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今天将对公众免费开放。这座在亚洲最大的慰安所旧址上建立的陈列馆,作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将那段屈辱的历史凝固。
今天上午10点,开馆仪式将在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的西门广场举行,已故“慰安妇”雷桂英老人的亲属将参加。
这是一处命运多舛的建筑,十多年来,现代快报一直关注它的命运,经过社会各界的努力,终于从当年的“拆”字上墙,到现在变成文保单位。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金凤 鹿伟
当年的“垃圾场”,如今庄重肃穆
初冬的暖阳洒向大街小巷,中山东路上法桐静立,车来车往,科巷菜场里,一片繁忙。很少有人知道,连接中山东路和科巷的这条没有门牌号的巷子,名叫“利济巷”。巷子口有8栋淡黄色的民国小楼,以前破败不堪,也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是亚洲最大的慰安所旧址。
如今这里的围挡已经拆掉,露出围墙。西门广场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禁止抽烟、禁止拍照……来来往往的行人看到,都会忍不住过来看两眼。其中一位大爷问:“这里以前住过人吗?我记得以前是垃圾场啊。”
旧址西门广场北边,有一个牌子,介绍了利济巷慰安所旧址的前世今生。上面写着: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由8栋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建成,原由国民党中将杨普庆于1935年至1937年间建造,名为“普庆新村”,日军侵占南京后,将此处改造为“东云慰安所”和“故乡楼慰安所”,是当时唯一还在世外国“慰安妇”朴永心指认的慰安所。
这8栋民国建筑命运多舛。2003年11月,在专家学者及现代快报的寻找和帮助下,朝鲜“慰安妇”朴永心来现场指认,利济巷2号楼上第19号房间,正是她当年被拘禁的地方;2004年6月,这里的住户拆迁完毕,“拆”字上墙;2008年春节,烟花爆竹引发大火,建筑破损严重;再后来,这里垃圾成堆,成了垃圾中转站……
学者和媒体们从来没忘记这里,一直为之奔走呼吁。直到2014年,南京市宣布这里成为市级文保单位。
如今,陈列馆周边干干净净的,不见垃圾踪影。8栋民国建筑上的“拆”字早已不见踪迹,它们外观统一,都是黄色拉毛水泥外墙,透着灰黑色的斑块,看上去沧桑有历史感。
据介绍,陈列馆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6栋为展陈馆,最北面的2栋为办公楼。
慰安妇们的眼泪和照片震撼人心
中国是日军“慰安妇”制度最大的受害国,先后有20多万女性沦为日军的性奴隶,相当数量的女性在日军残暴的性虐待中死去。据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盛鸿调查研究,南京曾经有40多所慰安所。
利济巷是亚洲最大慰安所旧址。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和其他博物馆不同,这个陈列馆并没有正式的大门,在挂着“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牌子的墙上,挂着大颗的水滴,让人联想到了眼泪。
一旁的说明上写着:泪洒一面墙。“当年‘慰安妇’们悲伤的眼泪,不经意间挥洒在慰安所内每个角落。斑驳陈旧的墙面上,仿佛可见硕大的泪滴,折射出她们的无助与绝望。”
走在利济巷,远远的,就可以看到一个硕大的照片墙。照片墙上都是黑白照片,横向10张照片,纵向7张。照片上是一张张凄苦的脸,有的人一只手正在抹眼泪。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照片墙上的人,是全国各地已经公开的“慰安妇”,其中有的是南京的。“照片上的很多慰安妇已经辞世,包括朴永心老人和雷桂英老人。”这一面墙让人震撼,很多行人驻足观看。
照片墙下方,是一块潮湿的土地,仿佛是“慰安妇”们的眼泪哭湿的。这片土地的旁边,有一个小牌子,写着:泪湿一片地。时间的年轮虽然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慰安妇”幸存者们饱经岁月风霜的面孔上,泪水流淌着浸湿了地面。这是对日军实施“慰安妇”制度罪行无声的控诉。
试运行期间,每天限200名观众
今天上午10点,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开馆仪式,将在西门广场举行。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一共展出1600多件文物展品、400多块图板、680多幅照片。
其中两件国家一级文物显得尤为珍贵:一件是已故“慰安妇”雷桂英老人生前捐赠的消毒剂高锰酸钾,是原日军高台坡慰安所发给“慰安妇”用作卫生措施的;另一件为松下富贵楼慰安所为“慰安妇”检查身体时使用的内窥器。
需要注意的是:因利济巷旧址是原址修复,先天就存在空间相对狭小、楼梯陡峭的特殊情况,陈列馆不具备容纳大客流的条件,因此无法接受团队参观,包括旅行团队。
经研究,试运行期间,每天限观众200名左右。
据介绍,陈列馆免费开放,预约参观对象为18岁以上的人群,通过网络预约方式参观,时间为每日9:00~16:30,周日、周一及法定节假日闭馆。
“拆”字上墙的旧址
是如何变成市级文保的
2003年11月
在专家学者及现代快报的帮助下,朝鲜“慰
安妇”朴永心来中国指认
2004年5月
旧址面临拆迁,快报呼吁留住
2004年6月
宣布暂停拆迁
2005年3月
专家呼吁建立纪念馆
2008年2月
旧址突然失火
2012年12月
终于传出这里将建博物馆的消息
2013年11月
立项保护不理想,旧址成了垃圾场
2014年3月
终于等到说法,旧址即将入文保
2014年6月
正式成为南京市文保单位
2015年5月
给房屋加固,保安全
2015年12月
经过半年的修缮,陈列馆将对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