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8版:艺+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6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现代快报网
总策展人谈“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
为当代艺术提供学术发展平台
  吕澎在“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新闻发布会上致辞
  现代快报记者 马晶晶/摄

  本周三,由著名批评家吕澎领衔总策展,意大利MUSEION当代美术馆馆长莱蒂奇娅·拉加利亚联合策展的“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新闻发布会在宁举行。本次美展由中国侨商联合会、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百家湖国际文化投资集团联合主办,将于2016年11月12日至2017年2月12日在百家湖美术馆展出。日前,总策展人吕澎与记者聊起了此次美展的情况。

  现代快报记者 徐馨儿

  

  记者:首先请您谈一谈“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的展览主题。

  吕澎:本届南京国际美展以“HISTORICODE:萧条与供给”为学术主题,展览的主题阐释并不试图提倡一个单一的艺术方向,而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艺术有关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提示。

  首先说“HISTORICODE”,它是我们希望实现的一个目标表述,也就是说我们应该通过艺术展览,通过艺术家的创作,通过我们策展人、批评家和研究者的工作,尽可能地去创造新的艺术史。使用“萧条”这个词汇,仅仅是一种比喻,是指目前整个人类对各方面状况的不满意,和面临的种种问题,因此我们希望我们参展艺术家根据这个主题提供他们相应的艺术创作,来表达他们对今天、对全球、对人类、对他们身边现实的看法。“供给”则是希望从艺术的角度提供一些对现实、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的目的还是回到最初刚才我们所说的要创造新的历史。概括来说,如果历史的创造仍然是我们的任务,甄别与分析人类面临的当代问题并挖掘富于建设性的可能性,则是本次展览希望提示的艺术动机和主题。

  

  记者:您认为现在的当代艺术面临怎样的问题?

  吕澎:有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当代艺术处在“温开水”的境况之中。也许,人类再一次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样改变了对艺术的看法,但是,形形色色的看法是否构成了今天的当代艺术表面繁荣而实质萧条的正当性?在看上去经济力量决定一切的全球化时代,艺术的“丰富性”是否也掩盖了“精神性”的缺失?或者我们今天在讨论艺术的时候不必使用“精神性”这样的词汇?更不用说去讨论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就支撑着人类文明的人文主义以及知识传统的命运。

  

  记者:这一届美展在具体的操作上和之前相比有一些变化,从资料中看,增添了学术委员会。为何会有这样的考量呢?

  吕澎:考虑到展览的国际性质,展览组委会邀请了7位策展人和批评家成立了专门的学术委员会。7位成员分别是李章旭(韩国)、Heidi Ballet(德国)、申宝瑟(韩国)、何桂彦、付晓东、杜曦云、卢迎华。学术委员的主要工作是提名参展艺术家,对参展艺术家及其涉及的艺术问题写出学术报告。更具有挑战性的是,他们要在参展的几百位艺术家中甄选出6位在艺术和学术上被高度认可的艺术家,同时通过展览的学术论坛进一步表达他们对当代艺术的看法。其中3位是分别来自德国和韩国的策展人,我们认为这个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有利于对参展艺术家在全球范围内的选择。

  7位评委也是富有经验的策展人,在确定参展艺术家之后的沟通以及展览设计方面,他们还有很多工作参与。实际上,他们也扮演着展览分策展人的角色。

  

  记者:此次对于作品的征集会采取怎样的形式?

  吕澎:了解前面两届的观众都知道,南京国际美术展采取的是全球海选的方法,这种方法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它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并且有许多的艺术家积极参与。这届我们同样保持了这样的方法,但是增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流程,就是让我们的评审策展团队对整个参展艺术家作品做一次评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展览的学术水准,希望通过总结经验,把南京国际美展越办越好,为全球、为当代艺术提供一个在学术上有所发展并结出丰硕成果的平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