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5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2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裸者与死者》
最美国的战争小说
  诺曼·梅勒
  1923-2007

  《裸者与死者》以二战中美军与日军在进攻与防守南太平洋一个虚构的名为安诺波佩的热带小岛上的战斗为题材,集中表现为个体存在在诸多异己力量控制之下的反抗、挣扎与无奈。被誉为美国最佳战争小说。

  从去年开始,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推出了包括《裸者与死者》在内的梅勒文集,其中有《古代的夜晚》《鹿苑》《硬汉不跳舞》《巴巴里海岸》《圣子福音》《林中城堡》《夏洛特的亡灵》,通过这套文集可以集中欣赏这位文学大师的艺术魅力。

  我不认为诺曼·梅勒是一位伟大作家,但却是典型的美国大作家。他多姿多彩又荒诞不经的一生和他创作的众多不可忘却的作品,让人觉得再也找不出一位作家比他更美国了。

  在年轻时代,诺曼·梅勒是个自信满满的家伙。他豪气干云,他的名言是他会写出一部“让陀思妥耶夫斯基、乔伊斯、司汤达、托尔斯泰、普鲁斯特、福克纳,甚至老朽的海明威都要去读”的小说。显然,这个牛皮吹得有点大。但是,他毕生视写作为英雄般的事业,不仅苛求自己与同时代的同行竞争,他要甩开索尔·贝娄,也把自己视为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人物。

  希望写出一部伟大的美国小说,是诺曼·梅勒一生美国梦的最主要部分。

  《华盛顿月刊》讽刺梅勒是美国文学界的麦当娜,“他可以很迷人,可以是个怪物,也可以是个卓越的小丑”。可以说,梅勒倾向于自我表演,在与新闻界的合谋下共同缔造自己的“坏男孩”的形象。

  1923年1月31日,诺曼·梅勒出生于新泽西的长枝镇,是家中的长子。九岁时,他尝试写下250页的小说。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所中学毕业后,梅勒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航空工程学。在大学里,他的兴趣转向文学,立志做一名作家。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军队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在哈佛大学里的梅勒也被这个消息震动了。1942年的夏天,梅勒在波士顿的一家精神病院打了七天暑假工,以此为素材创作了短剧《裸者与死者》。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已全面铺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也投入了举国之力,参加到反法西斯的大战中。他开始酝酿一个更大的创作计划,他试图创作一部长篇小说:这将是跟欧洲战场或太平洋战场有关的小说,这将是跟美国人在战争中的存在状态休戚相关的小说。

  1944年,他应征入伍,他希望作为第一拨攻击部队前往欧洲,但他却被送到了南太平洋。梅勒先后在菲律宾莱特岛、吕宋岛和日本服役。他当过文书兵、架线兵、炊事兵、侦察兵和空中摄影师。当然,莱特岛和吕宋岛是两个交战最为激烈的战场。

  我们必须注意到,进入战场后梅勒正为他的小说收集尽量多的素材、获得尽量多的战争体验。他志愿到一个侦察排里去当侦察兵。而《裸者与死者》的主要人物也大多在侦察排,主要故事主线即是侦察排在后岛跋山涉水的长途侦察。这些有意为之的孕育和上天的巧妙安排为梅勒写作《裸者和死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6年5月,梅勒退伍了,回到位于马萨诸塞州东南部科德角普罗文斯敦的家中。他先是在邻镇特鲁罗的海边租了间小屋,6月底开始《裸者与死者》的写作。这本厚厚的小说仅仅花费了梅勒几个礼拜的时间。23岁的他身强力壮,充满活力,他的脑子里只有那场战争和那本书。

  他几乎不需要再作新的准备,整本书都装在他的脑子里,他一气呵成,一个夏天写了两百多页。

  故事被安排在称为安诺波佩的热带小岛上,该岛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太平洋。梅勒通过两条平行的线索铺展复杂的情节和人物。一条是侦察排里的士兵,一条是指挥部里的军官。两条线索并行发展,相互影响、前呼后应,按照作者的意图交叉发展,朝着一个看起来明朗清晰实质又晦暗阴鸷的方向推进。

  有人认为《裸者与死者》是一部描述战争与权力的小说,事实上,这仅仅是它的皮相。它是一部完全写“人”的作品,写战争状态下人的存在。战争取消了人的个体性存在,使他们成为战争机器的一部分。战争是放大镜,也是显微镜,它放大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同时也凸显了人性中微弱但极其珍贵的善。让我们看看梅勒勾画的人物谱吧:

  上士克洛夫特心狠手辣,凶悍跋扈,是一个权力崇拜者、一个弄权的阴谋家,胸无半点文墨,却深得上司赏识,爬进军队的军官阶层是迟早的事。他是战争机器的具体执行者、恶魔的化身,在他的身上呈现的是法西斯主义的影子。

  侯恩少尉是梅勒给予深厚情感的人物,他虽然对于权力与恶行多次妥协,但他渴望能保持自己个性的完整,捍卫自由平等的理想。侯恩无论是在其个人生活还是政治倾向上,都是一个足以和卡明斯、克洛夫特相抗衡的人物,是抗击他们法西斯力量的有力抵抗者。侯恩游离于过去和现在、想象与现实之间,作者通过侯恩矛盾心理和人格分裂体现出他的存在。最终,他还是被克洛夫特阴谋害死,残酷的命运让人唏嘘不已。

  卡明斯少将表面上精明强干,精于管理和军事指挥,骨子里却是个法西斯主义者。他崇尚强权,他认为美国未来唯一的道德就是权力的道德。他随意辱骂下属,容不得任何与自己想法相悖的思想和言论,他在军队建立了恐怖的官僚体制,足以摧毁他们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可以说,卡明斯是意识形态上的法西斯主义者,而克洛夫特则是这种法西斯主义的具体执行者。

  中士布朗体型臃肿,满脸雀斑,随便混混日子;列兵史坦利是个小爬虫,一心往上爬;列兵威尔逊无所事事,成天想女人……

  小说着力表现了各种人物的性格纷呈和相互关系,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他们在战争中的表现与命运……梅勒试图揭示一种超越战争本身的象征意义,他写到了复杂多变的人性,写到集权的官僚体制,写到藐视人权、践踏人性的可怕前景。小说中所有人都是“裸者”,他们裸露他们或肮脏或高尚的心灵;他们一并成为“死者”,要么肉体灭亡,要么灵魂毁灭。

  电影《巴顿将军》中的巴顿可谓斗志昂扬、骁勇善战,还牛气哄哄,看得我们热血沸腾,肃然起敬。可以说,巴顿是真正的美国英雄。而《裸者与死者》中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无法与英雄沾上边,可以说他们的所作所为是站在英雄的反面。这些人都是失败者,他们有的丢命,有的丧失自尊,有的失去自我。有人评论该书是极端悲观主义的,令人绝望。梅勒对于悲观主义的论调并不赞同,他说:“人尽管是堕落了、变态了,然而胸中还是向往着一个比较光明的世界。”

  作为顶级批评家,哈德罗·布鲁姆对于梅勒有着复杂而善意的情感,他奉上一个典型的美国人的评价:“梅勒现在声名显赫,无疑有一天会被遗忘,但还会再回来,那时候他将成为他的年代道德良知的历史学家,是他那一代作家代表。”

  对于中国读者而言,他是一份典型的美国派,《裸者与死者》是一部实实在在的美国小说。

  爱世人只能爱抽象的世人,爱具体的世人是办不到的。

  美国著名作家,国际笔会美国分会主席。1948年即以《裸者与死者》出名。1968年和1979年凭借《夜幕下的大军》和《刽子手之歌》两度获得普利策奖。作为记者,梅勒还成功地将小说的写作技巧融入到纪实作品中,如今这样一种写作手法被许多记者所模仿。无怪乎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的同时,也被称为20世纪伟大的记者。

  作家评介

  戈尔·维达尔

  梅勒向我们出拳,那就表明他准备告诉大家一些我们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者是一些对我们有启示的事情,也或者是一些我们不在意而忽略的事……作为和他同时代的作家,作为一个坚强的人和一名艺术家,我在梅勒身上受益良多。作为一个人,梅勒身上的那些缺点更多来自他的天性。

  莫里斯·迪克斯坦

  他用一种在记者和社会观察家中无与伦比的分析能力对小说家的眼力进行补充。

  黄梵

  梅勒是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裸者与死者》是被低估的伟大作品。梅勒对正常人的非正常心理的挖掘达到了巅峰水平。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