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驳的青石板上,刻着“故宫分院”。南京朝天宫的一个库房里,一直深藏着一批南迁文物。坊间传闻,这批文物有10万余件,有的堪比台北故宫的翡翠白菜。南迁文物中,究竟有些什么宝贝?11月26日,南部新城生态示范城启动,会上传来重磅消息——那里可能要设故宫南迁文物博物馆。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12年前后南京曾有过建馆的规划意向,河西、江北和南部新城都曾是推荐选址用地。但这个意向并没有最终确定。对于“故宫南迁文物博物馆”的说法,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表示:没听说,不知情。
现代快报记者 余乐 胡玉梅
南部新城将建故宫南迁文物博物馆?
今夏,南京大校场机场搬迁,主城区最后一块“孤岛”备受瞩目。11月26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部新城管委会获悉,那里将以机场跑道为“绿轴”,打造南京新的城市文化客厅。主要分为四块,现状保留与更新区、商务商业与文化活动区、湿地景观区和创新居住区。在商务商业与文化活动区,位于明故宫轴线上的神机营、宋美龄候机楼和1997年的民用老航运楼等历史遗存均将进行完整保留,更关键的是,南部新城管委会的相关负责人说,“南迁文物博物馆”也有望设在这里。
这位负责人说,南部新城将完整保留机场跑道,未来打造为机场跑道公园,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未来这一带的城市地位,应该类似鼓楼公园,‘南迁文物博物馆’也打算设在这个地方。”怎么建,面积多大?建好后怎么管理?但当记者进一步追问时,这位负责人又表示,目前还没最后定下来。
南部新城:没定下来,只是有意向
关于南京要建“南迁文物博物馆”的说法,从2011年就有了。
而在2012年初的《南京文化建设“1+5+1”文件》中,就明确提出,南京将启动、加快对六朝博物馆、中国科举博物馆、孙权纪念馆、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新馆、江宁织造府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南迁文物博物馆的建设。其中,南迁文物博物馆的责任单位是河西建设指挥部、南京市文广新局,力争2012启动建设南迁文物博物馆,2014年建成。
3年过去,南迁文物博物馆一直悄无声息。而如今,南部新城要建南迁文物博物馆,将如何打造?南部新城管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听说过这件事。他解释,南部新城的一些事宜目前由管委会和秦淮区政府共同负责。
随后,记者致电秦淮区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透露,南部新城曾向文物部门推荐过一块地,“但此后没了下文。”
记者随后再次致电南部新城管委会的相关负责人,他表示,南京曾有建设“南迁文物博物馆”的意向,可能推荐过南部新城作为备选地址,“但这件事还没最终确定。”
相关专家:南部新城曾是推荐用地
“听说南迁的部分文物,有些一直放在仓库里,没有展陈。”一名参与过南部新城规划设计的高校专家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两三年前,南京市曾有过关于建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的规划意向,当时市政府相关部门曾通知他,为南迁文物推荐规划用地。“当时相关部门对这件事情很积极,我们团队推荐了南部新城。”他说,除了南部新城,当时还有其他专家或单位推荐过河西和江北。
他解释,之所以南部新城作为推荐用地,主要考虑到,南部新城将机场主跑道进行了保留,要打造城市文化客厅。“我们就想把博物馆、档案馆都集中到这里来,将文化特色尽力彰显,形成规模效应。”他说,但几年过去了,这件事被搁置了下来,没有消息。今后有何进展,他也不清楚了。
南京博物院院长表示:不知道,没听说
在南京朝天宫,红色的院墙外,斑驳的石板上,有一块石板上刻着“故宫分院”。南迁文物,过去一直都封存在这里的一个民国库房内。“库房内,设备齐全,还有文物专用滑道。在当时,朝天宫库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物库房之一,里面装备了空气调节设施。”有关专家介绍。
事实上,公众还是有机会看到南迁文物的。在南博特展馆,就有大批南迁文物展出,“国宝厅”中正在展出的“蓝釉粉彩转心瓶”也都是南迁文物。而朝天宫库房中的文物,已经陆续搬往中山门的南京博物院库房。对于南京要建南迁文物博物馆的说法,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表示:不知道,没有听说。
链接
那些关于南迁文物博物馆的说法
●2011年,曾有过南京要筹建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展陈南迁文物的说法。当时有消息称,要把馆址初定在河西,2014年建成。
●2012年,据媒体报道,南京市规划局相关人士曾表示,在一系列博物馆建设中,南京将首先择机建设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和夫子庙科举博物馆。
●2014年,关于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的说法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官方微博“@南京发布”曾表示,未来南京江北新区将筹建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但随后遭到南博否认。
南迁文物宝贝知多少?
关于南迁文物,专家介绍说,留在南京的文物有2000多箱,共计10万余件,主要包括清宫旧藏的官窑瓷器9万多件,铜佛像1332件,御笔135件,清朝皇室历代祖先牌位74件,还有部分香炉、玉册和铜仙鹤等文物。
对于南迁文物,南京博物院一直有很深的感情。在南博二期改造工程启动之前,南博拍了一部有关南迁的纪录片,真实再现了文物南迁的那段特殊历史。
当年南迁文物近两万箱
南京博物院前院长梁白泉说,南迁文物大多是清王朝的收藏。1933年2月至5月,故宫、北平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和国子监的19557箱文物(其中故宫1.3万余箱)从北平运抵上海。1936年底,南京朝天宫库房建成后,文物被运抵南京。1937年淞沪战役爆发,这批南迁文物加上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南京博物院前身)等单位的文物,分3路在日军炮火下紧急西迁,开始了长达10年的万里西行,运抵四川,抗战后运回南京。南迁文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历代的宫廷收藏,堪称国宝,其中就包括鼎鼎大名的毛公鼎、翡翠白菜、玉石东坡肉和著名的《快雪时晴帖》等。
现在人可能想不到,南迁文物光打包就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每件文物的包装至少有4层:纸、棉花、稻草、木箱。有时候,外面还套上个大铁箱……在当时的运输和存放条件下,这批文物的“敌人”不仅有日军、土匪和炮火,还有潮湿、白蚁和鼠患,1.9万多箱文物中,除了个别几件外,竟都完好无损。说它是世界文物搬迁史上的奇迹,绝不为过。
1948年12月到1949年12月,南迁文物先后多次被从南京运往台湾,形成了海峡两岸两个故宫的文化守望。余下的大批文物,在1949年以后陆续运回北京故宫。“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先后4次到南京来运文物,具有代表意义的文物都被挑走了,南京的南迁文物,都是故宫当年挑剩的。”
去年,南博曾经展出268个宝箱
去年,南博曾经展出南迁文物用的268个藏宝箱。箱子上,还贴着当年故宫和中央博物院的封条,依稀可以看到“博,3392”“中华民国廿二年五月”等字样。80多年过去,这些“藏宝箱”也成了文物,它们保证了南迁文物在颠沛流离时万无一失。其中,封条上“民国廿二年五月”就是1933年5月,正是南迁文物紧急装箱南运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