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妇”纪念日。昨晚,中国“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捐赠仪式暨《三十二》露天电影的放映,在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举行。导演郭柯将《二十二》的原版拷贝捐赠给了陈列馆,在影片上映后,该片将在馆里循环播放。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馆长苏智良教授介绍,目前公开身份的中国大陆“慰安妇”幸存者仅存20人。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鹿伟
镜头:关注一个群体和一段历史
80后导演拍了两部“慰安妇”纪录片
今年4月12日,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收到一份特殊的馆藏,即80后导演郭柯拍摄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三十二》的原版拷贝。目前,该片在陈列馆里每天循环播放。时隔4个月,他再次将自己拍摄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的原版拷贝捐赠给了陈列馆。
郭柯介绍说,《三十二》于2012年开拍,只是一个纪录短片,记录了生活在广西桂林的一位九旬“慰安妇”老人韦绍兰和她的混血儿子,因当时全国仅有32位“慰安妇”幸存者,故为该片取名《三十二》。
“拍完《三十二》后,就想着拍这个群体,当时自己完全像一位孙子辈的后辈一般,完完全全是想帮奶奶们做一些事。”郭柯说,2014年初,他开拍这部“慰安妇”题材纪录片,当时,全国仅余22位“慰安妇”,他便将片名定为《二十二》。
新片记录20多位“慰安妇”生存现状
《二十二》展现了分布在黑龙江、山西、湖北、广西、海南五地20多位“慰安妇”制度受害者的生存现状。拍摄前,郭柯带着他的团队走访了22位“慰安妇”幸存者。根据身体健康状况、表达能力和个人经历等,重点选取了4位幸存者。分别是湖北的毛银梅、海南的林爱兰、海南的李美金和山西的李爱连。
拍摄中,让郭柯印象最深和纠结的是,不少老人不愿提及这段历史,她们认为这段经历会给家庭的声誉带来影响,那么如何去展现这段历史呢?
“其实,在和老人的交流中,你能感觉到老人的隐藏身份。”郭柯以毛银梅老人为例,她是一位韩国籍的“慰安妇”,十几岁就被骗到了中国,现在在湖北和养女生活,说着一口地道的湖北话。提起当年的这段历史,老人和养女说得最多的就是“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不讲了”。然而,在和老人的聊天中,你会发现老人其实会讲简单的日语,比如“欢迎光临”“请坐”等。
“这样就可以通过展现老人当年所在的慰安所场景,配上这几句日语,向观众含蓄地表达老人的身份。”郭柯说,《二十二》更多的是记录下她们的口述历史和生存现状,让观众去体会老人们的内心。
行动:联合申请世界记忆名录
给“慰安妇”幸存者做手模脚模
幸存者的数据是动态的,每年有新发现的,也有去世的。“目前公开身份的中国大陆的‘慰安妇’幸存者仅20人,平均年龄90岁,今年有5位去世了。”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馆长、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介绍说,今年恰逢世界各国联合将“慰安妇”资料申请世界记忆名录,无论是《三十二》还是《二十二》对申请世界记忆名录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为这次申遗的主题叫慰安妇的声音,不仅包括历史文献,也包括1991年、1992年后那些站出来的老人发出的声音。”
昨天是世界第四个“慰安妇”日。今年恰逢世界各国联合将“慰安妇”资料申请世界记忆名录。在中国大陆,各地抗战史专家和市民,云集于亚洲“慰安妇”最大的纪念场所——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以多种形式进行纪念。学者们呼吁加强战争暴行史的研究,敦促日本政府承认侵略战争的责任,并深刻反省,坚决支持中国、韩国、菲律宾等国家将“慰安妇”资料申请世界记忆名录。
苏智良教授介绍,最近,他们派出了团队,给山西等地的幸存者做了手模和脚模,记录她们的心声,以保存更多的资料。“人总会离去,一些东西要记录下来,保留下来,现在还差几个没有做,因为有的老人生病了,以后有机会这些手模脚模也会在馆里展示”。同时为广西荔浦的日军“慰安妇”幸存者韦绍兰老人新屋捐款,并在近日将第一批善款直接送到老人手里。
导演郭柯:为两部纪录片找到最合适的归属
“我希望通过这个题材,让自己和更多的人思考,战争给女性带来的伤害。希望大家看到这部片子,能知道老人当时的心情和现在的生活。”郭柯说,《二十二》已经获得了影院上映的“龙标”,希望该片可以在明年的8月14日,即世界“慰安妇”日,能在全国影院上映。
在他看来,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是唯一经“慰安妇”亲自指认的、以“慰安妇”为主题的纪念馆,是《三十二》《二十二》最合适的归属。纪录片在馆内播放,能让更多海内外人士了解“慰安妇”受害者的经历,推动“慰安妇”问题早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