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4版:柒纵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7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午后两点的南京
  7月26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随南京水上公安分局港池派出所的民警,登上“栖霞号”巡逻艇,到栖霞油锚地检查。江面无遮挡,温度计爆表
  水警爬上货轮检查
  在毫无遮挡的江面上执勤的水警
  电梯检验人员在工作
  盾构隧道里非常湿热
  池水很冷,海豚训练师表演结束后要晒太阳取暖

  入伏后的南京,高温、湿热,一个都不能少。其实对于很多人而言,工作生活和出行的每个环节几乎都能享受到空调的凉爽。真正在高温中煎熬的是哪些人?他们是与公共建设和服务相关的环卫工、交警、建筑工人,是不分气候条件必须坚守的劳动者。交警顶着烈日执勤、环卫工人冒着酷暑扫街、维保人员爬上爬下……原本稀松平常的场景,如今都显得格外温情。他们塑造了一个城市的群像,他们代表了自己,也代表了南京。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蔡梦莹 王益 徐岑

  徐红艳 顾元森/文

  赵杰 施向辉/摄

  城市“守护者”

  14:00

  14:30

  江面温度超50℃

  水警爬货轮检查

  南京持续“高烧”,交警、水警、特警等各部门的警察都成了名副其实的“焦警”。

  7月26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随南京水上公安分局港池派出所的民警,登上“栖霞号”巡逻艇,到栖霞油锚地检查。烈日当空,记者在巡逻艇甲板上站了不到两分钟,便感觉身上被晒得火辣辣的。手中温度计的指针一步步上升,最高甚至超过了50℃。

  当天下午两点,巡逻艇靠近一艘货轮,这是一艘运输沥青的货轮。巡逻艇靠近货轮,示意检查,货轮甲板比巡逻艇的甲板高四五米,水警通过梯子爬上货轮,进行检查。

  “我们主要核对船上人员身份信息,还要检查船上有无违禁品。另外还要核对货物的运单,检查船上的消防器材、装备等,还要检查他们演练的相关记录。”在水上分局工作了18年的水警朱光平检查完这艘货轮,来到巡逻艇上,他的警服前胸、后背都已经被汗水湿透。他告诉记者,经过仔细核查后,民警发现这艘货轮各方面还是比较规范的。检查一艘船少则一二十分钟,多则近一个小时。一艘巡逻艇一天可以检查二三十条船。

  记者了解到,栖霞油锚地位于宁、镇、扬长江水域交界处,是南京港重要的生产性和待泊油锚地。锚地内日均有200多艘船,其中不少是运输原油、汽柴油等危化品的船只,安全问题来不得一丝马虎。

  水警们每天都要头顶烈日,攀爬到小则千吨级、大则万吨级的危化品船只上,对船舶情况逐一检查,对这些水警们来说,冒着五六十度的高温检查船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14:30

  地下14米隧道内

  盾构人员蒸桑拿

  28日下午两点半,地表温度早已突破了50℃,对90后陈强来说,最热的还是地下。在河西220千伏秦淮至滨南线路工程施工现场,沿着狭窄的楼梯深入地下,虽然能感到阵阵凉风,但逐渐深入,来到14米深的盾构隧道里,轰鸣的机器声,以及不断蒸发的地下水,还是让整个施工现场有些燥热。

  陈强是一名盾构测绘人员,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盾构机器前打“头阵”,为7900米长的电缆隧道找方向。记者见到他时,他正拿着测绘仪器在漆黑的隧道里工作。他戴着眼镜,看上去很斯文。盾构机作业带来的闷热以及高温,使得他脸上、身上不断渗出汗水。

  记者身上的T恤不到几分钟就全部湿透了。陈强和他的同事们却告诉记者,他们其实也还好。虽然一天下来,全身始终泡在汗水里,但好在工资不错,对得起付出的辛苦。“每天近10个小时都在地下,几乎每个季节的感觉都差不多。”对于高温,陈强认为并不算回事。

  15:00

  电梯“中暑”

  维保人员衣服湿了又湿

  近期天热,电梯也像热“中暑”了,故障频发,这可忙坏了南京质监局特检院的电梯检验员们,近百名人员要负责全南京4万台电梯的安全使用。28日下午3点,外面的实时气温已经逼近40度,维修电梯的机房、井道、底坑体感温度更是达到六七十度。上到顶层机房,门一打开,热浪袭来。已经在里面工作了半个小时的两名工作人员,都是一身汗。“我这还是舒服的,下面井道的同事更热,密不透风,非常闷。”特检院电梯检验员张烨说。

  和他搭档的是维修师傅何传斌,今年50岁,从事电梯维修工作30多年了。他身上穿的汗衫、外面套的蓝色工作服都被汗湿透了。何师傅却仿佛感觉不到热,行动自如。记者进去了一会儿,身上也出了一层密密的汗,衣服贴在身上有些不舒服。问早就湿透了的何师傅有没有换洗的衣物,他却笑了:“越是热,越要赶紧修好,乘客还等着用!来不及换衣服的,刚换上就又湿了,没有那么讲究。修完用毛巾抹把汗就行了!”

  热都不怕,最怕的是什么?何师傅坦言,最怕的并不是忍受高温,而是老百姓的不理解。“电梯出现困人故障,我们接到通知,都是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往现场赶。困在里面的乘客也不好受,有的时候会觉得拖延时间什么的,希望老百姓能体谅我们。”

  15:30

  顶着烈日

  每天清理4公里河道

  每年夏天,都是河道清理工人最忙碌的时候。一到下雨天,河道淤泥、树叶清理工作更加繁重。连日高温,河道清理工们每天依旧要与烈日亲密接触。

  下午2点多,来往长江两岸的车辆通过长江大桥,行驶在大桥南路高架桥路面上,发出轰隆隆的声响。高架桥下,叶国为和老伴住在环卫所安置的小屋子里,十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塞下了冰箱、微波炉、碗橱、一米二的小床,还有其他杂物。叶国为结束午休,穿上自己橘红色的制服。

  他把挂在柜子前的日历翻了一面,老两口表示,“生活已经过得很不错了”。大暑刚过,叶师傅的工作时间也调整到下午三点,他表示儿子们都工作了,大儿子在河南做移门生意,小儿子在昆山的电子厂忙着,他很放心,只是有点想念小孙子。

  “前几天你不是还打电话问儿子,什么时候回来?”老伴忍不住拆穿他。“幼儿园在南京上的,认字多。”“别回来小两口又吵架了。”“这里地方太小了,没法住。”两人一人一句说了起来,表面上说怕麻烦,实际上还是有点想他们。

  下午3点半,负责金川河和护城河4公里河道清理工作的叶国为已经在长平桥附近忙活了起来。他和外甥搭档,一人拿着网兜,一人掌舵,没一会儿,他头上搭着的毛巾就已经被汗水浸透了。

  生活百态

  小吃店店主小陈

  怀孕6个月

  炉灶旁站了4个半小时

  7月28日,南京又是38℃的高温。下午2点半,在厨房站了4个半小时的小陈趴在桌子上休息。怀孕6个月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圆圆的鼓成了一个球。小陈是安徽蚌埠人,几年前跟着父亲来到南京,在洪武北路上开了一家小餐馆,父女俩一个收银,一个掌勺。厨房加上餐厅总共15平方米左右,店很小,里面只能放下四张桌子,厨房更小,靠墙摆着一排煤气灶,一张条桌,小陈在里面刚好能转身。

  每天最忙的时候是11点到下午1点的时候,一排八个煤气灶全部开火,热气从炉灶里、从锅里冒出来,排风扇轰轰地响,但是并不能把热气抽去丝毫。餐厅有空调,和厨房中间有扇窗相通,但因担心客人会热,窗户都不会打开。从点着火做饭,到关火休整,小陈的后背一直都是湿的。走出厨房的时候,脸上满是汗,看起来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肩膀上搭着的毛巾也是拧过了好几次。

  老陈说,20多年前,他离开蚌埠农村,独自一人来南京闯荡,什么都干过。前几年黄焖鸡大火,他就在新街口盘下了这家店,让女儿来跟着一起经营。女儿怀孕后,他也曾让女儿好好休息,但她仍是坚持要来工作。

  “总共就我们两个人,我歇下了我爸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这家店就算完了。”小陈说,现在多辛苦一些,等过几个月待产的时候就能轻松些,多攒点钱生产期间还能给店里雇个帮手,“怀孕没有那么娇气的,我可以再撑一段时间,无论是为了这个家,还是为了宝宝的将来。”

  瓜贩老王

  公共厕所里洗澡

  吃住在瓜摊

  老式黄色T恤,黑色长裤,一双拖鞋,见到老王时,他正给一个客人挑着西瓜。他的西瓜摊摆在一棵大树下,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38℃的滚滚热浪也把人折腾得不行。老王坐在瓜摊旁,手拿蒲扇漫不经心地扇着。

  老王从安徽来,已经50岁了,在油坊桥租了一家店面卖水果,每年夏天他就拉着西瓜在外面单卖。今年的摊点在新街口附近,附近是居民区,每天平均能卖出七八百斤西瓜。为了多卖点,他就住在了瓜摊。每天4点,老王的儿子去进西瓜送过来。他也要在这个时候起床了。等他在附近的公共厕所刷牙洗脸后,瓜摊对面的快餐店也开门了,两根油条,一杯凉白开,吃完了,西瓜也差不多运了过来。

  因为中午、晚上上班族回家,买西瓜的人比较多,老王一般在快餐店打包好盒饭回瓜摊吃,以防错过客人。夜里12点,大家差不多都入睡的时候,他也就收摊了。在公共厕所洗完澡后,摊开凉席睡在瓜摊,守着一车的瓜。

  “哈哈哈,热,但也没办法啊,不过你也要想啊,哪个行当不辛苦呢?”他说这些年下来已经习惯了,和工人、环卫工这些要一直暴露在太阳下的人相比,自己已经算轻松的了。

  他边说边揉眼,眼里满是血丝。附近的超市、水果店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老王十分苦恼,不过除了卖西瓜,他还没想过干别的事业。“油坊桥那边房租一年6万,挣钱越来越难,走一步看一步吧,”接着他又哈哈一笑,“趁我还‘年轻’,再多赚一点,儿子还没找对象呢!”

  司机老李

  天热的时候

  才有生意

  要说大热天的户外工作者,有个群体很特殊。他们顶着骄阳烈日奔波,却不直接和太阳接触,还能吹吹空调。那就是司机。53岁的老李,家住江宁,刚开网约车两个月。穿着短袖,靠车窗的一只手臂戴着护袖,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下午近3点,正是日头最毒的时候,虽然开着空调,太阳晒进来,还是把手臂晒得通红。

  “年纪大了,没有厂要我,我就出来干干这个活。”老李之前在工厂干了大半辈子。“搞过铝合金门窗、木材加工、泡沫板组装,好多种!”工厂里没有空调,但是装了风扇,中午也有休息时间,老李表示,热的时候打个赤膊,也没觉得难受。“大家一起干活,闲的时候说说话,忙的时候,有人一起干,也没什么热不热的。”说到这儿,老李有些骄傲。江宁房子的钱,就是他在厂里打工攒出来的。

  现在老李每天早上6点开车出门,晚上9点回家,车里有空调,也不需要卖苦力,他说,的确比以前舒服多了。“就是在车里坐的时间长,有点难受。”老李说,天热,儿子让他在家休息,带带孙子。“但是我还能干,怎么能闲在家里。赚多赚少,都能贴补一点。”老李说,正是天热才有生意。“特别是午后这段时间热,好多人打车,正是忙的时候,得抓紧多跑跑,还能拿奖励。”把记者送到目的地后,他转眼间又接了个单,开远了。

  特殊工种

  

  海豚训练师

  晒太阳取暖

  每年暑假,对南京人来说最佳的避暑方式,就是“躲”到海底世界猫着。

  29日下午2点刚过,海豚馆看台上就已经坐满了观众。海豚训练师王超,是观众们的熟面孔了。1.8米的大个子,穿上紧身的潜水衣,他和海狮、海豚宝宝们出场,都会引起一阵尖叫。

  进入暑假,训练师们变得更为忙碌,一个月下来,每个人都要表演60多场,每场时间都在20分钟左右,这对体力是极大的挑战。为了模拟海水,海狮、海豚们生活的水池,是加了盐的冷凝水,温度控制在22℃左右。

  下水的训练师不仅会喝到盐水,长时间呆在水里,还会感到刺骨的寒冷。冬天出水后,他们都会马上冲个热水澡,夏天他们更愿意到门外去晒晒太阳。下午2点50分,整场表演结束,王超进入后场。在安抚了海豚后,他习惯一个人走到门外墙边,慵懒地靠着墙,“享受”几分钟午后的阳光。

  高温天

  正好扎花灯

  十里秦淮河,百年荷花灯,象征着“和(荷)和(荷)美美”“连(莲)子连(莲)孙”等吉祥含义的荷花灯,深得老百姓的喜欢。

  “刚出梅,天刚热,这时候最好,浆糊容易干。”酷暑天,老手工艺人也没能停下休息。最近几天, 南京的温度飙升到38℃上下,在大油坊巷的“花灯曹”的厂房里,两个手工艺人正忙着“贴花瓣”。

  在不到20平方米的空间内,一个壁挂式空调幽幽地吹着凉风,一座落地式电风扇摇头晃脑地吹着,屋里两个老手工艺人正在忙活,哪怕开空调,还是流着汗。一张长条的工作台,一根细线扎起巴掌大小的纸,剪掉线头和多余的白色,花灯上的粉色花瓣就算完成了一半。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