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乳腺疾病,不少女性都会心头一紧。近年来,不少女明星因乳腺癌相继离世。2007年,永远的林妹妹陈晓旭香消玉殒;2009年,台湾著名女歌手阿桑与世长辞;2015年,《甄嬛传》主题曲演唱者姚贝娜芳魂远去……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对乳腺健康愈发重视。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外科主任中医师徐晋表示,日常生活中,女性应时刻关注乳房状况,学会自我检测,并定期去医院接受相关检查。若有异常情况,应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朱晓琳
徐晋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外科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常委。2015年南京市普通外科十佳口碑医生。对外科多种疑难杂症的手术治疗具有独到之处,擅长肝胆胰疾病手术,以及各类消化道肿瘤及甲状腺、乳腺疾病的手术和中西医治疗。
“大姨妈”光临前后是乳房疼痛的高发期
不少女性都有这样的感受:“大姨妈”来之前那几天,乳房总会胀痛,而等到“亲戚”大驾光临,疼痛便会减轻。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外科主任中医师徐晋表示,这类伴随着“大姨妈”而来的乳房疼痛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是乳腺增生的典型表现,其主要特征为经期前后症状较为明显。一般来说,这样的周期性乳房疼痛在30—40岁的女性中较为高发,尤其是未婚、已婚未育或已育未哺乳的女性更为多见。此外,部分处在青春期之前以及绝经之后的女性也会存在乳房疼痛的问题。
徐晋主任介绍,乳房疼痛一般表现为钝痛、胀痛或是隐痛,极少数女性表现为刺痛,个别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会产生刀割样疼痛。此外,部分人的乳房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或背部。值得一提的是,乳房疼痛可能仅表现在一侧,或是在两侧疼痛共存的情况下,以一侧为主,而出现疼痛的原因多与乳房内腺体的变化有关。
非周期性乳房疼痛有多种原因
除了与“大姨妈”相伴相生的乳房疼痛,还有一类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的非周期性疼痛,这类疼痛症状时轻时重,主要与乳房内的腺体增生有关。需要强调的是,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与个人情绪密切相关。例如,心情愉悦时,症状会减轻或消失,而当忧伤、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袭来时,疼痛则会加重。
除此之外,乳房疼痛还可因炎症而起,处在哺乳期的女性,由于细菌感染或乳汁排出不畅等原因,可能诱发哺乳期乳腺炎,由此引发疼痛。而非哺乳期乳腺炎则分为多种,例如因车祸、外力等原因所导致的创伤性乳腺炎、较为少见的结核性乳腺炎以及浆细胞性乳腺炎。需要注意的是,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且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临床表现上极易与炎性乳癌相混淆,需注意鉴定区分。
疼得厉害就是乳腺癌?别瞎想!
“乳房特别疼,我是不是得了乳腺癌?”不少女性都会产生类似的疑问,徐晋主任强调,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乳房的疼痛程度和疾病的严重性并不成正比。乳腺癌早期,部分患者可能并不会感觉到疼痛,而一些良性的乳腺疾病,则可能产生较为明显的痛感。”
同时,一些其他疾病,例如第六、第七颈椎的病变,也可能引发乳房疼痛。而一些老年患者往往会将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引发的胸部疼痛与乳房疼痛混淆。徐晋主任提醒,胸部肋软骨痛极易被误认为乳房疼痛,患者若不能明确疼痛原因,应及时就诊,以免造成误诊或耽误治疗。此外,精神紧张、熬夜、压力大,以及长期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及辛辣食品等都会导致乳房疼痛加剧。
定期检查,保持心情愉悦
据了解,年龄在44—55岁的女性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其发病与女性初潮及绝经时间有一定关联。一般而言,初潮在12岁以前,绝经在55岁之后的女性,相对来说发病率较高。徐晋主任建议,日常生活中,女性应保持心情愉悦,并时刻关注自身变化,定期进行自我检查。“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照镜子,注意查看两侧乳房是否对称,两边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其次要学会触诊,除大拇指及小拇指之外的三根手指并拢,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触摸乳房,检查是否有肿块。若出现乳头凹陷,或是在非哺乳期出现乳头溢液,以及不明原因的非周期性疼痛等,都应及时找专科医生进行检查。此外,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每半年至一年,应至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包括彩色B超、钼靶检查、磁共振检查、血液肿瘤指标检查、基因检测、病理细胞学检查等。”
徐晋主任强调,乳腺外科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与妇产科疾病相区别。若是向医生求助乳房健康问题,可千万别挂错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