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1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6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本期人物
  詹勇 《辛巴系列之二》

  线索——读詹勇的画

  吴东(江苏凤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詹勇

  1978年生于浙江,200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同年进入南京书画院任专职画家,现为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人物画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东方既白·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美术馆2016贺岁大展·中华民族大团结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心愿》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获首届江苏省文华美术奖、南京国际美术展银奖、建国60周年江苏省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建党90周年江苏省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建国65周年江苏省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入选江苏省重大主题美术创作精品工程。

  在詹勇的作品面前,我突然间想起一个问题:当我们谈到国画时,我们会想起什么?

  是新水墨?还是新工笔?再想想,是写意?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是彩墨、新文人画?我的头脑里立刻按照顺序蹦出了几个词,想给面前的“国画”归位,在短路十余秒后,我才想起了一个词——线描。

  这件事令我记忆犹新,也使我对詹勇作品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我更不得不反思,在面对一幅“线描”作品时,我的困惑与迟疑从何而来?这是我进入詹勇作品的线索之一。

  在信息呈碎片式泛滥的今天,太多大众化、商品化的事物在彼此消费着,包括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更包括我们自身。新水墨、新工笔铺天盖地地宣传,不断在我们眼前“刷屏”,不断在我们心里重复,竟然忘记了国画的“老祖宗”,可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其实我和詹勇是相熟的,早年我们是黄瓜园里的同窗,总在画室里安静画画的詹勇,常被师长同门赞誉,说他造型能力强,用线特别好。只是多年不见,没想到詹勇还是没有变,还是始终如一。忽然间对他的这份坚守与恬静产生了些许敬意。在当下不断求变的社会,在人们为创新不断摇旗呐喊的当下,在所有人都在求变求创新的时候,这份“不变”反而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力量。这也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味地求变求新赶时髦,与不断向传统深挖,孰优孰劣?我只能认为:詹勇是一个没有被潮流裹挟的人,他有足够的定力与自信去面对周遭的变换,他有足够的学养和积淀令他独自坚守。

  坦白地说,詹勇的画法有些“出力不讨好”:费工、费时,又不会抢人眼球。在高大全、红光亮、光怪陆离的符号与色彩的展览风格中,他的白描作品可能会被大多数人匆匆掠过,但我坚信,詹勇的作品犹如藏在山涧中的兰草一般,只能被慧者识,为净者香,与君子近。

  我一直认为:线的艺术是最基础也是最本真的,因此也是最有生命力的。翻开美术史,多少不朽之作都是用线铸就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无不是线的艺术的构成。纯用线来完成作品,手头功夫不说,长短、疏密、粗细、曲直、轻重、刚柔都需要在毛笔的提按游走间完成,画静物尚容易,但刻画人物则非常人所能,用单线和单色来完成人物的神情、体态、衣饰的表现,更需要极强的概括能力和空间意识,以一线囊括色彩、块面、明暗、笔墨之功能,而且还能传神阿堵、气韵生动,实为不易。

  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想着詹勇的画和人,我些许明白了“高古游丝”的意义:以高士之气,以古朴之心,以春蚕吐丝之定力,用线游走于纸笔之间。

  鲁迅曾说:“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文心画意,在詹勇的作品里得到了最好的阐释,我想:这也是理解詹勇作品最好的“线索”。

  线索·詹勇辛巴系列作品展

  暨凤凰2016春拍VIP品鉴会

  

  开幕酒会:2016年6月21日15:00

  展览地点:南京丁山花园酒店钻石厅

  展览时间:2016年6月21日—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