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去年是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之年,今年无疑将是一系列改革重组方案遍地开花之年。据记者统计,截至4月9日,两市因重大事项处于停牌状态的地方国资上市公司已达53家,较2月底的37家呈快速上升之势;与此同时,截至4月11日,全国至少已有25个省出台国企改革方案,近40个地级市发布了2016年国企改革工作计划,资产证券化、重组调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清理“僵尸”企业等均成为各地的工作要点,其中更有上市公司直接点名被列为重组重点。
据《上海证券报》
地方版2016改革方案“点将”
不同于中央对国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的“定性不定量”,省市级国资更倾向于明确定量任务指标和重点企业名单,甚至直接对上市公司“点将”。
据记者统计,截至目前,至少已有上海、山东、江苏、浙江、云南、湖南、重庆、天津、四川、湖北、江西、山西、青海、北京、广东、河南、辽宁、广西、宁夏、黑龙江、河北、吉林、内蒙古、甘肃、福建等25个省(区、市)明确出台了国企改革方案,其下属地级市国资委也相继确定了更为细化和具体的改革任务目标。
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是各地的重要改革任务之一。从年初的地方两会开始,包括上海、广东、山东、江西、江苏、吉林在内的20余个省(区、市)明确了国有资产证券化率目标,普遍定在50%以上,并明确了相关细则和试点安排。
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重组调结构、促进国企资源整合也是各地国资改革重点。其中,江苏省苏州市提出,2016年将通过收购、兼并、参股、控股等途径,做强做大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逐步将市属国有资本的80%集中在产业链的关键领域、产权链的核心环节、价值链的高端部位等;2月底,苏州市国资委还部署,下阶段要“完成东方水城及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
一些地方甚至已明确了实施重组的上市平台。例如,无锡市国资委在3月底提出:“以重大重组项目为抓手,以威孚高科、华光股份、太极实业等上市公司为主体,通过兼并、重组、股权收购等形式,开展兼并重组与投资合作。”其中,太极实业刚推出了一例重组,拟作价23亿元收购无锡产业集团等持有的十一科技81.74%股权。而威孚高科、华光股份近期尚无重组动作。以垃圾焚烧锅炉起家的华光股份近年来正在向环保新能源产业转型;而威孚高科近期因卡车销售增速放缓、排放标准收紧等因素,发展前景受到制约。从这些公司的行业现状来看,未来进一步转型升级应为大概率事件。
各级部门负责人密集调研“点金”
本轮国资改革有着自上而下的系统部署和紧锣密鼓的整体推进。记者注意到,刚于8日召开的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在提出“加快推进十项改革试点”的同时,还强调“要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机制和环境。”这将进一步为地方国资放开手脚,为加速改革进程创造空间。
3月21日至4月6日期间,全国人大财经委李盛霖主任委员率队先后前往江苏、河北等多地调研国有资产管理与体制改革情况。3月23日,李盛霖一行在江苏进行专题调研时,赴江苏省高速公路调度指挥中心视察,并召开了部分省属企业座谈会,听取国信集团、交通控股、徐矿集团、汇鸿集团、高投集团等企业的改革发展情况汇报。
其中,国信集团此前已被江苏省确定作为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汇鸿国际集团则作为“整体上市”试点。同样,在徐州调研时,李盛霖一行视察了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生产基地,并在徐工集团总部召集徐工集团、国投集团、恩华药业等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
从调研过程中的系列表态可以发现,李盛霖一行颇为重视国有企业在供给侧改革中所扮演的角色。
从调研动向来看,无论是国资监管部门还是国有企业,都已越来越重视资本市场在国资国企改革中的重要助推作用。再比如,今年2月下旬,重庆市国资委主任胡际权赴化医集团调研座谈时,对化医集团结构性改革工作提出了多项要求。其后不久,化医集团旗下上市平台建峰化工3月中旬便宣布停牌筹划资产重组,且已圈定重组标的资产属“医药行业”。与之类似,南京市国资委主任黄玉银、副主任王浩康一行在4月初曾调研南京医药,要求南京医药在资本运作上迈大步,要善于“坐电梯”,将投资并购与内生增长相结合,借助资本市场,实施资源重组,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反观南京医药,其目前已停牌筹划定增事宜。
地方上市国企年报自我“点题”
除了上级主管部门的统筹规划外,从一些地方国资上市公司的年报中,也可“窥探”出其在2016年的改革发展动向。
以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控股的渝开发为例,该公司展望2016年工作重点时表示,未来要合理利用资本市场,以“房地产+”为路径,积极对接政府政策,充分利用平台资源提高商业运营能力与市值管理水平。
亚通股份也在2015年年报中明确提及,公司董事会要抓住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机遇,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功能,切实发挥公司的国有控股优势,积极关注崇明本土的优质资源和优势产业,争取政府和国有大股东在政策、项目等领域的支持,以实现资本运作的主导作用,促进公司创新、转型发展。
也有个别上市公司在吐露并购意愿后,便将计划迅速化为行动。典型案例即是西安旅游,在公司3月23日发布的2015年年报中,公司称在今年将积极开展资本运营和并购业务,寻求适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项目和新业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而就在近日,西安旅游宣布停牌筹划重大事项,其核心出发点即是并购旅游行业相关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