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3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一封信
就是一个
约翰·列侬
  《约翰·列侬书信集》
  [英]亨特·戴维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年1月
  
  本书是国内出版的首部约翰·列侬书信集,此前出版的多数为列侬的传记或回忆录,其个人书信、明信片的集结出版,当属首次。本书共收录约翰·列侬私人书信和明信片近三百件,还有列侬不同时期的珍贵照片,另外书信和明信片中许多都有列侬的亲笔插画和涂鸦,对国内的

  上周二(3月8日),被称为披头士乐队第5人的著名制作人乔治·马丁去世。这个消息就像去年小野洋子首次在北京举办个展一样,把披头士,把早逝的列侬重新送到了公众,特别是摇滚迷们的面前。

  1980年,列侬在纽约的家门口被枪杀,但在他逝去的这三十多年里,似乎他始终都活着——他的歌还在被传唱,有关他的传记、画册、电影,和周年纪念活动,数不胜数。无疑,他是一个传奇,而且命很硬,在今天他还在试图影响我们的情感和观念。

  最新的一种影响,来自新近出版的《约翰·列侬书信集》。这本装帧精美的书几乎搜集了包括明信片在内的、列侬所写的所有信件,近300封,收信人包括家人、朋友、歌迷、陌生人、媒体、律师,甚至干洗店。

  如果说,列侬的每一首歌都衬托了一位巨星,那么他的每一封信都成全了一个名叫约翰·列侬的人。

  

  现代快报记者 倪宁宁

  写给家人

  有感情,有温度

  列侬的父亲是个海员,也许是喜欢过动荡的生活,也许是能力有限,他和妻儿玩起了失踪——抛妻弃子。而他的母亲在丈夫失踪期间,也没循规蹈矩,发生了婚外情。从6岁起,列侬便由她的姨妈玛丽抚养。

  生活在这样一个残缺的家庭,照理说是不幸的,或者说多少会给列侬心理上带来压力,甚至滋长戾气。但是列侬并没有感到多不自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始终和他的四个姨妈,以及她们的子女保持极其亲密的关系。他和姨妈们经常通信,而且互相直呼其名,比如“亲爱的哈莉”“亲爱的梅特”,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一种很自然的亲情。很显然,列侬拓宽了家庭的边界。

  更让人觉得难得的是,列侬对抛弃自己的父亲并没有“以牙还牙”。1967年,披头士已经爆得大名,红得发紫。这个时候,列侬收到了父亲费雷迪要求见面的一封信。列侬很快就回了信。信的抬头是这样的:亲爱的阿尔费雷迪、爸爸、老爹。亲切,坦然,很容易让本来觉得歉疚的父亲如释重负。不仅如此,在父子见面后,他还让父亲搬过来和他一起住。当他知道父亲还有一个19岁的女友时,也邀请她一起住进来。

  很显然,列侬是个慷慨大度的人,对待亲人尤其如此。他经常在经济上帮助、接济包括父亲、姨妈在内的亲人,为他们付账单是常有的事。

  写给爱人

  有激情,有爱意

  辛西娅是列侬的第一个妻子,在利物浦艺术学院相遇时,列侬18岁,辛西娅19岁。列侬很快坠入了爱河。1958年圣诞前,列侬给辛西娅寄去了一张有8页的圣诞卡。封面与封底都有列侬画的画,主要内容则是一遍又一遍的“我爱你,辛西娅”,浪漫至极,但又用词恰当,符合辛西娅的口味,没有一丝摇滚歌手常见的放肆,而是彬彬有礼,甜蜜动人。“我对圣诞的全部渴望就是你,早点出现吧。”

  列侬是个有趣的人,在信件里玩双关语和文字游戏易如反掌,但是在这张圣诞卡里,也许为了讨好个性有点保守的辛西娅,他做到了最大克制,最不同寻常的描述也就是“我爱你像吉他一样”。这当然是所有女孩子都喜欢听的话。

  列侬也是个绘画高手,在信里随手涂鸦可以算作是他的标签。在这张圣诞卡上,列侬把自己画得干净整齐,也把辛西娅画成一位打着伞的淑女。大标题是:我们的第一个圣诞。

  这应该是列侬写给辛西娅的第一封情书。婚后,列侬在外出巡演的空当,也常常会给妻子写信。1963年11月2日,列侬从瑞典给辛西娅写信说,“我爱你,当绿草长成的时候,我们在伦敦某地相见。给你我全部的爱和金钱。”

  当然,这些有激情有爱意的文字,仅限于爱仍然存在的时候。当爱消退了,或者说当新的恋情出现了,列侬很自然也随俗地喜新厌旧起来。

  1976年,离婚多年的列侬写信给辛西娅时,已经爱意全无,“在我尝试迷幻药或者遇到洋子之前,我们的婚姻早就结束了。”

  写给歌迷

  永远都是平易近人

  有歌手就会有歌迷,也就是今天说的粉丝。列侬和披头士的粉丝数量惊人,随便一档电视节目,便有数千万的观众。

  1963年,一位名叫桑德拉·克拉克的英国歌迷,给列侬写了一封信,十四岁的小女生除了表达仰慕之外,也问了列侬的婚姻问题。当时有关列侬的婚姻传闻满天飞,没有人出面澄清。

  克拉克回忆说,她当时根本没指望能收到回信,尽管她按着妈妈的嘱咐,在信里带上了一句“我妈妈也来自利物浦”。结果,她大吃一惊,拿到回信时,“眼泪都流出来了,所以这封信有沾湿的痕迹”。

  “亲爱的桑德拉,谢谢来信和对我们的称赞。是的,我结婚了,我妻子的名字是辛迪,我们还有个小儿子。我希望你还会继续喜欢我。永远爱你的约翰·列侬。”列侬很看重歌迷的热情,在早期,他总是亲自回信。

  列侬的信不仅满足了歌迷的精神需求,有时候,也会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1982年,已经有三个孩子的桑德拉经济上出现了问题,她决定卖掉这封信。结果在苏富比,卖出了四百四十磅的高价。

  当然,列侬对歌迷的要求,也并不是照单全收。1968年,一位名叫布拉的歌迷写信给列侬,说想做一次环球旅行,但是自己只是个小职员,付不起旅行费。列侬很有礼貌地拒绝了他,并建议他试试超验冥想或许会有帮助,“在冥想中,一切都变得有可能。”

  写给女王

  彬彬有礼地抗议

  1963年,披头士征服英国;1964年,他们跨过大西洋,征服了美国。1965年,英国女王向他们颁发了不列颠帝国勋章。

  这多少有点讽刺意味,虽然披头士的摇滚不像鲍勃·迪伦和滚石乐队那么有批判性,但是与当时一本正经的主流文化相比,说离经叛道一点不过分。所以当女王决定颁奖的时候,一批获得过勋章的人威胁要退回勋章以示抗议。不过他们只是说说而已。真正对勋章满不在乎的,恰恰是列侬。

  1963年,当披头士在英国最著名的帕拉丁剧院进行皇家专场表演时,列侬便对所谓的权贵们发出了挑衅,他请坐在廉价座位上的观众们鼓掌,其他人“只管拨弄你们身上的珠宝好了”。之后,这句肆无忌惮的话被作为列侬的标志之一四处引用。

  1969年,为了抗议英国卷入尼日利亚内战,列侬写信给英国女王,要求退回不列颠帝国勋章——“亲爱的女王陛下,我退回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以抗议英国卷入尼日利亚内战,抗议英国在越战中支持美国……”

  为了实现自己的和平理念,卷入战争的权贵在列侬眼里只是鄙视和嘲讽的对象。

  写给保罗

  一次“约翰的咆哮”

  1970年,成立十年的披头士解散,宣布消息的不是列侬,而是保罗·麦卡特尼。说乐队的解散是因为他们两人的矛盾引起的也不为过。

  麦卡特尼才华横溢,他和列侬共同撑起了乐队的词曲创作,诸如《昨天》等经典作品均出自他之手。在他们长达十年的友谊和合作中,一直并存在对手、竞争和嫉妒的成分。两人性格迥异,天赋和信仰也不同。他们的决裂缘于他们对乐队经营的不同认识,不可弥合的分歧让他们甚至走上了法庭。

  1971年,披头士已经解散了,但列侬还是给麦卡特尼和他的妻子琳达写了一封长信(据称这是一封回信),列侬在这封信中怒不可遏,尽情地发泄着对对方的不满。这封信,被披头士研究专家们称为“愤怒的约翰”。

  有的评论家说它可以看做是披头士正式结束的标志,甚至可以看做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结束的标志。

  “我在读你的信的时候,心里在想,这是哪一个中年神经病披头士乐迷写的信?”列侬确实气得不轻。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