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扬州有N个理由,其中有一个是感受扬州城里无处不在的书香。
昨天,来自大运河沿线的城市社会阅读组织代表参加了“阅书·阅城”扬州书香文脉考察活动。一路看下来,大家感慨良多,纷纷为书香扬州点赞。“扬州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美,但不管何时来,扬州城里的书香无处不在,阅读本身已经成为扬州人最日常的生活方式”。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鹿伟 文/摄
回味“文章太守”的千古风流
坐落于蜀冈之上的平山堂,是一行人考察的第一站。提到平山堂,就会让人想起“文章太守”四个字。在宋代,扬州就曾迎来两位文豪级的太守,一位是欧阳修,还有一位是苏东坡。
山东省德州市崇德女子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田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特别喜欢欧阳修的诗词,大部分都能背出来,此次参观后,对于他的诗词又多了几分理解。这是第二次来扬州,上一次是今年烟花三月的时候。她感慨说,不同季节扬州有不同的美。
24小时书房,体现城市软实力
扬州人有多爱读书?看看街头巷尾的24小时城市书房,你或许就知道了。
一行人来到地处虹桥坊的24小时城市书房,这家书房是扬州开放的第五家城市书房。从广陵新城的红帆驿站,到东关街街南书屋、开发区维扬路、市文化馆,再到虹桥坊,五家24小时城市书房相继开放,温和的灯光浸润着油墨书香,24小时“不打烊”的图书馆成为扬城的“精神地标”。
“打造24小时城市书房,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政府软实力的体现。”来自河南郑州的刘磊是一家名为“松社”书店的负责人,他有些羡慕地说,郑州还没有公办的24小时城市书房,扬州的做法太值得学习了。
无论是书展上对特色书店的推广,还是评选出来的十大最美书店,刘磊注意到,其中不少是民营书店,体现了扬州、江苏开放包容,不把民营书店当外人的一种态度,这是难能可贵的。
吴道台宅第走出“吴门四杰”
读书是传统也是家风
在扬州,读书是传统,也是家风。在个园,就有“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的楹联,而在吴道台宅第里,也有“有福方能坐读书,成才未可忘忧国”的家训,甚至在吴道台宅第里的读书堂,就叫做“有福读书堂”。
“书香扬州,真的是名副其实呀。”一边参观,不少人一边异口同声地感慨说。
吴道台宅第最让人敬仰的,是这里走出了“吴门四杰”,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四位杰出人士,吴征铠、吴征镒、吴征鉴、吴征铸。他们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极为卓越的贡献。如今,扬州为了纪念他们,特地将这里打造成“院士博物馆”,陈列出一些扬州籍院士的生平事迹。
“走进吴道台宅第,就能感受到读书家风对于他们的影响,读书太重要了。”田原尤其喜欢扬州的历史文化,此次江苏书展,她还特意买了十多本书带回去。
名人面对面
顾保孜讲述《周恩来最后600天》背后的故事
快报讯(记者 贾磊)昨天上午9点半,著名作家顾保孜在第六届江苏书展现场讲述《周恩来最后600天》背后的故事。这本书全书收录了300多幅历史照片,其中大量珍贵照片属首次面世。
“这本书我写了20多年。”顾保孜在讲台上饱含深情,她说,每一本书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写关于领袖的书,文字表述的拿捏,更是关键。在一次与周总理专职摄影师杜修贤接触的过程中,顾保孜看到了一些关于毛主席和周总理晚年的老照片,这让她有了写作这本书的冲动。
为了把书写好,顾保孜倾注了真情实感,每到一个周总理去过的地方,她总是忙着去党史办、展览馆,做笔记,搜集材料。“从1990年开始,我采访了差不多200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周总理。”
杜修贤拍的老照片成了本书关键,这本书一共收录了300多幅历史照片,其中大量珍贵照片属首次面世。“翻开这本书,能看到很多周总理的最后一次。”顾保孜说,“最后一次与毛主席握手,最后一次出席会议,最后一次眺望黄浦江,从他的眼神里,能看到属于老一辈革命者的责任与担当。”
顾保孜说,她曾在扬州生活过10年,这里就是她的第二故乡,“扬州给了我文化养育,也给了我文化自信,我愿意回馈这个城市。”
对话江苏致敬作家
刘东:
学习国学没有任何捷径
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在第六届江苏书展主展区设置的直播间,专访了本届书展评选出的“2016江苏致敬作家”刘东。刘东与江苏人民出版社有着长达近三十年的良好合作关系。昨天的直播,快报也邀请了江苏人民出版社副总经理府建明。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倪宁宁 陈曦 高霞
谈合作 合作近30年,还会继续
现代快报:刘东老师策划主编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与江苏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双方合作将近30年,请问这种全天候的合作还会一直进行下去吗?
刘东:我想还是会继续下去。我和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几任老总都打过交道,一些老总已经退休,已经不再过问这套丛书,但是我希望我们的事业能够继续下去,编这套书,可以通过外部的视角更多地认识中国的文化和文化活动,有利于中国逐步成为文化大国和强国。
府建明:我想我们的合作会继续下去,不断往前推进。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了60多年,我们合作近30年,我们对他表示非常感谢,他对出版社的贡献是巨大的。
谈国学热 是好事,但没捷径可走
现代快报:现在有一股国学热。暑假,很多家长会送孩子去上国学夏令营,社会上还有一些诸如总裁国学班的国学学习形式,对于这样的现象,您怎么看?
刘东:大体来说,方向值得肯定。回顾中国的经典,去重温中国的古代圣贤的书,当然有的办学人恐怕还是有利益企图的。
现代快报:刚才有网友问,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想学习和了解国学,或者说传统文化,有没有简单入门的途径?
刘东:我觉得这个问题有问题。想学国学,就没有捷径,必须长期阅读。既然是国学,想走捷径就是有功利心,不符合国学的精神。
你读的干货多,别人就骗不了你
全民阅读大讲堂昨开讲,格非曹文轩畅谈读书
你读的干货多,别人就骗不了你
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大讲堂昨日盛大开讲。虽说早上的演讲八点半才正式开始,但距离开讲半小时前馆内已经座无虚席,大多是学生朋友,大家都是冲着主讲人、著名作家格非和曹文轩去的。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郑晓蔚
格非:读书时手边需要放本字典
格非的演讲主题为“阅读与历史情景”。他认为,现代人阅读缺失好的阅读习惯,那就是手边缺了一本字典。遇到不懂的字就要查字典和文献,千万不要偷懒。
至于我们为什么需要阅读?他认为“读书可以摆脱知识对个人的奴役,如果别人书上怎么说你就怎么信,那还不如不读书”。他说,当代社会提供了广博的书籍,但要懂得分辨,多读一些干货少碰一些水货,“这样别人骗不了你,你的自我会变得很强大。”
曹文轩:读书才能享受灵感的光顾
曹文轩演讲主题是“读书的意义”。他逐一论述了读书的十三种好处。比如,阅读能使我们成为高尚的人;阅读能使我们成为有境界的人。读书能让生活中灰暗的事情变得富有光亮,也能让尴尬的事情变得富有境界。而读书的另一大好处就是能够给人带来快乐,让人愉悦,享受到思维的快意。有人问他写作灵感来自何处,曹文轩表示,这同样是读书的好处,读书才能享受灵感的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