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7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5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植物迷40多年收集万余份植物标本
其子昨将其中6000多份无偿捐献给南京中山植物园,包括能提取青蒿素的黄花蒿
  邬文祥的儿子邬秉东将父亲生前收集的6000余份植物标本,无偿捐赠给南京中山植物园植物标本馆
  黄花蒿标本
  瓶尔小草标本

  青蒿素不是从青蒿中来的?濒危的瓶尔小草重新现身?昨天,无锡植物爱好者邬文祥先生的儿子邬秉东,将父亲生前用40多年收集的6000余份植物标本,无偿捐赠给南京中山植物园植物标本馆,其中有十余种新公布的植物记录。这些标本进行消毒处理后,将上传到“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中,供国内外学者使用。

  

  通讯员 田松沪 现代快报记者 徐萌/文 赵杰/摄

  标本中的痴迷

  他做过多份工作,对植物的热爱不减

  此次捐赠的6000多份植物标本,全都是邬文祥先生生前收集并保存下来的。据介绍,邬文祥早年在南京大学念书,师从著名禾本科专家耿以礼教授学习植物分类学,参与过苏南植物调查并发表多篇论文。1959年从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邬文祥回到无锡养病,进入当地一所职工大学,担任英语老师,但他心里仍记挂着未完成的课题“无锡市高等植物的调查”。

  一有时间,邬文祥就往野外跑,找寻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植物。邬文祥的儿子邬秉东告诉记者,“后来父亲在盐城建湖县一家医药公司工作。”这次捐赠的植物标本中,有一部分就是他当年在苏北采集的。

  1979年回到无锡之后,邬文祥进入当地一家塑料工业研究所,负责外文资料翻译,业余继续考察植物。邬秉东回忆,“父亲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自然界了,有时候还带着我和弟弟同行。有一次父亲骑自行车带弟弟外出,路上两人摔了一跤,车子都摔坏了,但几个植物标本却完好无损地被带回家里。”

  老来常忘事,不忘让子女从外地带植物

  邬文祥对植物的热爱,体现在与标本的朝夕相处中。邬秉东回忆,家里有一间房子,专门用来存放父亲采集的植物标本,“那间房子被父亲打理得很干净清爽,父亲每年都会把植物标本重新套袋,撒上樟脑丸粉末防虫害。“

  记者看到,邬文祥亲手制作的植物标本中,每一棵植物都连根带叶,舒展地躺在卡纸上,右下方仔细记录着植物的身份信息,包括英文名、中文名、采集时间和采集地点,最后一行还郑重地盖上个人印章。而且,每个标本卡都套着一个透明塑料袋,保存得细致而完好。

  到了1993年,邬文祥大体完成了对无锡植物的调查,采集无锡及苏北标本1万余份,但他对植物的热爱没有减退,一有空就去采集植物。邬秉东回忆,80岁前后,父亲头脑不太清醒,经常忘事,但还是记挂着采集植物,“我们劝阻不住,只能陪他一起去采集。而且子女出差,父亲还托我们从外地带植物回来。”

  2010年,邬文祥辞世,留下一屋子的植物标本。邬秉东说,这些植物标本是父亲的毕生心血,也是宝贵遗产,家人希望它们能保存完好,发挥更大作用。邬秉东说,父亲的大学时光在南京度过,也在南京短期工作过,对南京有感情,家人一致决定把植物标本无偿捐给这里。”

  标本中的故事

  标本中有两株黄花蒿,青蒿素就是从这种植物中提取的

  “屠呦呦获得诺奖的青蒿素,就是从这种植物里提取出来的。”邬文祥捐赠的植物标本中,有两份蕴藏着青蒿素。

  记者看到,两株植物分别于1967年和2002年在不同的地点采集,名字一栏写着“黄花蒿”。

  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山植物园研究员徐增莱博士说,“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提到青蒿和臭蒿。人们刚开始认为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但多次实验却提取不出来,直到上世纪70年代通过标本再次鉴定,发现青蒿素的来源是跟青蒿长得非常相像的黄花蒿。”

  徐增莱说,由于青蒿素的名字已使用多年,便一直沿用下来,准确说起来应该叫黄花蒿素。

  徐增莱说,植物标本是研究生物多样性最基本的载体,是大自然的资料库和数据库,“看样子只能对植物进行简单鉴定,准确鉴定需要核对标本才能完成。”

  他找到一种爱躲猫猫的小草,如今已濒危

  瓶尔小草有细短的根茎,在离地6—9厘米处长出一片椭圆叶子,时常混迹于阴暗湿润的杂草丛中,很难发现。1977年5月的一天,邬文祥在射阳县新洋农坊的荒地草丛中,找到了狭叶瓶尔小草,并做成标本保存至今。

  徐增莱说,“瓶尔小草这种植物,不熟悉当地的专家不知道去哪儿寻找,熟悉当地的一般人又区分不出来,藏得很隐蔽,标本也很珍贵。几十年过去了,瓶尔小草已经非常少见,被列为国家濒危植物。它到底是怎么变少消失的?多份标本或许能提供关于物种变异或生存环境变化的相关信息。”

  徐增莱说,粗略估计,邬文祥6000多份捐赠标本中,有十来种江苏乃至全国范围内新公布的植物记录,“有的是新品种,有的可能是邬文祥更早发现,有待后续进一步考证。”徐增莱说,“邬文祥一年四季进行考察,坚持了几十年,对当地植物了如指掌,为专家集中的野外考察提供了有益补充。”

  后续,中山植物园将对这些标本进行整理、消毒,设立专库进行保存,并在完成标本数字化之后上传到“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供国内外学者使用。目前,中山植物园共有70万份植物标本收藏,市民可提前预约参观。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