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4版:柒纵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2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风口浪尖上的“民科”江湖
  一夜爆红的“民间科学家”郭英森,每天都会接到大量支持或质疑他的电话 CFP供图
  浙江嵊州农民楼泳民挑战南京大学
  郭英森一度希望通过卖肾和卖肝要求大家资助他去竞争诺奖
  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指出,科学妄想家们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竭尽全力攻击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最确定无疑的科学理论。图为民科大神们的著作

  最近几天,百度“民科吧”发帖数和浏览数极速增长。无数人来这里表达反对或者支持。“民科”这个词,突然站上风口浪尖。

  这一切都源自2016年2月11日,当天,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被填补了。但这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在国内却很快演变成一场争吵。一个名为《5年前节目中他首提引力波,遭嘉宾嘲讽,如今他们都欠他一个道歉》的帖子引爆了与民科有关的所有话题,过去的一周时间里,围绕着“民科”的争辩日夜不休,火药味十足。

  至于“引力波”这个本该吸引更多目光的概念,却极少有人再提了。

  

  现代快报记者 贾磊

  他们

  什么是民科?

  这是一个缺乏官方定义的群体。在百度百科中,民科的定义是这样的:“民间超现实科学爱好者自称民科,但又区别于广义上的科学爱好者和非官方科学家。他们身上具备的一般特征有:没有受过科学训练,不懂科学理论,但对科学研究感兴趣,并致力于研究科学。民科们往往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却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因此不能与其进行基本的学术交流。”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理学(科学史)博士田松曾经为民科下了一个定义:“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田松认为,民科是在沙滩上建大厦,大厦将永无建成之日,而他们只能拥有一次的人生就将耗在了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上。“这是一种人生的悲剧,所以我很同情,而且我不支持也不认同他们的做法。我希望这些民间科学爱好者自己能认识到我所说的,但是说实话,我对此也不抱希望。因为民科的一大特点就是,不能交流。”

  也有学者认为:把他们称为“民间科学家”并不恰当,更恰当的称呼应是“科学妄想家”。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给西方的科学妄想家画过像,归纳出他们作为妄想狂的5个特点:1.他们认为自己是天才;2.他们认为和他研究同一问题的专家全都是一些傻瓜;3.他们认为自己受到学阀的歧视和打压;4.他们竭尽全力攻击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最确定无疑的科学理论;5.他们的著作荒诞不经,大量使用杜撰的术语,就像是“疯话”。

  他们是民科

  2016年2月19日,下岗工人郭英森在2011年2月参加天津卫视真人秀电视节目《非你莫属》时提到“引力波”遭到讥讽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当初郭英森参加电视节目是想找工作,挣点钱继续研究他的发现。视频中,来自辽宁的郭英森,虽然学历不高,只是初中毕业,但是却执着于物理研究,被称为“诺贝尔哥”。在《非你莫属》现场,“诺贝尔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号称都是具有争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新理论与新发现。

  意外走红后,有网友对郭英森进行了详细的扒皮。

  网友@韩迪是百度贴吧“反民科吧”的吧主,在“知乎”上扒出了郭英森自11年前就开始从事的各种“伪科学”活动。

  2005年,郭英森宣称自己可以通过理论证明UFO的存在,在北京大学叫阵,要挑战北大的物理系老师,最终北大方面并无教师搭理他,因为其理论根本不值一辩。其中一位搭理了他的北大经济系的学生则表示,“郭大叔一上来先咬定外星飞船存在,然后再倒推论据,这是典型的逻辑性错误。”

  这位网友还介绍说,郭英森所谓的“物理学”新发现,也是胡乱地东拼西凑,居然将玄学范畴的太极八卦拿来与物理科学“生拉硬凑”。

  根据网友@韩迪的详实信息,郭英森虽然宣称自己研究的是科学,一度希望通过卖肾和卖肝要求大家资助他去竞争诺贝尔奖,但又亲口承认自己的理论从未经过真正数学科学的验证,多次在网上扬言“数学无用论”,以及“真正的科学不需要数学”等言论。

  在百度“民科吧”和“反民科吧”中,总能看到一些民科“大神”和他们的理论。如果他们的理论全部正确的话,将有无数个诺贝尔奖落户中国。在这里,你能看到找出“相对论错误”的陈诚,提出“链条排压式永磁动力机,永动机,浮力永动机”理论的丁明山,同样研究出“动力车和永动机”的方徽宁,证明了“费马大定律、ISO数论、 哥德巴赫猜想、黎曼假设证明”的蒋春暄,证明“实数轴有最大、最小点”的黄小宁,研究出“电磁力除以地球周长平方等于万有引力”的贾洞,以独特角度研究“宇宙的起源及地球自转的原因”的雷绍武,推断出“中国南方的红土之起源”的楼泳民,提出“万有斥力理论”的彭大泽,提出“宇宙心脏磁力线模型、宇宙起源、智因设计进化论”的王红旗……

  这里的每一个名字都曾经在大众媒体上出现过,有时,媒体称他们是有钻研精神的民间科学爱好者,有时则认为他们是妄想者。

  他曾经挑战南京大学

  2004年4月,浙江嵊州农民楼泳民来到南京大学门口,打开一幅半人高的海报,上面写着“挑战南大”四个字。

  他滔滔不绝地向围观的学生阐述他的观点:中国南方红色沙丘疑是古代遗留的沙漠。而不是南大教授、《十万个为什么》作者夏树芳认为的“中国南方的红色沙丘是岩石风化而成”。

  根据嵊州当地媒体报道,楼泳民小学毕业后就开始务农,却酷爱读书,他从供销社收购商店的旧报纸旧杂志旧书册中学到了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动物学、植物学、化学、物理、法律、医学和古典文学等知识。1994年,楼泳民翻阅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十万个为什么》一书时,看到“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特别是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安徽、湖北等地分布着一片红土,站在这些谷地里放眼看去,一排接一排的平丘缓岗都被一片砖红

  色的土壤铺盖着……红土在南方的大片分布,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作用后,逐渐破碎变成了风化壳。加上微生物的进一步参与便发育成为土壤”等内容时,认为观点是错的,为了推翻这个观点,他开始一门心思地在这个问题上做了长达5年之久的资料收集工作。

  后来,一篇针对中国南方红色沙丘疑为古代遗留的沙漠的文章,经过不断修改在2001年当地报刊杂志上发表。2004年,楼泳民来到南京,想与夏树芳教授面对面交流,但夏教授并未答应。此后,楼泳民在南大门口站了4天,依然声称要挑战南大。后来,地质学家项长兴教授来与楼泳民对话。

  在楼泳民的新浪博客上,他记录了这段讨论,在他的记述中,项长兴教授被他的理论驳斥得无法回答,夏树芳教授又坚决不出面,他只好“收拾包袱回家”。

  后来,楼泳民又发现中山大学的黄进、彭华教授的理论与他不同,他干脆又跑到广州,“挑战中大”。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记者试图联系楼泳民先生未果,但从他的新浪博客上仍可看出,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他似乎十分享受“民科大神”的身份,在最新的一条博客中,他还“破解了吸烟的起源之谜”:“我认为墨西哥地区蚊子猖獗,人们为驱赶蚊子,把一些柴草点燃用烟驱赶蚊子,可是在移动劳动时怎样能驱赶蚊子呢?他们把点燃的烟草叶衔在嘴里,为了不让烟息灭,就用嘴吸一下。可为何偏偏要选中今天叫烟草的草呢?因为有的叶子太小,极大部分的叶子太脆,卷起就碎,今天叫烟草的草的叶子大小适中,叶子柔软可卷,人们就选中了它……”

  原因

  民科的黄金年代

  民科最近成了一个热词,但根据研究者的说法,上个世纪80年代,才是“民科”兴起的黄金年代。

  “他们成为民间科学爱好者和整个社会背景是有关系的。上世纪80年代全国多少人是文学青年,辛辛苦苦在家写小说、写诗。因为那个时候诗人、小说家在社会上有地位,有荣誉,所以很多人趋之若鹜。可现在有几个这么做?没有!因为诗人和小说家地位已经不行了,同样,80年代所谓的‘科学的春天来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科学一下子很有地位了。他们听到了科学史上一些关于科学发现的小故事,以为科学靠灵机一动、—拍脑子就能得到,所以他们就拍脑子,脑子上拍得全是包: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牛顿在苹果树下坐着,被苹果掉下来砸了脑袋,然后就想出了万有引力。这类的故事很多,基本上是胡扯,可是他们相信了这些故事。”科学史研究者田松在其文章《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论民间科学爱好者为什么不能取得科学意义上的成功》《民间科学爱好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中这样分析。

  当时媒体的宣传无疑也是催化剂。特别是徐迟发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介绍陈景润事迹后,反响很大。根据当时媒体报道,仅仅读过一年半初中的刘平危,爱好数学,“1978年,他读了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后,萌发了要摘取这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的想法”。初中毕业的装卸工庄严,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感染”,决心“为国争光,把这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摘下来”。至今,哥德巴赫猜想依旧是“民科”最为关注的问题。

  依照田松的统计,“民科”们的年龄,主要在1970年以前,经历了“科学大跃进”、“土法炼钢”等群众性科技运动的洗礼,且饱受“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等话语熏陶,既不了解科学研究的艰辛,也不懂得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以为单凭埋头苦干,就能取得突破性成果。

  除以上两个外部原因外,个人的偏执性格,也是成为“民科”的重要因素。“民科”们通常自以为是,相信自己绝对正确。田松在访问一位研究生物学的“民科”时发现,“对于我的任何质疑,他都能找到反击的借口。他时而相信此书能救苦救难,时而不在乎是否能得到俗人的理解,时而说自己达到了神佛的境界,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围。”他们普遍表现出一种悲壮姿态,生活困苦,得不到外界认可,常常将自己与被迫害的哥白尼、伽利略、布鲁诺相提并论,幻想从天而降的巨大荣誉。

  网络带来关注

  也带来“敌人”

  网络的便捷,成了民科发表其观点的一大助力。现在谁都可以在网上发表文章,而且围观者要比专业期刊上多得多。

  于是,在百度贴吧“民科吧”和“永动机吧”等主要的阵地上,随处可见民间科学家们发表的新观点:

  有人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错误的,论据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统治世界100多年,请问人是从哪来的?猴子进化的。那么猴子是哪来的?某某进化的。那下一个某某找到了吗?再说现在的人类的运动机能不也在下降吗?”

  当前国际主流观点认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但民科吧里有人说,根据他的新宇宙论推出“宇宙正在加速收缩”。也有人仔细论证了0.999...(无穷多个9)等于1,有人画出一个通过磁铁牵引汽车前进的永动机图形。还有人做出这样一个假设,只为证明出一个简单的超光速:假设一根理想的刚性空心管子有一光年长。在管子一头给光源,光会在其中走一年,然后轻轻推动10cm,在管子的另一头先感觉到管子动,那么,我推动的速度,就是超光速。”

  网络让更多人参与到了“科学研究”中来,也让更多民科找到了发表观点的阵地,他们希望能在网络上受到更多的关注目光。

  然而,网络的普及,也给民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敌人。

  百度贴吧“反民科吧”中,每天都有人针对民科吧里提出的理论来进行反驳,而在著名科普网站“知乎”和“果壳”中,反对民科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他们列举了当下所有民科大神的理论,逐一进行反驳。

  观点

  看清科学

  与伪科学的边界

  

  最近的一周时间里,有关民科的讨论不绝于耳,有人支持民科的态度和钻研精神,有人则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

  有人说,对待“郭英森们”,需要科学的态度。倘若苦心孤诣且确有“干货”,理应受到尊重;倘若真心热爱但剑走偏锋,即便近乎偏执,也应充分理解并加以引导;倘若打着科学的幌子博名博利,则必须给予嘘声和喊打。

  这样的说法有点和稀泥的感觉,更多的观点更加旗帜鲜明。

  比如说,在网上,有人觉得民科是需要支持的,哪怕他们现在的观点看起来荒诞不羁。“民间科学研究者们确实在交流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不足以说明他们没有想象力,科学家对想象中的东西,证真推进了科学的发展,证伪则有助于追本溯源。”

  也有人认为,科学的研究不分身份,“难道在没有被官方收编之前,做科学研究的人就不是科学家了?”还有人把民科跟民间发明家混为一谈,“他们是做出了一些成绩的,并非只是夸夸其谈。”

  不过,相比较民间和普通网友更加宽容与同情的态度,知乎与果壳这两大科普网站上的用户态度更加旗帜鲜明。“民科就是伪科学,就是反智。”有人这样说。

  而另一位研究者也觉得,“民科”自称受到科学界压制,也是虚拟的:“科学界一直是开放的。当初华罗庚仅仅是指出了苏家驹论文中的一个小错误,就受到了数学界的关注,并很快进入了主流数学界。不能把思辨等同于科学理论,正像我们把提出‘日心说’的优先权给予哥白尼,而不是古希腊的阿里斯塔克;把提出‘原子论’的优先权给予道尔顿,而不是留基伯或德谟克里特。思辨与科学理论之间,可以说是有天壤之别。”

  也有科学媒体没有介入这次的争吵,而是提出科学与伪科学的边界,这样更适合看清民科真面目:科学发现是永无止境的,并非后来者便无立足之地。但现代“民科”难以取得成就的原因并不在于现代科学门类繁多,科学上的空白区越来越小,而在于他们往往对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论尚不甚了然,对基本的研究工具并不掌握,却热衷于颠覆性地提出理论;不致力于“厚积”,而妄想“一飞冲天”。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如果他们真的热爱科学,为什么不设法弄懂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理论?科学所带来的荣耀和成就感与科学本身,哪个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

  “看待民科的态度,不代表对待科学的态度,首先要分清科学与伪科学,伪科学是不值得提倡的,是反智的,是应该被口诛笔伐的。”一名网友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