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我们每天用的牙膏里,就有藿香、薄荷、金银花等中药材,“飞鱼”菲尔普斯肩上的血印子,是中医拔罐留下的……上周末,现代快报欢乐社区行活动联合南京市中医院,举办了“金陵小郎中”暑期青少年公益科普活动。20多名小读者走进市中医院,辨识常见中药材,近距离感受拔火罐、针灸,了解中医肛肠科历史。同学们每人还亲手制作了一个消暑香囊,十分开心和满足。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仲茜 郝多 王颖菲/文 施向辉/摄
动手
小小药材本事大
做个香囊好消暑
“你知道吗,我们每天使用的牙膏里,就有藿香、薄荷、金银花等常见中药材,它们大多具有消肿止痛消炎的作用。”来到药剂科,几位医师开始教大家辨识中药材,并教大家利用中药材制作消暑香囊。
早在孩子们来之前,市中医院药剂科的几位医师就已把盘子、勺子、香囊包等整齐地摆放在每个座位前,盘子里的药材和桌上那些颜色各异、绣着菱花的香囊包,一下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
陆续地,医师们将藿香、丁香、佩兰、干薄荷以及木香,分发到每个桌上的盘子里。医师们一一介绍这些中药的功效,如藿香,主要是中和止呕,发表解暑;木香用于脾胃气滞所导致的脘腹胀痛,可以健脾消滞;丁香则可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等;佩兰气味芳香,善于化湿醒脾,功效和藿香相似……中药材的功效之多,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即将进入初一的马义尧笑着告诉记者,在此之前他只认识薄荷和丁香,而认识丁香的最主要原因,是“妈妈烧肉时会放它”。
南京市中医院药剂科主管中药师雍菁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些中药内服,主要是用来调理脾胃、行气化湿;外用则可做成香囊,有驱虫、解暑的功能。“市民如果想做香囊并不复杂,这几味药每样抓一点,找布袋装起来即可,夏季再加一点冰片最好。”
参观
金陵肛肠博物馆
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南京市中医院,还有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丁氏痔科医术。当天,小朋友们非常荣幸,参观了位于医院内的金陵肛肠博物馆。
博物馆展示的主要是丁氏痔科医术。丁氏痔科医术是以丁氏家族传承的中医外科为脉络,以丁氏中医痔科学术思想、药物、诊疗方法为体系,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科学价值。
南京市中医院团委书记李珊介绍,“古人对解剖没有概念,主要是中国人自古对尸体敬畏,所以那时只是对阴阳脏腑有一些感官认识,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家渐渐对肛肠生理的一些解剖结构,有了主观上的认识。”据了解,丁氏痔科至今传承了十代,“丁泽民之前是家族行医,1956年南京市中医院建院后,丁家无偿把所有的家族医学资料奉献给了我们医院,丁泽民老人,也是唯一一个在世时被中国中医药协会树立人像的老专家。
丁氏痔科主要分为内治法、外治法和手术疗法。内治法分为消法、清热法、通下法、化湿法、止血法、行气活血法等,外治法主要有油膏、箍围药、洗剂、栓剂等,手术疗法主要是环状痔分段齿形结扎疗法等。
博物馆里还有丁泽民生前研制的药剂、手抄笔记等文物存放,另外他生前的“书房”也被搬到了博物馆,除了年代久远的书桌、书柜外,顶上还悬挂着牌匾,写着四个大字:神乎技矣。
尝试
小小火罐真神奇
留下血印能治病
最近,在里约奥运会上,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肩膀上一个个圆圆的拔罐引子,格外引人注目。一时间,中医拔罐也成了全世界热议的话题——到底拔罐有何功效,为什么拔罐会留下深红色血印,什么样的人群适合拔罐?活动中,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医师阮志忠为大家一一解答。
原来,拔罐、针灸作为中医主治手段之一,已有上千年历史。拔火罐主要是利用一个可以密闭的容器,如玻璃瓶或木杯子等,经过迅速高温后接触皮肤、穴位,在容器中产生负压,使得局部血管扩张,达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
“经研究表明,拔火罐对软组织损伤、运动劳损有一定的恢复作用。所以奥运会上有不少运动员会选择使用拔罐来帮助机体康复,尽快恢复运动技能。”阮主任一边讲解,一边拿起火罐来,邀请小读者来尝试。女大学生小叶勇敢进行了尝试,在颈椎后部拔了一个火罐。
一分钟过后,小叶的颈后留下一个浅红色的印子。为什么会留下血印子呢?阮主任解释说,火罐在瞬间释放温度,皮下毛细血管受热膨胀破裂,出现血印。“血印越深,表示寒气越重、淤血越深,临床可配合拔罐放血治疗。”但阮主任也提醒,血印颜色深浅因部位、个人而异,不要片面追求深红色。一般体力劳动者、长期固定姿势工作者,可尝试使用拔罐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