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0版:区域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9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打石膏”赴陕西修复,光彩照人归来
隋炀帝萧后冠竟然这么美
13棵花树,166片铜花瓣,尽显奢华;有望19日在扬州博物馆展出
  仿制的萧后冠 @遗产卫报供图
  刚出土时的萧后冠 资料图片

  2013年隋炀帝墓与萧皇后墓在扬州西湖曹庄被发现,引起全国轰动。隋炀帝墓和萧后墓一共清理出珍贵文物400余件套,其中一件是极为珍贵的皇后礼冠,因属于萧皇后,此后被称作萧后冠。现代快报记者昨天获悉,这件堪称目前考古发现隋唐时期等级最高、结构最完整的皇后冠,在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完成所有实验室考古项目后,终于向世人揭开神秘面纱,并有望于9月19日在扬州博物馆展出。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臧晓松

  出土

  目前考古发现隋唐时期等级最高的冠

  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考古发掘的隋炀帝墓和隋炀帝萧后墓,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萧后冠是单独放置在棺椁的木箱内东侧,在一个长约0.6米、宽约0.4米的木箱内。”考古专家介绍,在清理萧后墓中的一处遗迹时,发现了大量散落的小件遗物,包括残断的铜丝、破碎的铜片、粉化的小珠等。这让考古人员兴奋了起来——这些散落的物品就来自萧后冠,该冠是目前考古发现隋唐时期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冠,应为隋唐时期的命妇礼冠。

  考古专家介绍,发掘时,盛放萧后冠的木盒完全坍塌腐朽,现场只发现盒子的铜包角,上面有铜钉和漆皮,以及盒子上的银合页。

  远行

  “打石膏”后,萧后冠远赴陕西迎接“重生”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束家平所长介绍,隋炀帝萧后冠的实验室考古,最终决定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合作开展。2014年5月,陕西的专家赶赴扬州,把萧后冠的石膏木箱及收集的脱落样品移交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入库保存。2014年7月,在专家的护送下,萧后冠来到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萧后冠实验室考古与保护项目负责人、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的杨军昌说,专家们通过X光片探测,让萧后冠轮廓逐渐清晰显现。冠饰上发现的4件金属材质的发钗,也为三维模拟复原奠定基础。考古人员先后从萧后冠周围清理出大小铜钗12件、铜香炉1个、铜灯1个、额托1个、博鬓2个、花朵若干以及其他残片,饰件有水滴形、荷花形等多种造型。

  实验室考古清理还运用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红外光谱、3D扫描等先进的检测分析方法,让发掘时像一团“腐朽金属物”的萧后冠,在系列高科技手段面前露出“庐山真面目”。“体检”结果显示,萧后冠上包含的材料有金、铜、铁、玻璃、汉白玉、珍珠、木、漆、棉、丝等10种;工艺则包括锤揲、焊接、掐丝、镶嵌、珠化、鎏金、贴金、錾刻、抛光、剪裁、髹漆等11类。构件复杂程度、工艺精美程度远超想象。值得关注的是,鎏金铜珠化工艺是首次发现。

  复原

  13棵花树位置确定

  让萧后冠活泼灵动

  “我们已经明确了萧后冠饰的框架结构和花树的分布。”杨军昌介绍,萧后冠的框架由2个博鬓、呈十字交叉的2道梁和呈环带的3道箍组成。

  13棵花树的位置也确定下来,在中梁有3棵,其中前面额上部2棵,脑后上部1棵,其余10棵呈对称分布在冠左右两侧。花树由花梗、花瓣和花蕊等构成。其中铜花瓣166片。花树与框架连在一起,表面是直径5毫米的铜柱,铜柱外面包了一个直径30毫米的木质的楔子,一束束弹簧状的鎏金铜丝串联的花朵插在木头上面,就形成了一棵棵花树。花树随着佩戴者走动时的身体晃动会产生微微颤动的效果,看起来活泼而灵动。

  归来

  有望9月19日

  在扬州博物馆展出

  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与束家平所长联系时,他还在西安忙碌着,“我正在给文物打包,东西非常多。”萧后冠即将“回家”,来自扬州的考古人员丝毫不敢大意。目前萧后冠的发掘和研究已经系统揭示了隋唐皇后礼冠的形制。专家介绍,萧后冠为研究隋唐时期礼冠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复原后的萧后冠何时能与大家见面?束家平透露,萧后冠仿制工作非常顺利,预计在9月19日前后,仿制冠将和真正的萧后冠一起在扬州博物馆展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