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语,叫做“行要好伴,居要好邻”,还有一句更为耳熟能详的,叫做“远亲不如近邻”。曾几何时,邻居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扮演了无可取代的作用。“筒子楼”时代,一个孩子几乎能靠晚餐时间在公共厨房呆小半个小时,就尝遍整栋楼家庭晚餐。至于看个孩子、帮忙收下衣服、借点油盐酱醋之类的小事,更是不在话下。
紧密的邻里时代,使得邻居一度成为近似家人一般的朋友,然而楼房的出现、交流平台的缺失,则让每家屋门逐渐关闭。邻里关系一度坠入冰点,直到人手一部手机,随时可用微信交流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现代快报记者 贾磊
王颖菲
网络论坛时代
业主论坛让邻里拧成一股绳
搬进了楼房,邻居“没了”
29岁的南京小伙陈晨没住过筒子楼,但他住过小楼。那座位于鼓楼区的二层小楼,承载了陈晨从出生到8岁的童年回忆。“楼上下各有两间房间,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住在楼上,另一户姓黄的一大家子,住在楼下。”小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那时他还是个喜欢上窜下跳的皮孩子,院里有几棵爷爷栽的树,他没事总会招来附近一群小男孩,一起比试上树。他已经不记得有多少次,自己比输了,气股恼恼地坐在树叉上不肯下来,最后被楼下黄伯伯连夸带哄地抱下来。
“他(黄伯伯)对我、对我们家来说都已经不只是邻居了,”陈晨说,“我爸妈和爷爷奶奶都出门的时候,我就呆在他们家,吃饭、洗澡、睡觉,等他们回来,再把我抱回家;阿姨(黄伯伯的妻子)打毛线的时候,会顺带着给我打条围巾;我的第一首英文字母歌,还是在他们家听磁带学会的。”
陈晨9岁那年,小楼拆迁。黄伯伯一家搬去了儿子家附近居住,陈晨一家则分到了离原本小楼的位置仅有百米的两处套间。“虽然位置没变,但全都不一样了。”
除了自己的爷爷奶奶,在这栋楼里,陈晨没有了其他熟识的人。“只有楼下的一对老夫妻,我见面会打招呼,其余几层楼的近10户家庭,几乎一点也不认识。”陈晨甚至会觉得尴尬,特别是在“自己正准备打招呼而对方当作没看见匆匆离开”的时候。
5年前,陈晨的父母购买了城东的一套新房。即便当时还没有交付,但热闹的小区论坛,让陈晨恍惚觉得,这个名为“邻居”的概念,重出江湖。
业主论坛火爆,维权让众人拧成一股绳
“那时候论坛真火,我们刚买好房子,就有邻居在出口的地方告诉我们,有什么问题,就上论坛反映。”这个居家论坛,成为后来几年时间里,这个小区人们最常用的沟通手段。
房子还没交付时,会有邻居不时跑去“探勘”,然后发来楼房的最新建筑照片。“虽然我一次没去看过,但是从楼房打地基、一层、五层、十层一直到封顶,我都一步步见证了。”
伴随着房子陆续交付,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也宣告成立了,成员不少是论坛中的活跃分子,在邻居圈中有了些“威信”。
再之后,小区论坛的“分论坛”逐渐成立。有专门的“辣妈分论坛”“跳蚤市场”,以及“维权小组”。其中最火爆的,是“维权小组”。
“维权的范围很广,比如窗户尺寸大小,阳台宽度,还有学区问题等等。”陈晨记得,几年前,邻居们还在论坛上组了团,一起拉过横幅,就是为了抗议学区问题。“这种时候,大家特别能拧成一股绳。”
群居时代
有问必答的“邻居群”
同一小区邻居都进QQ群,有问必答
“这两年,论坛没以前火了,QQ群和微信群更方便。”刚刚和丈夫入住河西某小区的刘艺然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邻居群,简直是个百宝箱!”
刘艺然将如今以“邻居群”为代表的新型邻里交流方式,称为“邻里互动2.0时代”。“比起以前一人发帖多人回复的模式,这种互动更及时、互动性也更强。”
刚买这套房子的时候,刘艺然和老公就成为了小区“VIP业主群”的一份子。这个至今容纳了近千人的巨型QQ群,成为了最初一批业主的交流场地。
“房子建到哪一步了,精装内部是什么样子的,每一个变化,都有热心邻居为我们‘直播’。”带着这份早早就有的期待心情,去年,夫妻俩终于将房子拿到了手。
此时,QQ群转变了职能。“下水不通、吊顶有裂缝、地板有腻子……”刘艺然说,“那段时间,业主们组织了不少次和开发商的集体协商,组队拉横幅什么的也干过。”结果让业主们还算满意——在他们的齐心一致下,不少问题都得到了开发商的有效解决。
随着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QQ群开始承载起了“大黄页”的作用。“谁有电工师傅电话”“急求装三通的师傅”“想找个测室内甲醛的靠谱公司”……诸如此类的请求,成为QQ群里最常出现的提问,好消息是,大家的问题总能得到解决。“我一个工人师傅都不认识,愣是靠着群里提供的电话,把家里该装的都装好了。”刘艺然说。
此后,各家家具陆续进屋,不少业主开始自豪地分享起自家装饰,其他人则从其中获取灵感。
商家嗅到商机,一个小区卖500多套产品
“我们能随时从群里获得所有最新的信息,只要打开QQ。”甚至在办理房产证的那段时间,有邻居全程在群内“直播”,之后还分享了诸如最好几点到房产局、带哪些材料、有哪些排队窍门之类的“秘诀”,给之后去办理的邻居带去极大的方便。
不过,随着QQ群越来越
大、查找信息开始变得不方便,以及全民微信时代的到来,更小范围的邻里微信群开始出现。比如各栋楼自己的业主群、或者是“宝贝群”“夕阳红群”等等。很多此前不会操作电脑、不会使用QQ的中老年人,也通过便捷的微信,成为了“邻里互动2.0时代的一份子”。
“我们是3栋的,所以加入了‘3栋大家庭’。”刘艺然介绍,随着人群的更加精细化,群里所交流的问题,也变得和自己更加息息相关。“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在群里说话的人,但是在这样一个群里,我居然破天荒地开了口,而且慢慢变得很活跃。”
正如群名,这个群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有家的感觉”。
刘艺然记得,她曾在群里借过充电器、借过打火机,还借过起子榔头,“就是楼上下的邻居,自己家临时缺啥,在群里吼一声就行了。”
她还曾接到过邻居的温馨提醒,“最近好像有陌生人来我们这栋楼敲门,不知道是哪边的,请大家留个心。”
各小区业主的微信群,也让商家嗅到了商机。“相比于在论坛上打广告,邻居的诚意推荐,更能让业主们信服。”一位代理商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借助老客户的推广力,加上他们同步拿出的给力团购方案,往往效果极佳。他曾仅在一个小区,就卖出了500套以上的产品。
全民微信时代
线上邻居走入线下
提高了交流效率,还少了些尴尬
新小区搬进来不到一个月,邻居赵阿姨已经成了李志峰的熟人,上周五,她再次敲门,面带愁容。
“能不能帮我看看微信,这些视频我想发上去给大家看看。”这个平日里极为强硬且泼辣的女性带着少有的腼腆,“这些我就是不会发,我儿子不在家,只好来请教你了。”
赵阿姨性格泼辣,跟开发商有什么事情交涉时,大家往往都希望她出面,大多数时候她往往也当仁不让。她怎么会来请教技术问题呢?“别说了,是几个邻居跟我要视频。”赵阿姨顿了顿,“就是跳广场舞的视频。”
原来,赵阿姨是个广场舞迷,还是个领舞,之前,她在小区群里阐述了这个现实的时候,有其他几个邻居说要跟她学。不过,因为小区刚刚交付,这些邻居还没有装修好住进来,就只好跟她要视频先学起来,这不,赵阿姨好不容易录好了视频,却传不上去了。
尽管不愿意小区里出现一个广场舞帮,但李志峰还是礼貌地让阿姨进来,打开手机,帮她上传了视频,又花了半个小时,教会了赵阿姨如何使用手机上传,以及其他功能。
看着赵阿姨学得认真,李志峰几次想开口,都没好意思,等到教完,赵阿姨道谢离开,他只好打开手机。点开业主微信群。“阿姨们学广场舞是好事儿,但希望以后不要在小区里播放太吵的音乐,毕竟小区是个公共空间,影响大家休息不好。希望阿姨们理解。”在手机上敲下这行字,李志峰点了发送。
坐在沙发上的他想着,这倒是好事,群里说话直接,省了许多口水,也省了许多尴尬。
相互帮签收快递,线上邻居走入线下
各种QQ群、微信群的火爆,让小区的邻里关系亲密指数,不断上升,甚至从线上,发展到了线下。曾经,就发生过这样的“暖心事件”。一个女网友在群里吐槽了中秋节丈夫出差、自己不得不一个人过节之后,居然收到了好几户邻居送来的月饼和饺子。“有的听说还是自己做的!”陈晨笑着说。
这样的变化让他觉得意外,却似乎又理所当然。“我论坛里一个人互动挺多,后来发现他就住我楼上,开始还挺腼腆,后来就很熟了。从装修开始,我们就互相参观,如今,我妈和他媳妇有时候还会送送蔬菜、蛋糕啥的,我们两家的快递也都是相互帮忙签收的。”
作为邻里关系回暖的见证及经历者,小陈感慨不已,“其实每个人都是需要温暖的人际关系的,希望见到邻居时,至少可以亲切地打招呼。以前觉得互联网把人和人扯远了,现在觉得,在某些方面,它也把人拉近了。”
观察
时代变了,邻居的概念也在变
邻居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
在过去,邻居几乎是一个比亲戚更加亲近的关系。自古就有“远亲不如近邻”这样的俗语。而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邻里关系依然在延续。
在当时的中国城市中,人与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国企与单位宿舍则构成了次一级的社会单元。在中国的乡村,则是延续了数千年的宗族关系。
当时城市中和睦的邻里关系,来自于大家互相认识,而且有着共同作息时间,集体生活的人们有着足够的沟通渠道与机会。一时间,被集体捏合在一起的大家如同家人一样生活,互相知根知底,互相熟悉,而且,由于物质资源的匮乏,分享物质(大多时候是食物)让人们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家无余财”的现实,也让很多居民养成了“夜不闭户”的习惯。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这种社会单元被新的形式取代了。“商品房”的出现割裂了原本的集体生活,人们不得不搬进楼房。相比之前的平房,新建的楼房不适宜交流——没有足够广阔的交流平台,只有狭窄无法停留的楼梯。大家的屋门逐渐被关闭,人们哀叹楼房让人冷漠,愈发怀念之前淳朴的邻里关系。
近些年,新的社会单元形式再次出现了,这来自于网络时代的馈赠。越来越多的小区居民即使在房子还没有盖好,小区还没有形成时,就已经在网络上和邻居们打成一片了,微博、微信、QQ,越来越多的沟通平台让更多的人在这里建立新型邻里关系。
这种新型的关系是复合的,也是更加符合时代需要的。
以往的邻居,往往是指同一层楼的邻居,但现在的邻居概念已经拓展到了整个社区,你可能跟隔壁没什么共同语言,但跟楼上的邻居是同一个足球队的球迷。
在方便且免费的交流方式下,新的邻里关系中,双方可能是同一个小区的邻居,同时,又可能是微信好友,可能是“相约一起到我家看球的人”,可能是“交流带宝宝经验的人”,可以是“某个电视剧一起追剧的人”,还可能是“有着共同美食爱好的老乡”……
这种复合型的邻里关系往往更加牢固——这不是命运强加给你的邻居,而是你经过筛选之后的志同道合者。
而且,与过去“同甘共苦”的邻里关系不同,物质丰富的时代,人们往往更愿意分享好的东西,而不会因为一点点经济利益而分道扬镳。
如此看来,中国人正在走向邻里关系最好的时代。
邻里和睦重要,个人隐私也重要
“邻里关系的变迁,可以说是社会关系变迁的折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邱建新说,计划经济时代,城市是以单位制为格局,那时候,大家普遍居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都是公房。“虽然条件相对差一些,但院落式结构以及平房让公共开放的空间更大,邻里关系更为和睦。”邱建新说,中国是熟人社会,这样的居住环境让大家互动更多,彼此非常熟悉。
然而,随着商品房的开放,单位制的格局被“解构”了,住房也越来越社会化。中国社会却仍然是原来那个熟人社会。“原来邻里是同事朋友关系,有一定交集,现在交集消失,大家老死不相往来。”邱建新说,尤其是一些极端事件发生之后,社会的信任度急剧下降,这导致邻里间的关系更加冷漠,甚至很多人提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近些年,电子时代和虚拟空间的到来,大大拓展了人际交往的半径,QQ群、微信、微博、论坛,这些平台让邻里成为虚拟共同体,增进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也让邻里从虚拟走向现实,从后台走向前台。
邱建新认为,计划经济时代的邻里关系和如今网络时代的邻里关系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的邻里关系是有深度的,因为血缘、地缘、业缘高度重合,这种关系是有根的,但如今的邻里关系主要来自于趣缘、思缘,具有浅表性,弥散性的特点,可以拓展到更为广袤的空间。另外,现代人更趋于理性,对个人隐私也很看重,再加上工作压力大,情感的深度不及以前,这种关系是无根的。”
无论是哪一种,邻里关系和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构建良好的邻里关系能够避免很多的问题,近年来,家庭趋于小型化,单亲、丁克家庭增多,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让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的也比以前多了不少,这些家庭更需要邻里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帮扶、支持。
不过,邱建新提出,邻里关系应该把握一个“知和不知”的度,“个人隐私、家庭婚姻状况,收入情况,这些最好都不要透露太多。”邱建新说,邻里间最好不要如胶似漆,需要有个人空间。
不管怎么说,中国人总算没有让网络时代“人际关系崩坏”的预言变成现实。
“业主QQ群”“业主论坛”之类的网络时代产物,一部手机,一台电脑让邻居之间重获沟通渠道,不仅让人们找回了“邻居”,形成了更靠谱的“邻居圈”,甚至在聚居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涵盖更多层面的“社区”。
“别把网络看成一张人类作茧自缚的网,应该把它看成一条条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线。”如今,有人这样说。
房子建到哪一步了,精装内部是什么样子的,每一个变化,都有热心邻居为我们“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