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看似简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这也是横亘在生态文明建设前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无锡市新吴区新安街道在新安花苑三个安置小区12812户家庭中,全面推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这是该街道加快建设“具有新安特质的生态型创新型宜居型幸福街道”的一项重点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率先行动,也是提升城市品质、人文修养和社会管理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徐振/文 新安街道供图
垃圾分类各项工作思路清晰
自2011年4月全面推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以来,新安街道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府主导、社区联动、居民参与、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生活垃圾管理运行体系,在小区内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335个,招募垃圾分类指导员310名。
同时,在基层开展了“三进”活动,即“党员干部进社区,社区人员进片区,志愿服务进家门”。街道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深入社区,联点片区,挂钩楼栋,进行垃圾分类工作指导;结合扁平化管理工作的推进,社区各扁平化管理片区片长具体负责包干片区的垃圾推进工作;街道引入“居民自治”理念,从社区中遴选出热心公益、并具有责任心和威信的居民担任分类指导员,将宣传指导工作“下沉”至神经末梢。
此外,通过制作、编印倡议书及《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及知识问答》,拍摄播放《小安日记——生活垃圾分类家庭行为指导》宣传片,举办垃圾分类模拟演练、征文摄影比赛及优秀作品展等活动,逐步增强居民垃圾分类的自觉参与意识,在舆论造势、宣传先行上做足文章,有效实现了三个“递进”,即从集中型宣传向常态型宣传递进,从资料宣传向主题活动宣传递进,从入户入室宣传向入脑入心宣传递进。
分类垃圾收集从源头做起
本着“大类粗分”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新安街道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垃圾分类容器对应分为“绿、蓝、红、灰”四种颜色。街道对居民生活垃圾实施分类收运处理工作,给每户居民家庭添配2个颜色的垃圾桶,即绿色的厨余垃圾盛放桶和灰色的其他垃圾盛放桶,同时配发绿、灰两种颜色的垃圾分类袋,由社区居委会和城管办(环卫所)指导居民从生活垃圾源头进行分类,居民对应投放。在楼道单元门口设置3个垃圾收集桶(50户左右1组),分深绿、深蓝、深灰三种颜色,分别收集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同时,由社区从志愿者中招募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在各个楼道单元门口对分类、投放不正确的进行一次分拣。另外,在每个小区的主要出入口及公共场所, 还设置有毒有害垃圾收集处并摆放红色标志收集桶。有毒有害垃圾由环卫所定期回收,在环保部门监管下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上,街道突出科学、规范,由街道统一设置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车,将各社区楼道口等公共区域的分类垃圾运输到垃圾处理中心,厨余垃圾由专用收集车辆运送。
随后,在集中设置的垃圾分拣站对垃圾分类二次分拣,提高分类的正确率和纯净度。可回收垃圾按类细分由专业的社会资源再生企业统一处理;其他垃圾则由垃圾收集压缩车运输到专门的垃圾焚烧厂处理;对于厨余垃圾,街道建立有机垃圾处理中心,引进有机垃圾处理装置,对二次分拣后的厨余垃圾进行快速发酵处理,将有机垃圾就地转化成有机肥料。
此外,街道还创新推行了“幸福来敲门”积分换礼品激励机制。每天,每个楼道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在其工作时间将检查所有居民投放的垃圾,如果分类没有差错,将在积分记载本上给居民盖上一章,一个章算一分,积满一定的分值,居民不仅可兑换礼品还能在超市购物点抵消购物费用。
教育读本纳入教学课程
今年,新安街道又继续在分类垃圾收集宣传上加大力度,将相关知识编印成教材推入学校中。“我们发现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在学校中还是阶段性、零散化的。为此,我们专门编印了这本教材。”教材主编人员表示。
翻阅教育读本可以看到,读本图文并茂,内容非常形象和生动,没有丝毫说教的味道。共分为“垃圾的产生”“ 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处置”“垃圾的减量”“我们在行动”等6章合计20课时。
在前不久进行的“果皮果核是厨余垃圾,要投入绿色垃圾桶”的活动现场,进行了一次垃圾分类模拟投放游戏,参与游戏的小学生中,98%的孩子都能投放正确,可见在新安街道未成年人中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已初见成效。
“我们将与新安小学共同研究,计划在今年新学期,将教材纳入学校第二课堂教学计划,每周不少于1节课,真正让垃圾分类进课堂、进学校。同时,我们的教育读本里设有很多实践性的环节,我们鼓励学生同家长一起完成,通过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到家长,再到整个社会。”新安街道宣传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各类先进处理设备做支撑
在一系列的工作背景下,新安街道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成果显著,目前,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8%以上,投放正确率达85%。而分类垃圾收集处理的整套流程能够顺利实施离不开各种设备的支撑。据统计,至今为止,新安街道共计投资近750万元增添设备,进行厨余垃圾产业化处理。建设了1座先进的包含2台厨余垃圾干处理设备和1台湿处理设备的有机垃圾处理站,满足了目前三个社区每天近8吨的厨余垃圾处理总量,购置2辆厨余垃圾专用收集车,添置更新了1500只240升垃圾收集桶和26000只家庭分类桶。
对于分类收集后的厨余垃圾,目前街道主要是采用干、湿两种处理法,干处理法是运用有机垃圾快速发酵处理技术(本质是人工堆肥技术),在垃圾堆肥之前人为地添加特定的微生物制剂,并通过处理机对堆肥温度、湿度、供氧量等参数加以控制,达到微生物制剂的最佳活动环境,从而促使有机垃圾以比传统堆肥快数倍的速率分解;湿处理法是借助有机液体土壤改良剂,通过微生物将食品垃圾进行乳酸发酵和氨基酸发酵的二次发酵,生产出带有优质氨基酸的有机土壤活性液体,成为现代农、果、林场作物培育的新型土壤改良剂。
垃圾分类工作,离不开再生产产业大体系的支持。目前,新安街道有机垃圾处理中心生产的肥料还没有正式进入市场销售渠道,产出的肥料除了部分被有机垃圾处理设备生产厂家回购以外,只是被少数果树种植户试用,还没有形成有机肥料销售应用的开放式市场。下一步,街道将通过深化教育科研单位合作项目共建、建立“开心农场”体验基地等运作方式,抢抓发展先机,积极开发垃圾分类后端有机肥料市场,并与终端农业应用无缝连接起来,打造出生态农业园,真正实现向市场要效益。
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未来,知难而进,期待新安更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