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6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论语》里的人和事
  本期主持人
  府建明
  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总经理
  《<论语>事件评述》
  卞朝宁[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6年3月

  去年,卞朝宁先生通过他的《〈论语〉人物评传》,梳理出了《论语》中的159个人物;今年3月,他又出版新著《〈论语〉事件评述》。在这本书中,卞朝宁继续沿着史学研究的路子,经过深入考证,从《论语》惜墨如金的字句中还原出120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事件。从《〈论语〉人物评传》到《〈论语〉事件评述》,卞朝宁连续推出的研究成果的确证明了厚积薄发的因果关系。在《论语》研究领域,他既提供了一种方法,也提供了更加宽泛的视阈。

  

  现代快报记者 陈曦

  遍查典籍

  为“一句话人物”立传

  读品周刊:《论语》作为儒家经典,相关的学术著作汗牛充栋,但是这些研究往往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伦理等角度切入,您的两部著作《<论语>人物评传》和《<论语>事件评述》,从“人和事儿”的角度来研究,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切入点?是有意纠偏时下各种牵强附会的“新解”“心得”吗?

  卞朝宁: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角度有三个原因。首先,我的专业是历史,从这个角度切入是有专业背景的。二是,目前文化市场存在一种消费国学的现象,完全脱离历史背景和事实按照自己的意思来解读论语,这是对国学的不尊重,容易对读者造成误导;三是,我发现一个现象,自古至今人们只关注孔子说什么,而我想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多回答一个问题——对于一个人、一件事,孔子为什么这么说。这是我大致的想法。

  读品周刊:《论语》全篇不过一万多字,通过您的研究,《论语》一共写到159人,这样的研究之前有人做过吗?

  卞朝宁:迄今为止没有人做过这个事情。南朝皇侃在《论语义疏》自序中统计《论语》写了一百四十几个人,但是没名没姓,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和人数,并没有人专门去把这些人物一个个扒拉出来研究,我是第一个这么做的,有名的无名的,只要能站立起来的,有事件的,我都把他梳理出来,包括一些用指代名字的,比如“晨门”、“荷蒉者”等,最终整理出了159人。

  读品周刊:这些人在《论语》中大多是一笔带过的“一句话人物”,但你对这些人物进行了系统考证,并为他们一一“立传”,这个考据的工作量大吗?

  卞朝宁:我是发扬我们学历史的死功夫,考据量非常大。目前我手上各种版本的《论语》大概有30多种,先秦典籍、诸子书、两汉时期的史料,我都要用到,这些书不可能从头到尾看一遍,就是查证。所有典籍中涉及到这个人的记载,我基本要完整地采集过来,从而将这些“一句话人物”还原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我大概积累了十年的时间,才能给他们每个人写传。

  我把这些人物还原到历史中,就会发现有些人物的历史形象和孔子对他的评价完全不一样。比如孔子评价臧文仲“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一句话就概括了,对他的评价偏于负面,但是我把臧文仲的生平事迹还原,就会发现其实他的历史功绩很大。为什么孔子对他评价不高呢?因为孔子和柳下惠在统治集团内部的境遇是一样的,都是被边缘化的,孔子通过贬臧文仲褒柳下惠,表达了他对当政者的不满。然而无论是臧文仲,还是季康子,他们这些执政大臣面对着很多实际问题,没有时间跟你谈道德学问。通过这样的研究,从而深入了解孔子的言论和思想,这时就会发现孔子在政治上是有局限性的,这就是研究历史有意思的地方。

  希望这两本书成为

  人们研读论语的工具书

  读品周刊:经过你的深入考证,又从《论语》中还原出120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事件,结集而成《<论语>事件评述》,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卞朝宁:书中的许多历史事件史料价值很丰富,但是过去很少有人进行深入研究,比如“孔子在陈绝粮”,通过研究,我将其定性为孔门经历的一次最严重的危机。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国两次,时间跨度六年,到底是哪一年,我把它考证清楚了。当时陈国被吴国入侵,为了逃避战乱,孔子带着弟子离开都城,在荒郊野外陷入绝粮困境。以子路为首的弟子跳出来反对孔子,说我们这些弟子跟着你去实现你的政治理想,不仅没有人理睬我们,而且好多人受累挨饿、前途渺茫,从而对他们的信仰产生了怀疑,与孔子发生了剧烈的矛盾冲突。这个事件几乎导致孔门瓦解。按照其他史书记载,孔子后来找了几个重要弟子个别谈话,瓦解了这场危机。这个历史事件过去并没有人太注意,更没有深度发掘其史料价值。

  读品周刊:《论语》对中国人影响特别大,但对它的误解也很多,您可否简单举几个例子,为大家正本清源?

  卞朝宁:各有各的解读,谁也没有定论,我也不敢说谁的解释就是误读,但有的很明显,就是误读。比如《论语》中很有名法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与弟子们讨论志向问题,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表达出来的都是未来的愿望和憧憬,很入世的主张。曾晳最后一个登场,此前他一直在旁边拨弄琴弦,与对话的主场景若即若离,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风采。孔子对前面三个人的主张并没有明确表态,而是事后与曾晳单独谈话时分别作了评判。有人据此认为孔子有道家的思想,甚至说道家来源于儒家,我考证后认为这不是孔子的原话,而是《论语》编撰过程中人为改造的。比较通行的观点认为,《论语》主要是由曾参及其弟子共同编撰的,曾参是曾晳的儿子,他们在编撰过程中夹带一点私货,抬高曾氏之儒的地位。当然这是我的大胆推测。

  读品周刊:你的每篇文章都很短小精悍,为什么采用这种写作方法?有没有普及经典的意图?

  卞朝宁:我在写书的时候就有一个考虑,就是把这两本书定位为研读《论语》的工具书。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我自认为还没有能力来解读孔子的言论,但是我可以做一件事情:但凡《论语》中涉及到的人和事,形成统一格式的小文章,以便人们备查。人们研读《论语》的时候,遇到某个人、某件事不清楚,可以看一下我的书。

  《论语》不是心灵鸡汤

  而是一本“政治教科书”

  读品周刊:于丹之前解释《论语》引起很大的争议,她把“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中的“女子”解释成“汝子”。您怎么去看这句话的含义?孔子是不是轻视女性?

  卞朝宁:把“女子”通假为“汝子”,这不是于丹的创见,语言学家的这种解读在过去非常流行。但是语言学家有语言学家的局限。我个人认为,这里的“女子”是“特指”,是他在被卫灵公夫人南子等人坏礼行为侵犯时的感慨。当然我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推测,而不是定论。

  孔子是否有轻视女性的倾向,似乎在《论语》中看不出来,春秋时期女子的地位也不是绝对的低,她们生活的自由度也很大,红杏出墙的事很多,老公只能忍受或装糊涂,《左传》中就记载了许多既开放又强势的女子。

  读品周刊:有人说,《论语》就像流行歌曲,讲的是如何获得心灵快乐,你认为《论语》讲的是什么?

  卞朝宁:“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不同不相为谋”,“道”是孔子思想中最高范畴。我认为《论语》主要内容是三个“道”:为学之道、为人之道、为政之道。也就是怎样学习,怎样做人,怎样治国理政。做人也好、为学也好,都是围绕为政来的,教你怎么治理天下。所以我说论语是一本“政治教科书”。

  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道尽了《论语》及其孔子思想对传统中国的重要性。但如何从《论语》所载的片言只语中,理解孔子的真实想法及其承载的历史背景,历来不是一件易事。卞朝宁先生沉潜研读《论语》三十余载,于前年出版《〈论语〉人物评传》并广受好评后,再接再厉推出这部《〈论语〉事件评述》,合璧而为姊妹篇,为广大读者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论语》的微言大义,实有不没之功。

  本书从《论语》中撷取120个事件,立足先秦原典,精妙而通俗地阐述其历史原委,以事论人,以事证理,是目前林林总总有关《论语》的著作中,独一无二的一部。本书文笔雅洁,叙述生动,既可随手取来单本阅读,又可作为研读《论语》的工具书。书首所载怀念其恩师、先秦思想史研究大家刘毓璜先生的文章,亦感人至深,开卷启人良知,掩卷令人深思。

  ——府建明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