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和公立医院将探索取消事业编制”,虽然还没有最终确定,但这条消息仍然引来强烈关注。无疑,“取消事业编制”无论是作为一个关键词还是一个方向,都预示着定局。
现代快报观察员 伍里川
取消事业编制,声音急促
在人社部日前举行的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介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时明确表示,“将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
李忠指出,目前,正在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下一步,将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继续扩大聘用制度推行面,研究提出解决编外用人问题政策思路。
其实,关于取消事业编制的呼吁和“吹风”,这些年就没停下来。
今年1月15日,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高峰论坛”上,相关部委官员表态称,今年重点要研究编制创新改革,特别是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对相关改革的影响。
时隔半年,虽仍然是“将研究”,但语气更为急促。
人社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工资室主任、研究员何凤秋曾透露,目前全国有111万个事业单位,编制内总人数就有3000多万人。
据新京报报道,这些事业编人员中,公立医院大约有800多万人,高校有233万余人,合计1000多万人。
相关改革对应的是一个人员庞大的群体。联想到每年报考事业单位的热度,一朝取消编制,必然会触及一些群体的核心利益。
深度共鸣
从官方层面而言,对于事业编制改革的方向已经很清楚,而民间舆论也与之产生共振。
南方周末评论员曾这样描述“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时代身份制度的产物。事业单位员工与公务员属干部编制,位于金字塔顶。所谓事业单位,大致就是特定历史时期全权政府状态下的政府办社会。
不少网帖直言不讳地“抨击”事业单位中的不公平现象:编制内人员的待遇比编外人员的高,但很多编外人员干的活似乎更多更累。
“同在一家单位,你在这头,我在那头,中间相隔的是待遇和福利的巨大沟壑。”这句吐槽颇具代表性。
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声音需要审慎听取,不过,官方的话语体系里,对事业单位存在的弊端却有着更为直率的批评。
早在2004年3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盛霖在出席“公共服务部门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国际研讨会”时指出:我国的事业单位存在着两大弊端,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部分事业单位占着国家资源、享受着财政支持,却没能有效和公正地提供相应的服务”。
而近年来一些事业单位成为萝卜招聘的重灾区、一些人为了进入事业单位不惜“拼钱”的事例,则加重了人们的忧虑与愤懑。
在很多人看来,与其针对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修修补补”,不如痛下决心进行彻底的改革。
光明网时评频道发表的《取消事业编制,还原“干事”属性》一文,作者薛家明直言不讳地说:取消事业编有利于“干事”属性。在公众眼里,高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是“官”。高校、医院的工作人员,也比较享受这个头衔,且习惯用行政化的视角考虑问题。甚至因行政身份的掣肘,将主要精力放在谋政绩上,丢掉了服务群众的基本属性。取消事业编,施行聘任制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原高校、医院的“干事”属性。
南方周末前述评论员所写文章这样建议:中国要么如英国、加拿大等,建立公立医院体系,政府直接提供医疗服务,民众看病不需要再掏钱,医生就是公务员;要么如美国等,医疗服务由市场提供,但民众有医疗保险,医生就是市场的参与者。这两种情形,都没事业单位什么事。
视
点
牵涉面广,应稳步推进
昨天,江苏省委党校副教授刘青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改革深化的表现之一,医院与高校取消事业编制,兹事体大。要“减员增效”,向市场要效益,必然牵涉到数以百万计的从业者,更牵涉到这些从业者家庭及服务对象;牵涉到国家(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的定位;牵涉面之大不亚于此前的企业“砸三铁”。
刘青建议:关乎社会稳定的基本面:必须要摆平医院和高校的公益性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匹配;必须要保证公民的受教育权、劳动权益保护的均等化,必须要有公共财政的有效持续投入。
“决不能仓促上阵,一甩了之,须有周详之策。”刘青强调。
有专家表示,除了总体方针的出台,各级部门还应配合完成各项制度标准的衔接,杜绝“为了改革而改革”的现象发生,实现政策的稳步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