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8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文学史上
编辑与作家的那些事儿

  刚刚看过电影《天才捕手》,两位英伦演员科林·菲尔斯和裘·德洛,分别饰演了文学史上著名的天才编辑麦克斯·珀金斯和小说家托马斯·沃尔夫,讲述出版《天使,望故乡》等名著背后的故事。

  电影是根据普利策奖得主,著名传记作家A.司各特·伯格的著作《天才的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与一个文学时代》改编,这本书已有中文版,无论是对文学史,还是对出版感兴趣的朋友都不要错过了。

  说起珀金斯,这可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版史上的传奇人物,他一手挖掘了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欧内斯特·海明威、托马斯·沃尔夫等人,出版的经典作品不计其数,说他一手塑造了爵士时代也不为过。《天才的编辑》一书涉及到很多著名的作家,但是电影《天才捕手》只截取了沃尔夫的片段,这并非因为沃尔夫比其他人更值得关注,而是因为文学史上最说不清的关系,即作家与编辑相爱相杀的关系,在他们的合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珀金斯供职于著名的斯克里伯纳出版社,像任何一家出版社一样,斯克里伯纳出版社一直出版那些已经成名的经典作家的作品,这种出版策略最为稳妥,稳赚不赔。但是珀金斯担任编辑之后不满足于那些有些乏味的作品,他想发掘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家。他的出版策略是发现和培养新的作家,在一个作家身上做长线投资,出版他的所有作品,即使一本书失败,也可以在其他书的畅销上赢回来。但是这种长线投资很容易把作家和编辑的关系变成了私人关系,把商业出版变成私人交情,一旦作家与编辑的合作关系破裂,很容易两败俱伤。这点在出版沃尔夫的作品时体现最为明显。当初沃尔夫初到纽约,带着上千页的稿纸来找出版社。珀金斯看到了这位年轻人身上的天赋,将他招致麾下。他们的合作模式是,沃尔夫毫无节制地写下去,而珀金斯则负责帮助他删节,控制他小说的节奏,告诉他应该如何发展人物,剔除掉不必要的部分。这才有了《天使,望故乡》这本伟大的自传体小说。沃尔夫稍后的几部作品都是经过珀金斯之手,大量删减修改之后才得以出版的,沃尔夫后来出版自传《一部小说的故事》讲述了他与珀金斯之间伟大的友谊,在《时间与河流》中更是题献给这位编辑。

  但是,编辑与作家最终还是反目成仇。沃尔夫成名后无法忍受别人议论说他的作品并非出自他的天赋。他对一切愤怒的根源,在于人们普遍相信,没有珀金斯,沃尔夫作品没法出版——他充其量是个实力不逮的作家。沃尔夫自己推动了这一观点的传播,是他把珀金斯曾经竭力保密的一些事情公之于众的,因为珀金斯曾经提醒他不要把他们的合作写成自传出版。这之后,沃尔夫改换了出版社,但始终没有再赢回公众对他的关注。

  其实,这样的故事在文学史上并非个案。去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雷蒙德·卡佛的小说《新手》就是另外一个恶劣的例子。这本小说集看似新作,其实就是卡佛的成名作《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的最初版本。1981年《谈爱》出版之前,书中的十七篇小说经过了编辑戈登·利什的大幅度删减,删减篇幅超过了50%。但是戈登与珀金斯最大的不同在于,珀金斯是一心为沃尔夫着想;而戈登在卡佛成名之后,四处宣扬卡佛的极简主义其实出自他的一手打造。他本人是一名不成功的小说家,写作生涯受挫才投身编辑事业,现在他觉得他的写作因为卡佛而成功了。

  在出版《新手》的过程当中,卡佛容忍戈登大量删节重写他的小说,还写信说他是一个天才的编辑,“一个天才,比两个麦克斯·珀金斯都强”。但珀金斯在编辑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的作品时遵循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恰恰是,编辑并不给书增添任何东西,也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作者的书,编辑不能创造,他最多是作者的仆人。这个基本的原则早已被戈登弃之脑后了。

  □思郁

  ■试读

  现在想来,高仓健这个很可能唯一的高冷形象对于中国的现实意义是:男人要有些士的精神,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活着不是唯一的追求和最终的底线,特别是在士的精神高度缺乏的地方,仿佛在一个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需要一些仙人掌类的植物。对于男性形象的现实意义是:男人过了四十,千万少说些话,拉长脸,闭紧嘴,买件立领风衣,浓个眉大个眼,一直走,不要往两边看,还能再混几十年。

  ——冯唐《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

  

  一个小小的典史,按今天的说法,最多不过相当于一个正科级的县公安局长。在那个民族危亡之秋,率义民拒24万清军于城下,孤城碧血81天,使满清铁骑连折三王十八将,死75000余人。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百姓幸存者仅老幼53口。如此石破天惊的壮举,在黯淡而柔靡的晚明夕照图中,无疑是最富于力度和光彩的一笔。

  我一直认为,如果要在明末清初的铁血舞台上推举出几个慷慨赴死的大忠臣,大凡有点历史知识的都能随口说出几个来;但如果要推举的是集忠臣良将于一身的人物,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而阎应元便可以算是一个。偏偏历史对他一直吝啬得很,虽然中华英烈灿若繁星,这位小小的典史却一直只能出现在江阴的地方志上。这种遗之青史的不公平,常使我扼腕叹息。

  世界上不公平的事太多了,叹息也没用,且到小石湾找阎典史去。

  ——夏坚勇《湮没的辉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