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6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9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中秋前,大报恩寺迎来10位特别游客
他们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老人寄语后人要珍惜现在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受邀参观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又到中秋节,但是对于很多在南京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人来说,阖家团圆并非易事。昨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邀请阮定东、葛道荣、艾义英、夏淑琴、傅兆增、岑洪桂、刘民生、伍秀英、方素霞、石秀英等1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家属,一起游览大报恩寺,还给老人们送上月饼。据了解,节日期间,纪念馆还给所有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送上中秋慰问金。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官方登记在册并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下112位。

  

  通讯员 胡潇 见习记者 管明珍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杨菲菲/文 徐洋/摄

  刮胡子、挑衣服

  老人们兴致勃勃逛公园

  能来大报恩寺看看,老人们都很开心。葛道荣甚至提前刮了胡子、挑选好衣服,“我小时候住在长乐路,经常跑来大报恩寺玩,不过那时候,塔不成塔、寺不成寺。”“1、2、3、4……”一到琉璃塔前,葛道荣就开始数这个塔有几层高,“我从2003年知道这个遗址要重建,很开心,看了很多书了解它的历史,这些都是南京的瑰宝!南京这座城市不容易啊!”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此次邀请的10位幸存者中,年纪最大的是岑洪桂,今年已经93岁高龄。岑洪桂是第一次来参观大报恩寺,“岑爷爷全程都没怎么说话,参观得特别仔细。”志愿者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岑洪桂说,“我们这些人对待历史,感情是格外特殊的。我希望我能记住南京这座城市所有的样子。”

  在大报恩寺,老人们在家属和志愿者的搀扶下,参观了千年对望、地宫、长廊等地方,还在景点前合影并留字。

  提起遇难亲人眼圈发红

  寄语后人要珍惜现在

  月缺月圆,南京大屠杀转瞬已过近79年,曾经失去亲人的他们也早已重新有了家庭。然而,每逢佳节倍思亲,对那段历史、那些人都不能轻易忘记。

  今年80岁的阮定东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现在自己过中秋可以跟家人一起,但是自己的爷爷永远停留在了1937年。阮定东的爷爷阮家田在燕子矶江边集体屠杀时被日军刺成重伤,不治身亡。

  “我当时才7个月大,我爷爷抱着我逃生的时候,为了保护我,被日本兵拿刺刀刺了两下,后来因为失血过多去世了。我爷爷是用生命保护了我。”提起爷爷,阮定东红了眼圈,爷爷不顾自己受伤,还是抱着他艰难地爬上了过江的小船,最后才救了他。当年阮定东还小,这些故事都是父母家人一遍一遍告诉他的。

  阮定东说,中秋节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后人能够珍惜现在的生活,因为那都是很多亲人拿生命才换来的。

  今年已有不少人去世

  在世幸存者仅剩112人

  据了解,1987年,南京初次统计大屠杀幸存者数量时,认定的大屠杀幸存者有1756人。此后的几十年里,陆续又认定了一批大屠杀幸存者。不过,相比新发现的大屠杀幸存者数量,每年过世的幸存者数量更多。

  据报道,今年3月份,在册健在的大屠杀幸存者还有130余人。而半年的时间里已有不少人去世了,目前,在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112人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