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在今天已经是一门显学,每年都有大量的著作来分析中国的现状,预测中国的未来,他们或在海外或在中国成为畅销书。但在学术界,他们对海外中国研究的著作有自己的标准,比如已经28岁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1988年,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面世,28年来,这套丛书成为国内学术界了解国外对中国问题和历史文化研究的必备书。近日,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该丛书主编、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刘东教授,请教了丛书的出版历程。很多人有疑问,这个书编那么久,怎么还编不完?但无论是刘东还是江苏人民出版社,都还有把这套丛书继续编撰下去的意愿。
现代快报记者 陈曦
28年出160多本
读品周刊:这套书目前总共出了多少本?
刘东:《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从1988年开始创办,算起来现在已经28年了,已经出版了160多本,还有几十本等待出版。
读品周刊:选书的标准如何?
刘东:(海外汉学书)首先是量很大。西方的汉学家80%在美国,大概六千多人,对于他们来说,不发表就是死亡,所以滥竽充数的书很多,大部分书是不好的。经过我28年的选择才有一百多本书入选这套丛书。
可以讲,选书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正面的,那就是学术质量,也就是说,只有在知识或思想上有所创新的,才能被选中;但另一个是负面的,那就是社会效果,也就是说,如果一时难以被人们接受,那又会被否定。
读品周刊:我们看到,这套丛书现在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了解国外对中国问题和历史文化研究的必备书。
刘东:我们其实不是在引进一批书,而是在引进一个个新知识领域。海外丛书,有不同,一开始有摸索,现在我们开始出一些新作,国内学术界和海外学术界,因为这套书,而近了很多。就算到了国外关于汉学研究学术会议,大部分讨论的话题,也都涵盖在这套书里。
海外汉学研究已成显学
读品周刊:“中国研究”这个领域现在在海外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刘东:所谓“中国研究”,特指由费正清在汉学领域内首创的美国学派。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美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也由于美国教育制度的领先,使得“中国研究”这一个分支,从旁支变成了主流,以致当今世界五分之四的汉学家,其实都只居住在那一个国家,他们构成了我们强大的同行,也是强大的交谈对手,使得我们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即使只是想要研究中国,也必须具备国际学术的眼光。
读品周刊:美国学者的《权力关系:宋代中国的家族、地位与国家》一书中对中国的家族政治做了深入研究,国内学界有细致严谨到如此地步的研究吗?
刘东:其实,所谓“细致严谨”还都不成问题,如果只以这一点为检验标准,那么国内也有堪称不错的研究。如果真正会读的话,美国汉学家的特点,在于他们突出的问题意识,所以并不是在就事论事,或就史写史。
读品周刊:听说对于这套书,也曾有过中断出版的想法。
刘东:原因并不清楚,但据说是有过。幸亏一些年轻而有眼光的出版家,比如现在已是集团领导的佘江涛先生,及时出手帮助了我们。
读品周刊:您认为这套丛书对于当代中国发展有何启示和借鉴意义?
刘东:中国的发展和转型很快,在它不同的发展阶段,也许意义不尽相同。我上世纪90年代在哈佛演讲时,曾对史华兹这么说,谢谢你们的严谨著作,帮我们维护了学术尊严。而现在,除了这方面的意义,由于我们也讲究论证量了,它还有作为学术对手的意义。无论如何,我们由此可以兼听则明。
丛书编撰是“无期徒刑”
读品周刊:您曾把丛书编撰工作形象地比喻为“无期徒刑”,这套书会一直编下去吗?
刘东:选择治学生涯,原本就选择了“无期徒刑”,不像其他工作会有退休。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而你若是在享受学术,这个比喻也就“跛脚”了。我在其他地方说过,我们改变了丛书的观念,不是引进一批有限的书,而是引进了一个知识领域。正因为这样,只要国外的同行还在努力,还能拿出令人兴奋的著作,我们的引进窗口就不会关闭。
读品周刊:下一步的出版计划如何?有没有考虑面向大众读者?
刘东:我在元旦那天,又选择了两本新书,是有关中国医学史的。所以,我们不光储备了很多选题,还会不断地有所增补,总数早就超过两百本了。实际上,这套丛书中有很多,都很适合大众来阅读。不过,如果国外同行拿出的佳作,并没有特意去追求这个,那么我们也不会强求这个,毕竟学术标准还是第一位的。
读品周刊:如果向普通读者推荐,丛书中的哪本比较适合阅读?
刘东:这套丛书是学术丛书,如果向普通读者推荐,还是看我自己翻译的那本吧,就是《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那是法国汉学大师谢和耐的名作,既有可读性又不乏深度,特别是,我还为它撰写了长篇后记,可以补充它的思想价值。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刘东[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海内外读者公认的中国出版品牌。其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巨、主编和出版者意志之韧,都值得中国出版史大书特书。只要全球化的步伐不停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不变,国内学者、读者必须关注海外对中国的研究。对海外作者而言,中国是神秘、博大、深刻而研究不尽的;对健康而清醒的中国学者和读者而言,增添一份视角反观自身,益莫大焉。
——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