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7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历史与自然融合 人文与山水辉映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建构的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
  春秋吴王城

  以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建构的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在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整个环境系统有理性科学的预设与筹谋,妥善处理好“部分”与“整体”、“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原真性”与“创新性”、利益与效益、历史与未来等各方面的关系,避免了诸多因随心所欲或个人意志而造成的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因此遗址公园形成了秀美清丽的自然生态、自成一体的景观生态、相互映照的旅游生态和融入都市的文化生态共生共荣的格局,实现了“遗产保护与生态建设共赢、文化传播与旅游开发互补、品牌确立与审美意境递进、区域发展与城市实力跃升”的愿景。

  

  匡笠

  遗存、生态 结合两者谨慎铺展

  考古遗址的发现让春秋时期吴地文化和阖闾强国兴兵的轮廓变得更为清晰。珍贵的历史遗产必须保护,它是人类的基因、文化的命脉、文明走向的图谱。基于这种信念,阖闾城遗址被确认为“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决策建设“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这一决策不是草率的、盲目的,也并非单纯基于功利性的经济利益的考量,而是立足于遗址得到更为有效的保护,是根据吴地文化的发扬光大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战略选择。“保护,弘扬,可持续”是建设遗址公园的基本理念和准则。

  首先,遗址公园建设的目的明确。做到阖闾城遗址和生态环境的双重保护,同时凝聚活力,发展旅游文化,提升市民精神境界。遗址公园作为吴地文化基因的再生细胞,可以不断演进成为城市新的功能空间,带动区域的共同发展。

  其次,遗址公园建设的策略科学。遗址公园建设强调的是遗址保护和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和城市风貌营建等诸方面的有机融合。因此,建设中要审慎处理好文脉与山脉水脉的汇通关系,让历史融入自然,让自然包蕴历史,并系统协调好单体、局部与整体的复杂关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文化自然生态格局。

  再次,遗址公园建设的步骤稳妥。历史遗存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生态环境是自然给人类生存的馈赠,二者都是当代人应该加倍珍惜的宝藏,阖闾城遗址公园的所在地兼得两份宝藏。如果肆意妄为则是暴殄天物。所以,整整六年的时间,遗址公园建设在稳中求进,谨慎铺展。

  展现吴地文化的“面子”

  就阖闾城遗址公园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以刘闾路为主轴构建的一核(博物馆)一心(阖闾王城)是其最耀眼的部分。但它们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通过有原住居民的村落(刘闾村)与水系(闾江)连接,并且都依傍满目翠绿的龙山。这样,馆、城、村、山与水各部分的和谐组合,使整个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充满生机与活力。

  就遗址公园与马山国际旅游岛乃至整个无锡城市文化的关系而言,遗址公园又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遗址公园是无锡进入马山国际旅游岛的门户,如果说旅游岛中开创中国佛教文化主题景区的灵山是唱响无锡文化旅游的“里子”,那么遗址公园就是内涵深厚的展现吴地文化的“面子”。由表及里,相得益彰,熠熠生辉。更为重要的是,无锡城市文化建设又正是以吴文化为主旋律构建其意蕴独特的都市文化生态圈。阖闾城作为吴地文化的根脉,为此营建的遗址公园成为展示吴文化历史的制高点也就势在必然。

  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完美结合

  尊重自然是当代走向未来必然的选择。显然,吴地文明的开创是与华夏江南分割不开的。江南温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地,连绵起伏的山峦,纵横交错的水系,都为吴地从“夷蛮”走向强国奠定了基础,为吴地文化的昌盛撒播了种子。2008年阖闾城遗址的发现,既是中国考古领域的大事,也是吴地文化追寻根基表征的盛事。如今,阖闾城遗址公园正是把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交融一体,顺应“天人合一”,实现自然与文化的共生。

  仅就阖闾城遗址博物馆馆址的选择而论,设计者和建设者们就谨慎思考必须在不造成整体生态的破坏前提下选择合理的位置建馆。最初建馆的用地范围是在太湖风景区“十八湾”中的月白湾。这里毗邻阖闾城遗址的核心区,背依龙山,南望太湖,景色秀美。几经考察论证,这个选址方案被否决,因为在月白湾建馆,势必会破坏整个环太湖风光带的自然状态。随后的选择被证明是正确的,如前所述,在月白湾的边缘,一个20世纪人们开山采石被废弃的宕口成就了博物馆的横空出世,以建筑修补缺失的山体,为“十八湾”的美景锦上添花。

  显然,这种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完美结合的空间,正是现代都市人向往的旅游生态场所,博物馆枕山而卧,翠绿掩映,远眺太湖,碧波万顷,渔舟穿梭,波光粼粼,怎不让人心驰神往、陶醉其中!

  历史与未来的结合

  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不仅交织着人文与自然,而且也交汇古今与未来。在阖闾城遗址博物馆,阅览春秋吴国的历史文脉和阖闾王朝的雄风崛起,其中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和风云人物能使无数的受众感叹不已,泰伯奔吴、季札挂剑、专诸刺僚、阖闾扬威、伍子胥与孙武的文韬武略等等,都会让人心驰神往。浓缩在博物馆的历史还只是春秋吴国近七百年历史的片断,其实仍然有许多尘封在吴地故土上的人和事有待发掘与整理,诸如吴国的水文化、农耕文化、舟船文化等,皆可以丰富遗址公园的文化底蕴,充实其文化生态的多样性。

  以架设起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为立足点,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的考古工作在深入稳步推进的同时,积极创新理念,探索现代化转型的产业发展之路,创建阖闾城的文化品牌。首先,阖闾城遗址环境整治工程以及遗址本体保护与展示工程已完成设计,经国家文物局立项,江苏省文物局已批复同意实施。其次,规划建设影视文化产业基地,把吴王城、古村落、古街市、农耕园等营建成精品影视基地。再次,以山水为主题策划古胥湖水街、闾江码头、胥山露营基地等旅游项目,完善观光、购物、住宿、特色餐饮民俗节庆等配套功能。实际上,利用遗址公园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探索建立天文与水文观测站的可能性,用现代科技体验伍子胥当年“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智慧,仰望星空,亲近自然,敬畏天地。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