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现代快报联合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推出“红色家书”栏目。在这些家书中,有严父慈母对子女的谆谆教诲,有远方游子对父母的感恩挂念,有爱人伴侣间的相濡以沫,还有同胞手足间的思想碰撞……今天的家书,是曾任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的史砚芬写给弟弟妹妹的诀别信。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徐红艳 鹿伟
他是宜兴农民暴动的副总指挥
1928年9月27日,南京地下党的5名青年党员在萧瑟秋风中走向雨花台刑场。后来,亲属在一位烈士的内衣口袋里发现了两封血迹斑斑的遗书,其中一封是他写给弟弟妹妹的诀别信。
这位烈士就是史砚芬。史砚芬(1904-1928),江苏宜兴人。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
江南农民暴动第一枪,著名的宜兴农民秋收暴动就与他有关。1927年10月,中共宜兴县委决定发动农民秋收暴动,史砚芬被确定为暴动副总指挥,负责宣传工作和发动青年学生。11月1日,暴动队伍一举占领县城,后来因敌我力量悬殊,起义遭到敌人的残酷镇压。
被捕后,笔杆当作武器继续斗争
1928年春,史砚芬来到南京,在工人和学生中间开展工作。同年5月,在中央大学附近的鸡鸣寺城墙上,史砚芬参加了中大团支部会议。会后,史砚芬和中大学生黄觉庵、王汇伯被人跟踪,随后被捕。
在长达4个月的牢狱生活中,史砚芬将手中的笔杆当作武器,揭露国民党统治的黑暗,以及对共产主义美好理想的向往。牺牲时,史砚芬年仅24岁。
遗书中表达对弟弟妹妹未来的期待
史砚芬父母早亡,他担负着教养弟弟妹妹的责任。被捕后,他仍关心着弟弟妹妹的学习和生活。他牺牲后,亲属从他内衣口袋里发现了两封血迹斑斑的书信。其中一封是在判刑前写的,提到弟弟妹妹下学期的功课准备。另一封是遗书,主要内容为临刑前对慷慨赴死的自豪,以及对弟弟妹妹未来的期待。
“我本不应当把这重大的担子放在你身上,抛弃你们,但为着了大我不能不对你们忍心些,我相信你们在痛哭之余,必能谅察我的苦衷而原谅我。”在留给弟弟妹妹的遗书中,史砚芬表达了对家人深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