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京新(江苏省美协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在传统中国画体系当中,山水画向来是一个重头戏,在近二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从萌芽状态到发展成熟,出现了很多经典的语言样式,可谓丰富多彩,体现了这一重头戏的分量和价值。但我们细细品味一下就会发现,真正具有独特个性,具有经典价值并一直能够为后世所传承借鉴的并不是很多,与整个山水画发展的宏大态势相比,突显出来的经典还是只占了相当小的一部分比例。我想,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无外乎有两个因素:一是具有高远的逸气,这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要靠克己的修为,也要靠各人的资质灵性;二是具有独特的语言,这是技术层面的东西,需要自己的努力追求,更要不懈地积累和努力地构建。
在我眼里,崔见是一位有艺术追求和创意锐气的画家。早在我还不太熟悉他的时候,就看过他的作品,印象很深。首先,我比较欣赏崔见山水画用笔中的动势。他的线条往往有一种海底世界水中植物顺流漂动、翩翩起舞般的流动感。比如他的作品《贡嘎山下》,山石间的灌木枝干展现出顺势伸展,舞动飞扬的感觉,与郁郁葱葱的绿色松林形成一动一静的生动对比。我想,这一定是他师造化得来的,是从写生的灵感中积累起来的用笔感觉。虽然这只是一种画树的用笔感觉,我却对此印象深刻,因为这是崔见山水画创作中的一种独特的语言表现,他的山水画笔墨构建由此展开。在山水画中,树的刻画表现尤其重要,树如果画得不好,没有鲜明的个性语言,整幅作品就会大打折扣。崔见是在追求画自己心中的树,进而画自己心中的山,画自己心中的水,而不是从某一家某一法中去借取。
其次,我比较欣赏崔见山水画中具有的现代构成气息。那是一种语言图式构建的自觉,这与他本科阶段接受的学院式综合专业训练有关。点、线、面、体的相互交织是山水画图式的基本特质,不在这方面下功夫,就形不成一定的绘画语言秩序,崔见的山水画是在努力构建绘画语言秩序基础之上的自我发挥。他不屑于照搬别人的东西,也不满足于自己写生得来的第一手灵感,而是在创作中再造感觉,笔墨造型每每都要刻意地做一些小动作,并在长期的积累中将其转变成自己擅长的、具有现代气息的绘画语言图式构成表现。如他的作品《云开洞天》,画面下方作为近景的岩石和树林刻画得比较精微,此后的中景山峦则渐渐推远,浑然虚蒙,空间关系很透,也很整体。在一片近乎空白的断云之后,远景延伸出来的山形则有一种层层叠叠、交织错落的隐约遥遥之感。令人意外的是,在接近画幅上端的地方,陡然展开了一片墨色挤压出来的、似云海又似山岚的蓝白天际,这一片天际是菱形展开的一个耀眼的天窗,里面展现的是白云、蓝天、清粼粼的雪山……十分有意趣。这样的构成很别致,想法很独特,做法很大胆,画面效果给人惊异之余也是可信的。能够既独特又稳妥地处理画面构成是很不容易的,而在构成上有所作为更是不易。
再者,崔见的山水画作品中有一种醇厚沉净的水墨意境。他的作品多以水墨为主,虽然灰色调构造是画面的主体,但有些地方墨用得很黑很重,不过墨韵给人感觉是干净、透气、沉着的,在追求厚重的同时,崔见没有使整幅画面落入苍白或沉闷的水墨材质特有的陷阱。这取决于他对水墨意境的感悟有一定的高度,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能坚持实际笔墨运用追求品位和质量,以淡灰的墨色与素白宣纸对比,追求黑白层次关系,追求水墨表现意境,于墨中求意韵,在黑中图变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山水画表现空间。如他的作品《太行之旅之二》,画面下方二分之一的斜面上是一整片重重的墨黑,北方雄浑大山卧石横列,树木与岩石的造型或曲直、或疏密、或精微大廓,对比丰富而内敛。远处虚朦的背景也有远、中、近景之分,近景能让人感觉到近处山间岩石树木的摇曳错落,中景能让人感觉到婆娑远山的俊俏身影,远景则能让人感觉到接近天际的那一片云雾笼罩之下流动变幻的云海苍茫……山石树林虽交织一体,远、中、近诸景层次不乱,造型变化与水墨意境的递接有致,相得益彰,很有气势。
作为一名年富力强的青中年山水画家,崔见的创作状态一直很饱满,创作追求一直很明确,创作态势一直很上劲,显示出了不凡的进取心志。我相信,日后他的山水画创作一定能够层楼更上,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崔见
崔健(笔名崔见),1964年生,江苏东台人。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硕士。现为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助理、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作品曾参加第二届成都双年展、第二届画院双年展优秀作品展、中国·水墨实验20年展、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比较展、现代绘画史代表画家作品展、60视线文献展等。在中国美术馆、 南京博物院、山东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苏州美术馆等地举办个人艺术展。
出版有《崔见·中国画作品集》《山水画名家画稿·崔见》《东方风景·崔见画集》《入·境——崔见作品集》《中国画收藏文献·崔见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