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小蜜蜂”一直是开发商拓客的一种重要手段。去年上半年他们曾因为各种恶性抢客事件而红遍网络,去年下半年以来,“小蜜蜂”们似乎“安分”了许多。记者调查后了解到,这样的“安分”背后是行业的变化,也隐含着新一轮的危机。
现代快报记者 赵雪
曾经冲突不断
“小蜜蜂”曾在多个板块为抢客互相掐架
几乎所有经过新房集中开发区域的人都会被询问“是来看房的吗?”这群职业询问者被业内称为“小蜜蜂”,他们的任务就是锁定一切可能买房的人群,尽可能将他们拉到自家项目的售楼处。
在疯狂的拓客下,“小蜜蜂”常常会因为抢客而发生冲突,甚至升级为打架事件。去年6月,江北高新区一家楼盘的“小蜜蜂”就因跨界拓客而被另一家楼盘的保安殴打了。去年7月,河西南也发生过挖掘机拦客、广告牌和导示牌被拆等恶性截客事件,后板块内楼盘联合划出了小蜜蜂拓客禁区,规定各楼盘“小蜜蜂”除了自家售楼处门口不得在禁区内拓客,此后该板块的拓客秩序有所改善。而在仙林湖、江北等区域,很多相邻的楼盘也对“小蜜蜂”拓客区域做了约定。
今年读大三的小张(化姓)是长期驻守在经天路地铁站和仙林湖片区的一名“小蜜蜂”,去年4月他也曾和该片区的其他“小蜜蜂”发生过矛盾。“每次地铁站出来一拨人,大家都会围上去询问,如果看中了同一个人,就会争吵。另外我们到别的楼盘门口去发传单或截客,也会被赶走,有时候还会发生矛盾。不过,现在虽然也会抢客,但明显少了很多,我们还会相互推荐客户。”
如今逐渐安静
几大“小蜜蜂”拓客公司开始划分区域版图
曾经视对方为“死对头”的小蜜蜂们竟能和解?难道真的是限定拓客范围起了作用?
在小张看来,事情并非这么简单。“一是因为时间长了,大家就有经验了,比如一组客户既可以去看他家的项目,也可以来看我家的项目,遇上有客户对其他项目感兴趣,我们也会推荐给其他小伙伴;二是因为我们公司现在也不只为一个项目带客,基本上仙林的项目都是我们带客,也就不存在抢不抢了。”读经济学的小张分析说。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南京一家“小蜜蜂”公司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已经升级为渠道公司,基本上代理了南京市的所有楼盘。据该负责人介绍,拓客的“小蜜蜂”最初是由各开发商招来的兼职大学生担任,但因为人力成本比较高,不少开发商会将拓客的工作委托给他们的渠道公司或传单派发公司,而随着越来越多拓客工作的外包,这逐步形成了一个行业,有几家比较大的公司会代理整个区域甚至全市的楼盘拓客。“对我们来说,代理同一片区的多家楼盘,可以节省很多人力成本,收益往往也很高,同时还能减少一些恶性抢客现象。”该负责人说。
房企观点
实用派:多家“小蜜蜂”公司联合拓客效果不错
“从总体上看,‘小蜜蜂’拓客还是成本低而又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不过,现在因为一家公司可能会为同区域的多家楼盘拓客,加上对客户成交比例的考核力度不大等原因,依靠一家公司拓客的效果有所下降。所以,我们现在一般会让几家公司同时带客,虽然成本增加了一些,但效果不错。”河西南某项目的营销负责人表示。
不过,该负责人也透露,多家公司共同带客的方式也带来了客户来源划分不清和新一轮恶性抢客等问题。“毕竟有效客户是有限的,以前是不同项目之间抢客户,现在是不同拓客公司之间抢客户。最重要的还是应该把整个行业的规则制定起来。”该负责人说道。
反对派:有效拓客还是用“自己人”靠谱
而在城北一家开发商的渠道负责人看来,分布在项目周围的拓客人员还是用“自己人”比较靠谱。“我们之前也用渠道公司在项目周围拓客,后来发现用自己的兼职实习生比较靠谱。虽然会多一些培训和管理成本,但他们对项目比较了解,而且有忠诚度,客户在外场时就能初步了解项目,对于筛选和甄别有效客户还是很管用的。”该渠道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