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攀树这项惊险刺激的户外运动,将在6月份走进苏州校园,由此引来争议。
客观而言,学校全面推行“爬树课”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比如强健体魄、培养生存技能、激发智力、增强自信等,这当然是好事一桩,但将“爬树课”直接与学期成绩挂钩而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无疑存在弊端。
攀树跟攀岩一样,说到底都是一种极限运动,其中的“技术含量”可能并不小,不仅考验体能,还对参与者的勇气、定力、胆识等心理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那些文弱的学生,尤其是文静内敛的女生而言,能经得起惊险与刺激的极限运动吗?除此之外,由此产生的学生的安全保障等问题,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在“攀树运动”日益普及的大势之下,学校顺应潮流引进“爬树课”也算得上是体育工作中的一种创新与突破,但不能搞“一刀切””,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与个体选择,而不能一味地强调行政意图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人意愿与情感诉求。
四川读者 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