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南京一中率先启动了旨在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崇文班”;三年前,南京一中掀起了一场以“学历案教学”为内容的课堂教学改革;两年前,南京一中承接国家级课题《普通高中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研究》,又开始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新一轮研究和实践……时光荏苒,围绕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这所百年名校正激情四射,迎接着教育内核的一次次裂变。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南京一中六年前所确立的学生培养目标——培养人格健全、具有创新素养的现代公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是个性,而个性成长的基础是学校课程的选择性。”在南京一中尤小平校长看来,课程是实现学校育人理念的根本途径。正是有了这样的教育理想,才有了百年一中最新的课程建设“三级跳”,从而完成了“育人新模式“的华丽转身。
通讯员 黄侃
我们在行动
2010
“另类”课堂 “大咖”导师
时间:2010年9月开始
参与者:部分成绩优秀学生
数理化理科素养、理科思维教程、奥数辅导、雅思教程、英语原著名片赏析、语文名家名篇阅读、美术大家作品观摩、一小时合唱技巧训练、一小时书法技艺训练、一小时武术操(功夫扇)训练……这是南京一中“崇文班”孩子们的日常学习课程表。相比于任何一所普通高中的课程表,这份课程表丰富得几乎有点“另类”了。但这还不够,这群幸运儿上课的时候,讲台上站着的不仅有南京一中的教师们,还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的院士级一流科学家们,孩子们可以和“名誉班主任”饶子和院士一起感悟人生;与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刘鹏一起探讨互联网云计算运动的最潮趋势;听杂文家王栋生老师剖析世间万象……这些院士级的科学家、专家教授并不仅仅是来客串授课,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崇文班”的学生导师。
【解读】
崇文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黄埔军校”
“崇文班旨在通过中学与大学在教学、科研、实践的紧密联系和有机衔接,探索与高校合作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全新育人模式。”南京一中尤小平校长介绍说,2010年9月,学校在全国中学范围内率先成立旨在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试点班,取名“崇文班”,开启了中学和大学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的先河。
“应试不是我们的终结目标。我们希望,在稳定学生较高学业水平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从兴趣到志趣,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校长表示,因此,学校聘请了诸多院士级的一流科学家给学生当导师,试图将大学教育教学理念前移至高中阶段,从而帮助学生跳出简单应试的窠臼,在更加开阔的教育教学平台上逐步形成其质疑能力、批判精神和健全人格。
2013年首届高考开门红,一本达线率为98%,二本达线率为100%。其中,江苏省化学、生物竞赛一等奖,南京市高考模考第一名的“励志姐”张锐被南京大学物理系录取,复旦大学千分考南京市第一名的“博学哥”龚颖达进入复旦大学科技实验班。2014届有13位学生在省级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获一等奖。2015届11班4A人数47人,人均加分4.7分,成为全市“4A第一班”。其中,杨雪琪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2016届崇文班学生范致远荣获第2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金牌,同时获得了清华大学化学生物基础科学班一本线录取资格。
2013
学生自主学,课堂更高效
时间:2013年12月开始
参与者:所有学生
如何预习、发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课后练习……这是上课前,任课教师制订的一份学历案,每个学生一份,上课前就发给学生,每个学生经过预习以后,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由老师引领学生解决,同时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一堂课40分钟时间,留给学生的时间至少在25分钟以上。因为很多问题在课上已经解决,学生在课后的作业时间也可以缩短1/3左右。区别于教案强调老师怎么教,学历案强调引领学如何自主探究学习。
【解读】
学历案教学,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自新课程进入实验区以来,理想课程与现实课程之间的‘两张皮’现象十分突出:教师只关注知识点是否教完,而忽视了代表学生学科素养的三维目标;只关注怎么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尤校长介绍说, 针对一中学生的特点,学校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聘请专家组,培养指导老师根据国家颁发的课程标准,制订适合本校学生的各学科的课程纲要,并编制南京一中“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以“学历案”为载体的一中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从课程视角设计能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专业化方案,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预设、对每位学生学习充分关注、对学习过程持续监控和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不久前,以“促进学习的课堂变革”为主题的2015全国高中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南京一中召开,来自全国158所中学的名师和教研专家共900多人参会,共同探讨高中课堂教学改革。而一中“学历案”研究成果展示,赢得教育主管部门及专家的认同,指向深度学习的学历案研究被列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项目。
2014
与科学来个“亲密接触”
时间:2014年9月开始
参与者:所有学生
“现在不少孩子啊,对科学问题、现象好奇心不足,对自然现象不愿意追根究底,缺少了一种探究精神……”每每谈及孩子们的探究精神,不少家长和老师们均是连连摇头。
而这两年,在一中,这种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为在这里,学科教学、崇文课程、校本课程、社团、研究性学习、活动性课程等多条渠道都在推进科学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与深化,让孩子们在学习与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与科学来个“亲密接触”。
【解读】
科学素养研究,赋予学生科学情怀
“我们认为,高中生科学素养内涵应该大致包括五大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能力、科学精神和科学情怀。”尤校长介绍说,2014年,学校申报的国家级课题《普通高中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研究》获得批准,学校集全校之力,以学科教研组的13个子课题为突破重点,推进科学素养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与深化。
学校70%的老师参与课题研究,通过研究将更新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变革教学方式,把科学素养教育落实到学生发展的全过程。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与体验活动,研究科学素养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改进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会多方式、多渠道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提升学生科学情怀,使科学素养得到显著发展。
校长说理想
南京一中校长尤小平
我们努力
让学生的每一时刻都能享受学习的收获与成长的快乐
我们努力
让教师的每一天工作都能体会职业的幸福和专业的尊严
我们努力
让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教育的智慧和欢乐的笑声
招生
连线
热忱欢迎广大初三应届毕业生报考南京一中
南京一中网站:
www.njyz.net
南京一中公众微信号:
NJSDY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