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版:名校在践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5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致匠心

  智能社区环境监测、智能安防监控、智能社区医疗、智能路灯管理、智能费用管理等物联网智慧生活平台;发动机拆装、测量技能、航模操作、3D打印、炒茶制茶技艺、食雕技艺、插画艺术、创意盆景……在日前举行的“江苏省暨南京市2016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上,职教小伙伴们或是分享利器,或是施展绝活,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职教技能大比拼,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职教周主旋律演绎得淋漓尽致。

  “作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南京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据南京职教领头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潘东标介绍,多年来,南京职教人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创新发展,打造了亮点频现的南京职教——

  1

  理念创新

  顶层设计保驾护航

  现象:2013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早于国务院和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阐述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政策措施,提出“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比例,到2018年中职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列要达到80%”;2014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南京市职业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确定“市属高校转型发展”、“中职学校提升发展”、“技工学校规范提优”。

  解读:“确定市属高校转型发展,筹建应用型科技大学,高职院校全面达标,迁建六合区和溧水区,作为农村发展的引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布局不断优化,重点建设20所达到国家改革发展示范中等职业学校标准的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本市职业学校学生95%以上享受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潘副局长表示,“我们正在按照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优化职业学校专业布局,不断提高学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

  2

  方式创新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现象:2012年,南京开展了现代职教体系建设项目试点,在全省首创“5+2”分段培养试点,不采取“5+2”一贯制,五年高职学生既可就业也可升学,学生经专转本考试直接升入公办本科高校学习,专业选择与南京产业结构和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相衔接。2013年,增加“3+4”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试点。2014年,试点项目进一步增加,“3+4”有5所中高等职业学校与3所本科院校衔接,“3+3”有10所中高等职业学校和8所专科院校衔接。

  解读:“为加快现代职教体系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主动适应南京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需求,南京构建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一体化的具有南京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潘副局长介绍说,市教育局成立了现代职教体系分段培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现代职教体系分段培养试点项目管理办法,与合作高校共同制定了文化课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考核要求,实施集体备课、教考分离,确保试点项目学生达到分段培养的要求。

  3

  视野创新

  引进国际化办学理念

  现象:2016年4月27日,南京南丁格尔国际护理学院(南京卫校江北校区)在江北新区核心区国际健康社区奠基。南京卫校、英国南丁格尔护理学院、江北公建中心等多方致力于合作建立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可提供世界级水平的护理学院。而早在十年前,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就与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共同培养具有熟练专业技能的操作能手……

  解读:近年来,南京职业学校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潘副局长介绍说:“引进国际化职教办学理念,开展双元制本土化实践,成为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典范;定期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建立国际化人才成长立交桥,每年百名学生境外留学,同时吸引国际学生来宁学习职业教育;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开展国际就业培训,每年百余学生直接境外高薪就业。”

  4

  实践创新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现象:“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企业办校”、“校办企业”、“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学徒培养”;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建技能教室、共同培养教师、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同开展师生技能大赛、共同设立优秀技能人才奖学金……南京职教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方式令人应接不暇,走出了一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创新实践之路。

  解读:“在创新产教融合方面,我们还成立了南京职业教育政产学研联盟(集团),涵盖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行业协会、职业学校、企业和产学研孵化基地,架起学校与高校、学校与科研机构、学校与企业、学校与行业协会合作的桥梁。”潘副局长解释说,“联盟将以南京优势产业为依托,以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产业领域的骨干企业运作为平台,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自愿和互利共赢为原则,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

  5

  教学创新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现象:“十二五”期间,全市重点建设40个“双师型”优秀专业教学团队、20个公共基础课程优秀教学团队。以提升全市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为目标,以教师队伍机制创新为途径,以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为载体,立足南京市职业学校实际,遵循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培养规律,把建设一支数量匹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作为“双十提优工程”的重要内容。

  解读:“通过对全市重点职业学校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加大对全市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和公共基础课程的统筹规划与调整力度。”潘副局长进一步解释说,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进老中青教师相结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培养;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资源开发,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6

  价值创新

  立德树人 文化育人

  现象:“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通过各校结合各自特色,将劳模精神融入德育教育、师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开展,营造“劳动光荣——我是职业人;技能宝贵——我在职场不可替代;创造伟大——我为发展添动力”的光荣与自豪。

  解读:“现代产业文化包括先进企业文化、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及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制度和舆论环境。现代产业文化既有遵纪守法、责任意识、注重质量、团队合作、坚守诚信等先进的工作价值观,又有现代产业科学的生产方式、合理的劳动组织和规范的管理流程等。”潘副局长强调说,立德树人,把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围绕产业文化育人,大力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提升学生现代产业文化价值观;大力推进工业文化进校园,提升教师产业文化素养;大力推进企业文化进课堂,提升职校学生产业文化素养,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当下,“我们要顺应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供给侧改革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继续担当经济转型、民生改善重大引擎,让校园成为产业文化和价值观相融合、引领社会风尚的有效载体,推动大众创业、促进万众创新的宽广舞台。”潘副局长的话语掷地有声,“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也是职业教育的责任和担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