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境内的“高于庄”组地层中,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炎等人有了重大发现——个头超过30厘米的生物。经确认,这种大型真核多细胞生物是海带的远古祖先。
“高于庄”组在燕山山脉南麓,距今15亿年左右。20年前,古生物学家们在这里发现大量的化石,它们以灰褐色有机碳质膜的形式保存在岩石中。
“这次的发现纯属偶然。”朱茂炎说,他之前去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朱士兴家作客,朱士兴展示了很多上世纪90年代采集回来的化石,朱茂炎当时就感觉其中可能藏着未被发现的远古生命。之后,他潜心研究“高于庄”组地层中找到的化石群,并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朱茂炎向现代快报记者展示了一块化石,上面有浅褐色的印迹。据介绍,这些都是15.6亿年前的生命体。化石上的生物究竟是什么?据朱茂炎介绍,应该是藻类,可以说是海带的远古祖先。从发现的化石来看,它们的个头有的长度超过30厘米。也就是说,早在15.6亿年前,生命体的“块头”已经比较大了。
在距今18亿年至14亿年前的地层中,科学家们发现真核多细胞生物,最大的化石是卷曲藻,直径只有两毫米。古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一直到距今约6亿年前,地球上才出现大块头的真核多细胞生物。而“高于庄”组发现的距今15.6亿年前的化石中,“大块头”生物却是用厘米来衡量。“这一发现,把大型真核多细胞生物的出现时间提前了近10亿年。”
据了解,朱茂炎课题组的研究,今天会在英国的《自然—通讯》在线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