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6版:柒纵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7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有人看到了狂欢,有人看到了机会
分答来袭:终结免费信息?
  不到20分钟净赚23万元,王思聪成了分答的“代言人”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提问,回答。

  这种最简单直接的交流方式,如今以一种叫做“分答”的新形式刷爆了网络。自从上线之日起,这款软件就处于风口浪尖上,王思聪通过它回答32个问题进账23万,诸多名人则通过分答“生命最后60秒”,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募集到了巨额捐款。

  对于“分答”,众说纷纭。有资本看中这款软件的前景,也有人断言,它“过把瘾就会死”。有人说,它是符合时代潮流的“知识分享平台”,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披着知识分享外衣的“网红提款机”。

  经过十多年发展之后,信息分享经济变现已经成为现实——你所知的,即是金钱。

  

  现代快报记者 贾磊

  狂欢盛宴

  5月15日,“分答”上线,用户可以向任何人提问,也可以根据喜好设置金额,以60秒语音的形式,有偿回答其他人提出的问题,也可以花1元钱偷听其他用户的问题。

  “回答32个问题,花费不到20分钟净赚23万元”,王思聪成了引爆话题的人。而对他提出的问题,多围绕其个人隐私。

  “作为亚洲首富的儿子,您的人生还有什么买不起?”“你如何分辨女票爱你的人还是爱你的钱?”“我替几千万适龄女性问吧:请问你择偶条件是什么?”这是王思聪的回答偷听最多的几个问题。

  在分答上线的最初几天,除了王思聪,章子怡、汪峰等明星的隐私也成为偷听次数最多的问题,与名人们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普通用户或是专业领域从业者在分答上却鲜有人问津。

  不过,这种情况在目前已经改变。尤其是在高考之后,分答中提问和回答的“实用性”有所上升。如今的“分答”上,能看到这样的问题——

  “请问平行志愿的具体填报方法是怎样的呢?”“工作几年后还可以去美国留学吗?会有一定优势吗?”“英国脱欧对中国楼市有何影响?投资战略需要调整么?”

  当然,猎奇与八卦的问答依然存在。

  而就在网络专家们还在争论分答会不会过把瘾就死的时候,民众对它有了新的看法,有人看到了狂欢,有人看到了机会。

  “花一点点钱就能直接对话专家,我愿意。”一位网友说,“不管是八卦还是知识,我愿意花钱买这些信息。”

  进化论

  花钱买信息,信息卖钱。这样的买卖对于过去的中国人来说,并不常见。在中国人的固有印象里,大部分信息就是免费的。

  不过,从中国互联网问答网站的发展路径来看,中国人对于向陌生人提问和听取回答的模式日渐接受。

  2005年百度知道横空出世,人们可以在上面提问,回答者可以赚到积分。同年,周鸿祎创办奇虎,同样主攻问答。2007年腾讯旗下搜索引擎搜搜推出问问。

  这些早期出现的问答网站具有强烈的工具特性,弱化社交和媒体等元素。

  2009年,Facebook前员工安捷罗创办社会化问答产品Quora。Quora与第一代问答产品最大不同是突出“人”这一元素,形成互动关系和问答信息流,人们关注不同的人进而关注不同的知识,社交与问答结合,是此类软件的最大特征。

  Quora爆发之后,中国出现了模仿者,知乎是其中的佼佼者。年轻学者、留学生、互联网从业者、媒体人聚集于此,答疑解惑。2010年,果壳网上线,喊出目标“成为中国的Discovery”,希望在新媒体时代让科学和技术的传播变得引人入胜。很多问答软件都是这样的,植根于各个领域,由专业人士参与问答。

  比如说,你能在“丁香医生”和“春雨医生”上询问某些医学问题,也能在“宝宝树”上寻求某些有关怀孕生子的答案。

  但更多的人不那么专业,他们没有行业从业资格证,也不具备像王思聪那么多的粉丝,但他们也想参与到信息分享中来怎么办?

  这一要求下,分答诞生了,而且日渐火爆。

  重度依赖者

  吴思辰就是一名信息分享的重度依赖者。这个80后是一名资深网民,从一开始,就在网络上提问与回答。

  “最早的提问是面对百度的。”吴思辰说,一开始的问答,就是百度搜索,你想要获得什么信息,就在搜索引擎上输入查找。

  后来,百度知道出现了,他在百度知道上问关于历史、军事和电子游戏的问题,有些收到了答案,更多的则是石沉大海,“来玩这个的,基本都是跟我一样的普通人,有些事情他们能够回答,但大部分问题答不出。这很正常。”

  后来,知乎和果壳出现了。

  “我更多玩知乎,你在上面提个问题,很快就有人回答了,有时候也许是吐槽,但更多的时候,一些好问题总能吸引到大神的。还可以邀请别人回答问题呢。”吴思辰说。

  后来,吴思辰也成了知乎上的回答者,在银行工作的他,在知乎上回答了很多金融问题,同时,他在法国留学的经历,又让他能够在诸如签证、留学和法国旅游等问题上出彩。

  像大部分知乎用户一样,吴思辰也是无私地将确定的信息告诉需要的人,他坚信,这可以改变世界。当分答到来时,吴思辰还是挺鄙视这种回答问题也要收费的行径的,不过最后,他还是在上面注册了一个号。因为不是大神和网红,几乎没有人找吴思辰回答问题。

  吴思辰很快就退出了分答,在他看来,这是属于网红的软件。最近他又打开了分答,出乎他的意料,这款软件比以前热闹多了,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有些就连这位资深网民也觉得奇葩。

  “比如这个,是我的领导,他也开了分答,而且问题设置的收费还挺高。”吴思辰指着一个账号,“没想到还真有人去找他提问,你看看这个,这哪是问题,听起来倒像是恭维,我认识这个提问的账号,这是我的同事。这算是拍马屁还是行贿?”

  “这也算是信息共享?”吴思辰有些纳闷。争议

  火爆背后,总有热议。在外界看来,目前“分答”似乎更偏向娱乐化,旨在推进知识变现的它会不会离知识越来越远?

  “王思聪带动分答大火的事件与知乎、得到等应用不一样,分答已偏离知识分享的航道。利用网红效应带动的火爆导致分答流于低俗、窥私、猎奇,这个现象注定分答只是一个现象级的应用产品,最终过把瘾就死!”一位资深媒体从业者表示。

  对此,分答用户“东东枪”向姬十三提问:“如果分答变得越来越不知识,越来越社交,当知识的音量被八卦、娱乐、段子掩盖,你会怎么看?”姬十三的回答更像是在打擦边球,“如果我们理解的知识平台必须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知识的象牙塔,我觉得在互联网开放的边界下是不可能存在的;很多人觉得知识人拥有很多粉丝是见不得光的事情,这太狭隘,当一位知识人拥有更多的粉丝,他说出的话有可能会被更好地理解。我更愿意将在行、分答都叫做‘时间电商’,有效的时间电商占据交易主体的是大信息量,对认知和质地的要求,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这就是广义上的知识。”

  尽管存在争议,分答还是火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到它,用户数量也在稳步上升。

  分答背后

  有人说分答是最符合时代精神的。如今“共享经济”日益壮大——能分享的越来越多,从闲置的房子、车子,到你所拥有的知识或是其他信息,而共享经济龙头已现。Uber和Airbnb作为全球共享经济产业的龙头,在过去3年迅猛发展,两家成立不到10年的企业,当前估值已经分别达到510亿美金和255亿美金。

  共享经济将成为社会服务行业内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在住宿、交通,教育服务以及生活服务和旅游领域,优秀的共享经济公司不断涌现:从宠物寄养共享、车位共享到专家共享、社区服务共享及导游共享,新模式层出不穷。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将家里的闲置物品,餐桌,车位,将个人的时间、技能通过互联网分享出去。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了知识或者信息买单。这背后,移动支付、语音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来

  不用怀疑,符合时代精神的“付费问答平台”将会走向垂直化,细分的跟随者很快就会出现。可以预料的是,专业的平台将能够吸引更专业的回答者。

  分答创始人姬十三并不害怕追赶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他相信给一个成熟团队4天的时间完全可以做出一个类似的产品,但是他也相信品牌、声音这两者是模仿不了的。

  3年前,人们还不会为一篇好文章、一个好答案、一个好电影付钱,因为当时的互联网法则是免费的。但随着移动支付工具的普及,用户的付费行为也会越来越多。

  首先适用于付费购买的是好的产品,但很快,一个好的想法、一个好的信息、一个好的知识也是可以变现的。为高质量问答买单,或将成为一大主流内容消费形态。

  这是又一个科技极速进步、知识大量释出的年代,在过去的历史中,曾有个这样的年代。

  春秋战国时,铁农具和耕牛开始使用和推广,百家争鸣时让知识和信息大量流向平民,结果是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出现。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牛顿的力学理论、哥白尼的“日心说”等知识普及,地球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

  第三个浪潮已经出现了,也许自从王思聪在分答上开口说话,未来就已经被改变了。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了知识或者信息买单。这背后,移动支付、语音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