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1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9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
天宫二号今晚飞天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于15日22时04分发射,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14日下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

  武平在会上表示,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定于15日22时04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14日下午,执行这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T2火箭已经开始加注推进剂。

  武平说,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主要目的是接受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关技术;接受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访问,考核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技术,以及在轨维修和空间站技术验证等试验。

  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米,重8.6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备份产品的基础上,为满足推进剂补加验证试验需要,对推进分系统进行了适应性改造;为满足中期驻留需要,对载人宜居环境进行了重大改善,具备支持2名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30天的能力。天宫二号装载了空间冷原子钟等14项应用载荷,以及失重心血管功能研究等相关航天医学实验设备,配备在轨维修技术验证装置、机械臂操作终端等在轨维修试验设备,将开展空间科学及技术试(实)验。

  武平介绍,按计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后,将变轨进入高度约380公里的运行轨道,进行在轨测试。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10月中下旬发射前,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入高度为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等待交会对接。

  武平表示,目前,执行天宫二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已经完成综合演练,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武平说,发射天宫二号是全面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的关键之战,将为我国后续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对于推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天宫一号完成使命

  预计2017年下半年陨落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14日表示,天宫一号预计2017年下半年陨落。

  1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武平说,天宫一号整器结构完整,运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跟踪监视之中,平均轨道高度约370公里,“而且正以每天100米的速度衰减,预计2017年下半年陨落”。

  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在轨期间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6次交会对接,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天宫一号设计寿命为两年,实际运行4年半。

  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经过认真计算分析,天宫一号大部分结构部件将在陨落过程中烧蚀销毁,对航空活动以及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很低,可能性极小。”武平说。

  武平强调,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各类空间碎片的研究与管理。

  自2000年起,中国就开始实施空间碎片专项计划,在空间监测、防护、预警、减缓及应急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二级钝化处理、废弃卫星离轨处置等空间碎片减缓行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的遨龙一号,就是用于开展空间碎片清除关键技术在轨验证试验,搭载的远征1A上面级也实施了主动离轨控制。

  “这些举措都表明了我们对于空间碎片问题的高度重视及行动决心。”武平说,后续将继续对天宫一号进行监测、跟踪,加强空间目标碰撞预警,必要时发布陨落预报,并向国际社会通报相关情况。

  据新华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