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赠一份特殊藏品——3块银元。它来自宿迁泗洪的抗战老兵张道干和河南南阳的抗战老兵杨美田。值得一提的是,3块银元背后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现代快报记者 鹿伟/文 顾炜/摄
3块银元引出几位抗战老兵的故事
“1942年,抗战最艰难时期,新四军得不到国民政府的军饷,基层党组织和地方武装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民间筹措。”今年95岁的杨美田老人回忆,当时21岁的她是一名抗战女兵。为给丈夫马振藻筹集物资,她变卖嫁妆和首饰,换来五六十块银元和子弹,穿过日军的封锁线,送给身在淮北新四军武工队的丈夫马振藻。
马振藻时任泗洪县金锁区委书记、区长和武工队长,他和杨美田躲藏在村民张道干家,动员群众参加抗战。
在马振藻的教育下,张道干积极参加抗战,特别是参加了著名的朱家岗外围战,安葬了73位新四军烈士,掩埋了13名日军阵亡士兵。1942年底,马振藻介绍他加入共产党。
后因革命需要,马振藻调离武工队。马振藻离开时,让张道干继续留在武工队,并留给他3块银元。一是当作住在他家的伙食费,二是用于在家乡动员青年参加新四军。不过,在张道干看来,银元是组织留下的财产,有朝一日还是要归还的。此后,哪怕家里再穷,他也没有动过3块银元的念头。后来,张道干从家乡带出十余名青年参加新四军,离开家乡时他把这3块银元作为党的财产珍藏在家里。
老兵苦寻入党介绍人,3块银元是入党见证
在华东野战军参战的张道干,党员身份档案放在家乡。他以自己是抗战时期的老党员为荣,没有在部队二次入党。解放初,张道干回到家乡,才知道党员身份档案丢失。退伍回乡后,他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寻找,寻找入党介绍人马振藻。
70多年来,张道干一直珍藏着3块银元,因为那是他的革命领路人、入党介绍人留下的。2015年初,泗洪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联系上马振藻的妻子杨美田。
2015年7月19日在央视《等着我》节目中,张道干和杨美田分别71年后再次相见。“几经周折,我才得知自己的入党介绍人马振藻已于1991年去世,但与老大姐杨美田的重逢,终于让我找回了党员身份。”张道干特意将3块银元交给杨美田,“银元是党的财产,是我入党73年的见证。”
去年8月,杨美田从河南来到张道干家中,为他的党员身份作证。杨美田还带来了3块银元,两人商量要将银元捐给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年12月,张道干老人拿到了一份党籍证明,证明他于194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3块银元的故事,体现了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背后蕴含着老兵们的感人故事。“老人决定将文物捐给纪念馆,我们一定会保存好、展示好,把它的作用发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