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下午2点40分,人民日报微博发布消息称:2012年贵州毕节5名流浪儿童垃圾箱取暖死亡,当地政府决定设立关爱基金,每年拿出约6000万,3年累计1.77亿。网友周筱赟申请公开信息,但对政府答复不满,因此向贵阳中院起诉毕节政府及贵州省政府。近日,周筱赟称,法院已立案。
这条新闻非常热,但奇怪的是,昨天,一些网站的转载页面已经打不开,但愿这只是技术性故障。
1.77亿“下落”不明,真有点爆炸性新闻的感觉。不过,有关方面的回应,让人心里没有底:毕节市官方曾经说,全市通过压缩公用经费的8%,设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虽名称叫“基金”,但实质是财政专项资金,没有向社会募集,管理是按照财政资金管理模式,因此不存在“基金”的财务审计报告。
这话大概有两层含义:一是“基金”并不存在;二是不需要向社会公开。
这两点都让人愕然。搜索2012年11月的消息,仍能见多家权威媒体的报道页面——贵州省毕节市委、市政府召开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和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紧急会议,决定设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
白纸黑字说的是“基金”,名字也很正式。怎么就变成了“财政专项资金”?既然这样,当年为什么不向公众说清楚?难道为了语感上的朗朗上口?
而此番回应,闭口不谈这笔钱到底存在不存在,也让人直起疑心。
正因如此,周筱赟才走起诉讼程序。周筱赟认为,“目前这个事情只有两种情况:第一,如果没有进行审计,就违反了《审计法》的相关规定;如果进行了审计,政府却不进行信息公开,则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规定。”
“做善事也不能随意‘拍脑袋’”,新华社播发的记者李黔渝的评论认为:政府出钱关爱留守儿童的初衷是好的,但在不了解基金运作方式的情况下,就设立“基金”这样的名目,而后期又不按照“基金”模式运行,拍脑袋做的决定不计后果,需要深刻反思。
评论也称,毕节市政府近年来做的留守儿童工作不能因此事被否定。
红网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有一篇署名张璐的参赛作品直言:关爱基金成谜是对留守儿童的二次伤害。文章认为,毕节目前还是贫困地区,地方财力有限,一年拿出约6000万救助留守儿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这完全不应当成为留守儿童悲剧频发、关爱基金下落成谜的理由,三年出不来审计报告,只能说明当地的行政效率低下甚至行政不作为,毕竟在事关儿童成长的大事面前,任何理由都不应该成为绊脚石,当地更不该只顾着台前说大话,背后却无动静。
知名评论人王琳则称:也正因为政府在信息公开的践行上充满了不确定性,公民的申请公开才更彰显其意义。当公民的依法申请还促成不了信息公开,司法救济就成了制度管道内最后的权利保障利器。愿饥饿、欺凌和冷漠远离毕节,远离中国。也希望司法能为中国步履维艰的政府信息公开解个套。
不必讳言,当初设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是一种应对“万夫指”的急就章。宣告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给当地加了分,赢得了舆论的谅解。如果“基金”项目并没有落实,就算当地做了很多“关爱”工作,那也是食言。这和懂不懂行没有关系。
□本报观察员 伍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