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7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2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志愿者
  奥斯维辛集中营内堆积如山的鞋子 资料图片

  每天大约有1000人的尸体被烧掉。究竟是哪些人被丢进死神的嘴里,为什么?他们是来自法国、捷克斯洛伐克、荷兰与其他欧洲国家的犹太人。

  我曾有几次机会与法国来的犹太人交谈,也与比较少见的波兰本地犹太人聊过一回。这几名波兰犹太人来自比亚韦斯托克与格罗德诺。根据他们的说法,德国在占领区的城镇里进行宣传,表示凡是到第三帝国工作的犹太人才有活命的机会,因此大家全都到第三帝国工作。此外,奥斯维辛(无疑,还包括其他集中营)的犹太人写的书信也激励了他们,使他们误以为犹太人在这里有良好的工作条件,生活可以获得温饱。

  犹太人可以带任何随身行李上路。于是每个犹太人都带了一到两个皮箱,并且把自己所有的财产几乎都装进去。他们变卖房产与物品,然后买进体积小的贵重物品,如钻石、黄金、金币等装进皮箱里。货运列车每天运来约一千人,他们的终点站是拉伊斯科。货车开到斜坡旁,装运的东西全被卸下来。没有人知道党卫军在想什么。车厢里有许多女性与儿童。有些孩子甚至还在襁褓中。他们都将在此结束生命,无一幸免。他们像牲口一样被驱赶着——前往屠宰场!

  而到目前为止,这群旅客浑然不知,他们遵守命令,从斜坡上走下来。为了避免发生不愉快的状况,他们目前所受的对待相对来说还算客气。他们依照指示,把食物放在一处,把行李放在另一处。他们被告知,行李等一下就会还给他们。旅客开始面带忧色:他们的行李会不会不见呢?他们还找得着自己的行李吗?他们的皮箱会不会跟别人的搞混了?

  他们被分成两群。男人与十三岁以上的男孩一群。女人与孩子(十三岁以下的男孩)一群。当局以洗澡为理由,告诉他们为了顾及礼节,必须分组脱衣洗浴。两群人也把衣服分成两堆,当局说这些衣服要进行消毒。现在大家更担心了,因为衣服更容易搞混。然后,妇女与儿童跟男人分开,一次数百人进到屋子里,说是淋浴的地方,其实是毒气室。屋外的窗户是假的,进到里面,全是密不透风的墙壁。在密闭门关紧后,里头开始进行大屠杀。

  一名头戴防毒面具的党卫军从拱廊阳台上扔下毒气罐,刚

  好落在他的下方与群众的上方。毒气室使用的毒气有两种:一种是瓶装,击碎后就可使用;另一种是块状物,党卫军戴着橡胶手套打开密封的罐子,然后扔下去,罐里的块状物就会挥发成气体,立即充满整个毒气室,迅速将里面的人杀死。这个过程只会持续几分钟。他们会等待十分钟左右,然后打开通风设备:把背对斜坡那一侧的门打开,犹太工作小队把温热的尸体搬上手推车与货车,运到附近的火葬场,迅速烧掉尸体。此时,第二批数百人正朝着毒气室而来。之后,当局持续改良屠宰技术,让过程更快更有效率。

  这些人留下的所有物品:堆积如山的食物、皮箱、衣物等,原本也应该焚毁,但这只是理论上。现实中,衣服在消毒之后,全送往衣物储藏室。鞋子送往制革工厂。皮箱则送到制革工厂烧掉。但党卫军与监督员会在比尔克瑙以及物品运往制革工厂途中先行挑选好的东西留为己用,他们说奥斯维辛已经成了“加拿大”。这个词逐渐流行起来。之后,凡是被毒气杀死的人留下的东西,都被称为“加拿大”。

  于是,世上存在着一个可食用的“加拿大”,各种佳肴珍馐全从那里运来:无花果、枣子、柠檬、柳橙、巧克力、荷兰奶酪、奶油、糖、蛋糕等等。理论上,当局禁止人们持有“加拿大”的物品,更不要说把这些东西带进营。在集中营门口,总会派人进行检查。任何人被搜到持有“加拿大”的东西,就会被送进地牢,通常是一去不回。然而,在奥斯维辛,所谓的冒生命危险与外头正常世界的意义大不相同,反正平日随时可能丢了性命,此时又有什么好珍惜的,因此很多人很愿意为了这么一丁点微不足道的快乐做出冒险的事。于是,一种新的心境在此产生,几乎只是为了一点点乐趣——人们却甘心赌上自己的性命。所以,我们持续偷偷地从附近的“加拿大”取得各种食物。当我们从工作地点回到集中营,经过岗哨时总是感到极度紧张。

  还有另一个可以提供衣物等的“加拿大”。不久前,我们发现监督员与党卫军身上穿着来自法国首都的上等衣物:丝质衬衫、丝质长裤,以及昂贵的鞋子。此外,他们有肥皂、上等香水、刮胡刀片、修面刷与女性化妆品。即使是有钱人家,要像他们一样穿戴这么多好东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能取得“加拿大”物品的囚犯,很快就成为集中营里的特权阶级。他们进行各种物品的交易,但不要以为集中营已陷入一团混乱,也不要以为黄金的影响力可以让当局采取较宽松的管理方式。

  尽管我们与卫兵的关系日渐密切,但死亡仍是主要的惩罚,因此交易必须私底下进行,绝不能过于明目张胆。

  维托尔德·皮莱茨基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年12月

  

  世界上可以被称为地狱的地方屈指可数,奥斯维辛集中营即为其一。为获取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更多信息,1940年9月,波兰军官皮莱茨基“被捕”。三年间,他在集中营内成立了秘密组织,援助同胞,并不断向外界传递信息。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