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3版:声音·看法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4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20万孩童信息被卖须一查到底

  超声波

  如果不是“违法必究”,而是偶尔才去“究”一下,那不仅遏制不了违法行为,而且将使法律变成画符

  □时事评论员 刘洪波

  济南20万孩童信息被泄露,《齐鲁晚报》记者与其说报道了一个新闻,不如说提供了一个办案线索。

  根据报道,有人在网上出售孩童信息,记者联系上后,证实此种“生意”确实存在,卖家声称掌握了济南市1至5岁儿童的信息,包括家长姓名和家庭详址,核对卖家提供的样本,准确率约60%。

  个人信息泄露,近些年逐渐成为困扰人们的严重问题。这既是因为人们的隐私意识提高,也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安全感下降相关,还因为“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确实开始受到精准到人的信息打扰。且不说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各种打扰,即使没有这些,个人信息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也是令人很不自在的事情。

  打击个人信息泄露,并非无法可依。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明确指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在业务活动中收集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刑法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打击个人信息泄露,并非没有执法案例。2015年6月,浙江媒体报道杭州冯某因倒卖公民个人信息被逮捕;2014年10月乌鲁木齐有8人因倒卖公民个人信息被判刑;2014年7月湖北潜江4人因倒卖他人个人信息获刑。然而,从种种迹象看,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一个孩子出生了,推销奶粉的、卖婴儿用品的都会精准打来电话;我们买了房子,装修的、房屋中介就会询问要不要家装、要不要卖房,如此等等,这就是个人信息泄露的迹象。

  公民个人随时可能把自己的信息交到他人手中,一个气球就能让很多人去主动填写自己的信息。各种消费优惠、客户登记、售后服务登记,也是人们主动填写的。各个政府部门也以填写个人信息为展开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基础。网上交易甚至网上浏览都在留存人们的所有踪迹。当然,这些信息都必须得到有效的管理而非被售卖,或者被泄露出来,但事实上,漏洞是经常出现的,黑客或者内鬼时常闪现身影。

  社会治理机关打击泄露和倒卖个人信息的行为,无论在认识高度和行为力度上,都还没有达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水平。这或许与“管不过来”有关,然而,正是因为“管不过来”,使得种种非法行为就是做了也不会怎么样,从而形成恶劣的风气。

  法律写在纸上,如果不是“违法必究”,而是偶尔才去“究”一下,那不仅遏制不了违法行为,而且将使法律变成画符。法律不仅是要给某类行为确定罪与非罪的性质,确定罪的量刑,事实上也对国家惩治该类行为的能力给予承诺。泄露和倒卖公民个人信息这种行为,看起来属于小事,有时似乎还看不出造成的后果在哪里,但既然法所禁止,就有露头即打的必要。

  济南20万孩童信息被泄露,既已由媒体报道,公安机关应当有所作为,立案调查。如果20万个孩子及其家庭的信息被泄露都不了了之,那些泄露和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人还会有何忌惮?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