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桂红
中秋节回家,是几天前就和妈妈说好的。
踏进家门,急不可待地呼喊,听到应答声,激动的心莫名地有些紧张,好在声音还是熟悉的中气足,转眼,就看到了熟悉的身影,距上次见面已有些时日,妈妈瘦小的身体也算硬朗,当下放心了些。之前妈妈笑时喜欢抿着嘴,说牙掉得差不多,已是上牙对不到下牙,看她吃饭慢嚼的表情,我的心如针刺般地疼痛,嚼在嘴里的食物也淡而无味。好在舍不得钱的妈妈,在我一再坚持下,安装了一副假牙,而今,看着她笑得很甜,满口牙齿整齐又白净,心随之欢快起来,只是,还是有点担心,自己礼包里的那些食品,假牙能否吃出味来。
中秋节的菜是我自己烧的。结婚这么多年,每次回家,妈妈依然当我们是客,即便是年纪大了,看我们自己动手,却还总说过意不去,站在身边,不时地指点着,“教”我切肉、往锅里倒油,闻着锅里散发的浓浓香味,和她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心里很暖。
初升的中秋月,把屋前的小晒场沐浴着,像一层银纱,有几分朦胧,又有几分温柔。我喜欢秋天的月色,温婉、柔美、清雅。在小城,我曾无数次在有月的夜晚,伫立阳台,可惜阳台上的雨棚总把月的光泽挡着,让我触摸不到,可望不可及。我也曾试着到楼下,以为那样能被月光拥抱,却发现,楼下的街道上,月色让霓虹灯包裹着,已变得混浊,全无如水般清澈。
妈妈懂我。她说,月光这么好,你们不出去走走?于是,和爱人、女儿出了门。
村口,一条狗朝我们叫嚷。平日有些怕这家伙,今夜见它只在自家门前嚷,并无袭击之意,倒也少了几分胆怯。女儿调皮,模仿声音与它呼应,它嚷得更欢,跃跃的,依然没有跑近我们。
再往前走,是人们白天忙着播种油菜的田野。
恬静,满月,旷野,与人同行的影子,仿佛置身画中……倏地,微风吹过,一种极为熟悉的气息侵入我的身体,由躯体到四肢,水母般缓缓张开,思绪在这一刻随之活跃:想起儿时中秋的那轮圆月,想起那年散文集出版,妈妈捧着开心地笑,想起妈妈提及的那双布鞋。布鞋是她七十八岁那年手工做的,厚厚的鞋底,密密的针眼。那双布鞋我一直藏着没穿,倒不是因为城里穿布鞋的机会少,只是我一直不舍得穿——我已经藏了她为我做的几双布鞋。我很难说清自己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珍藏着,许是想待到自己年老时,能在那里获得些许念想和暖意吧。妈妈说:现在眼还看得见,穿针纳脚底还行,就是手懒了,不然还能做一双。我笑了,九十岁的老人,还想做鞋,这话让做女儿的听着都是享受。
月圆,饼圆。一个月饼分成四份,我们一人一份。妈妈说:中秋夜,团圆的人,都要吃月饼。从她手中接过月饼,嚼在嘴里,芝麻的馅,软软的,甜甜的,还是我童年最喜欢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