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回到“正常”氛围,回到社会尤其是医患双方多年前就达成的共识:理解和包容才是社会不可缺席的“建设力”。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昨天下午,“2015感动中国·江苏十大感动人物”颁奖典礼在南京举行。值得一提的是,两位医生当选十大感动人物,一个医生群体获入围奖(详见今日快报封8、9版)。医生成为感动人物,绝非偶然。
与此同时,另一个消息却令人心痛:山东曲阜市人民医院,因为医闹被迫临时停诊两天(详见今日快报封12版)。
5月21日现代快报还报道:宿迁市人民医院甲乳科主任管小青,因为经常一天做十多台手术,身着手术服,躺在地上睡着了;5月19日,一张医生瘫坐在地上喝葡萄糖的照片在网上引起关注。这名医生是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的陈磊,他忙碌一天,累得虚脱,喝葡萄糖补充体力。
无数网友为这两位医生落泪。而他们仅仅是万千“好医生”的代表——这些年,媒体上对类似事件的报道还少吗?两位医生的表现,在大量事实的“陪衬”下变得“寻常”。
一边是医生敬业的感人,一边是医闹、伤医事件频发。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如此迫切,也逐渐成为多方共识。正如昨天播发的新华时评所言:跳出暴力伤医的怪圈,还给医生应得的尊重与理解,让医患关系多一份和谐,成为社会的共同期待。
昨天见报的“社评互动”发了一组读者“议医”稿件。一位读者这样写:我们家有人是医生。有时去探望,她连话都顾不上和我说……
来自普通人的体恤,以一种冷静、质朴而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赢得越来越多的共鸣。这是一种积极的变化。毫无疑问,人们已经对颠倒黑白的言行难以容忍。
医者仁心,仍是主流。但在暴力袭医事件多发的背景下,很多时候,医生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竟然连生命都受到威胁。
必须让肆无忌惮的暴力袭医者付出沉重代价。但惩罚不是目的。从现在开始,回到“正常”氛围,回到社会尤其是医患双方多年前就达成的共识:理解和包容才是社会不可缺席的“建设力”。
我们不必拔高医生的道义高度,但前提是承认不得妖魔化医生的底线。医生队伍里确实有“坏医生”,可这不是在无辜的医生面前挥舞拳头表现暴戾、在网络上击打键盘,朝假想的“恶魔医生”狂吐口水甚至大扣脏盆子的借口。
医院不是战场,医生不是“对手”,暴力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抓手”。很多情况下,医生成为医改遇困、怪象迭出的“背锅侠”。任何兼具良知与常识的人都会警惕这种“栽赃”和迁怒。
正如新华时评所言:尊重、理解医生才能带来医患的“双赢”。让医生这份职业重回“白衣天使”的荣光,让医护人员再度感受到职业的尊崇,让每个人的生命健康都有保障,要靠社会的共同努力,也有赖于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理解和包容不是“天生的”,我们需要那些催泪照片激发的感动,更需要医改发力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无疑,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消弭裂痕、怀疑的最大力量。不要小看求医看病难引发的失落情绪,它是针对医生的另一种“路怒”的源头。
套用十多年前流行的一句话:总有一位医生让我们泪流满面——好医生用一件件事实“证明”医生这个群体还是那样可信可靠。但这种辛苦的“证明”毕竟让人于心不忍,向改革和制度改良要信任和信心,此路无可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