雄奇、险峻,远观就像一个硕大无比的红辣椒,秀美、神奇。

  “相比福建泰宁,崀山更加雄伟奇特。”尽管二者丹霞地貌各有千秋,福建日报记者杨毅涵直言崀山让她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想不到养在‘深闺’中的崀山如此之美。”她也期待当地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吸引更多人来崀山。

  远山如黛,晨韵悠然。清幽质朴的生态,美丽如画的乡村景象,尚未上崀山,只这一派田园风光就已让记者们陶醉。

  “金山银山不如青山绿水,我以前老是把崀山的崀字念成了良字,今日一看,才了解崀山的正确读音,爱上这个‘良好的山’。”来自河南日报的记者张莉娜感触颇深。

  漂流夫夷江:

  瑶歌悠悠风光秀

  “漂亮姐,漂亮妹,首饰打扮样样齐,今日漂流龙王笑,明天爬山百鸟鸣……”中秋刚过,迎着还有些灼人的骄阳,记者们来到夫夷江边的窑市码头,这是漂流的起始点。尚未靠近,一声声清脆爽朗的山歌顿时令大伙神驰向往,可谓先声夺人。

  靠近夫夷江,一泓宁静的港湾,岸旁的丛林随风拂动,江边依着几十条待候的竹筏,风光如画,江水诱人,让这些急性的媒体朋友按捺不住,未上筏就提前跳入水中,你追我赶起来。

  船在江中行,人在画中游,新华网的记者张晶说:“崀山山水得天独厚,风光旖旎。气势恢弘的八角寨,碧水秀丽的夫夷江令人印象深刻。”不过,对于崀山如何走向世界,张晶认为,景区还需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如何去深度开发,特别是在保护中开发这些旅游景点资源,这是政府和当地百姓应该认真思考的。

  旅游+扶贫:

  媒体点赞峎山模式

  参加“全国媒体精准扶贫(湖南)崀山行”大型采访活动的媒体人,深入5A级旅游景区崀山的辣椒峰、骆驼峰、八角寨等景点,与风景绝美的崀山亲密接触的同时,也亲自体验了崀山依托独特的地脉文脉,政府立足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将旅游产业与扶贫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旅游发展助推扶贫、景区建设带动周边乡村发展的旅游扶贫之路,用“好风景”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好钱景”。

  与会的名编名记均表示,崀山旅游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为各地游客奉上了一道道旅游“大餐”,随着知名度提升带来源源不断的游客,产业发展了,乡村变美了,原本“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崀山已 “撩开了面纱”,生态文化与产业发展演绎的“经济大戏”已见成效,为当地群众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旅游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除了动人的风景,新宁在全域旅游发展下脱贫攻坚的经验以及这种“旅游+扶贫”的新模式,都值得大家学习和思考。中新社记者卢文伟说:“崀山‘旅游+扶贫’的模式值得推广,该模式精准到了家庭和个人,使得景区贫困户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得到广泛的帮扶和支持。”

  “崀山美,惹人醉,不思归!”编辑记者们纷纷表示,一定会把崀山的好山好水推介给更多的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