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一个可以容忍的时间范围内取消手机漫游费,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甚至“干预”。取消手机漫游费的时机不是没成熟,而是已经“熟过头”了。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昨天工信部就手机漫游费表态:将加大力度推动电信企业取消手机漫游费。这是不到一周时间之内工信部第二次“喊话”,显示了工信部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不过工信部昨天还表示,从政府而言,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地推动竞争,促进企业来降费,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们推动的一个措施,而不是政府说今天把这个价降到零,明天把这个价降50%,后天这个价取消,这不符合我们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作的方向。
意思有二:一是政府干预迅速降漫游费与市场经济不符。二是做不到马上取消。
这就让人听不懂了。
此前工信部明确表示将加快推动企业逐步取消区域内手机漫游费。按理说,工信部最新表态应该遵循“加快推动”的原则,做进一步的要求。
但现在,“加快推动”在工信部第二次表态中消失了。所谓的“加大力度推动”因为缺少具体的计划,让人感觉茫然。
当然,最新表态中,消除了“区域内手机漫游费”的界限,表明了取消手机漫游费的全面性。公众看到了这个变化。要知道,工信部上一次表态把取消的范围限定在“区域内手机漫游费”,是备受舆论质疑的。
但令人忧虑的是,此番表态表现出一种“迟疑”的态度。
政府不应干预?政府有形之手的合理运用,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
如果政府干预不可行,那取消手机漫游费靠什么?靠市场无形之手?然而,手机漫游费已经经历了“漫长”的20年,要是市场调节有作用的话,为什么手机漫游费会坚挺至今?
这里面当然有复杂的背景,但这并不是否定政府干预的理由。
自去年开始,“提速降费”之所以打开局面,靠的不是企业的自觉,也不是市场的调节。要想在一个可以容忍的时间范围内取消手机漫游费,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甚至“干预”。
手机漫游费的“化石”标签,决定了马上取消的必要性。人民日报24日刊发的评论强调,“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逐步取消区域内手机漫游费,顺应民意,契合潮流。但需厘清,何谓逐步,能否给出时间表?
现代快报柒周刊24日刊发题为《手机漫游费这颗“化石”何时能击碎》的柒观察文章,强调了群众“等得不耐烦”。
现在,不仅公众最希望看到的时间表没有端倪,“马上取消”的共识也被否决。
无疑,在最关键的环节上,有关部门尚没有跟上民意。少了时效性,“力度”必然被削弱。
考虑到这些因素,众多网友认为工信部突然“改变口风”。网友的看法并非没有道理。
取消手机漫游费的时机不是没成熟,而是已经“熟过头”了。光强调“用力”,就是不马上动手,真是急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