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左邻右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5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返回首页
金陵文物修复世家汪氏:
本分做人,勤恳做事
  南京历史上的
  传统家规

  南京有一汪姓文物修复世家,祖孙三代从事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汪家恪守“本分做人,勤恳做事”八字箴言,凭借精湛技艺,让许多破损的“国宝”华彩重现。

  

  通讯员 金戈 宁纪轩 现代快报记者 鹿伟

  汪桔生,是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专家,出生于文物修复世家。祖父汪麟书、父亲汪寿椿都是“文物郎中”,到他已是第三代了。据汪桔生介绍,修复残损文物是家传绝活,汪家有一条口口相传的家训,即“本分做人,勤恳做事”。汪桔生的先祖汪守和,据史料记载,为官四十载,性格纯良、为人正派、清廉恭谨,卒赠太子太保。

  1912年,汪氏后人汪麟书搬迁至南京,经营古玩生意兼代客红木加工。1922年,汪麟书之子汪寿椿接受数年私塾教育之后,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古玩鉴赏及修复技艺,同时师从金陵府东街朱大力师傅,学习红木修复技艺。汪寿椿作为南京文管会的第一代修复专家,曾经成功地把一件碎成260多块的东晋玻璃杯复原。汪桔生自小受家学耳濡目染,对文物修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9年,高中毕业后,他便进入南京市博物馆保管研究部,在父亲汪寿椿手把手的传授下,开始上手修复各类文物。

  2007年,南京市博物馆举办《龙吟虎啸——馆藏精品展》,市博物馆馆藏的两件一级文物青瓷莲花尊同时展出。它们出土于南京东郊麒麟门外灵山南朝大墓,其中一件较为完整,另一只则已经碎成十几片。正是得益于汪桔生父子俩通力合作,修复后的完整“国宝”呈现于世人眼前。

  2015年8月,来自赞比亚、纳米比亚、塞舌尔三个国家的学员来到南京,接受文物修复培训。作为老师的汪桔生告诉他们:“文物医生”不好当,一件国宝级文物有时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修好,过程艰辛繁琐。修复文物不仅要靠悟性,更要靠坐如古钟、心如细发的耐心。如果在不了解文物特性的情况下贸然动手修复,那么很可能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祖辈的‘八字箴言’言简意赅,却令我终身难忘,受益匪浅。仔细想来,如何做人做事尽在其中矣。”汪桔生感叹道。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