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应该可以还清最后一万多块钱的债,过个轻松年了。”46岁的芮木香叹了口气。11年来,她和儿子背负着前夫张玉华留下的13万元债务,几乎每天都在计算,还剩下几户人家、还有多少钱要还。好在这几年,从小失明的儿子张真能够自立了,学会了推拿的他,开始赚钱,给她减轻了许多负担。
通讯员 高晓平 见习记者 王煜
现代快报记者 王益/文 赵杰/摄
盲人小伙有志气
面对13万元窟窿,他说:子还父债天经地义
二十几年前,同为南京高淳人的张玉华和芮木香结婚,1990年有了儿子张真。虽然儿子天生有眼疾,但两人仍十分疼爱他,几年后又生了二胎,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在2004年,张玉华突然患上了胰腺癌。之前为给张真治疗眼疾,夫妻俩已经四处求医,基本没什么积蓄,这时想要拿出治疗费用,基本是不可能的。
“当时张玉华自己都想要放弃,”芮木香回忆说,张玉华甚至让她抓紧再找人嫁了——他觉得芮木香太老实了,担心自己走后她会被人欺负。但是芮木香不肯,她舍不得丈夫,不能看着他就这么走了,“即使是借钱,也要给他治病,欠下的钱我来还。”她向亲戚朋友借遍了钱,村里几乎每一家都借过,从几百块到几千块,凑了二十多万元。但张玉华还是走了。尽管医保报销了大约10万元,但是还剩下13万的欠款。虽说36岁的母亲芮木香还年轻,但面对13万元巨额债务,原本困难的家庭陷入万丈深渊。面对这样一个家庭,亲朋好友也知道他们家的难处,没有哪个来要债。 “虽然人家没有上门来要,但是我借钱的时候承诺过,就一定会还给他们。”坚强的母亲芮木香坚持着。
“我给我爸还债是天经地义的,现在艰苦点,早点把钱还了,心里也能轻松点。”从失明不能自理,到如今赚钱养家还债,儿子张真也坚持着。
母亲做表率,打工挣的钱几乎全部还债
张玉华去世后的两年里,芮木香为了当初那个承诺,每天起早贪黑,来到当地的一家服装厂打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个月能有两千多块钱的工资。吃住都在家里,自己也只想着工作赚钱,没有娱乐生活,也没有什么花销,每月发工资后,芮木香身上只留100块钱,剩下的都交给公公张泰生,由他来还给别人。“有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借钱的人家,一户一户地还,还清一家就划掉一个名字。”
芮木香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工作赚钱和照顾家庭上,很少顾得上自己。除了过年,她几乎没给自己买过新衣服,穿的都是姐妹送的旧衣服,也从来没有给自己买过化妆品。为了还钱这样对待自己,没有后悔过吗?“没什么好后悔的,人家的钱也不是捡来的,没道理不还的。”
这两年里,芮木香还掉了快三万元。到了第三年,公公张泰生劝她改嫁,“当时说我还年轻,不能耽误了,家里条件又不好。”几次三番之后,芮木香带着小儿子再嫁到了邻村。不过她心里仍想着,要把张玉华欠下的钱还掉。
“现在的丈夫对我挺好的,不反对我这么做。”那之后,芮木香在镇上一家服装厂工作,赚得也多了一些,一年工资能有三万多。食堂还管午饭,除去家庭生活开支,她一年能攒下两万多,三年还掉了六万左右。
为还债务学推拿
推拿很难学会,他偷偷练到手肿
2010年,经高淳区残联的介绍,20岁的张真来到高淳金指盲人中心,学习推拿。
老板孔令泉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由于没有上过学,张真与人沟通的能力非常有限。“学起东西来也慢,我带了四个徒弟,他是最费劲的。”孔令泉介绍,别人花一周时间就能学会的技法,张真常常要反复练一个月才能掌握。“不过他能吃苦,别人都下班了,他还一个人偷偷地练。”
看着儿子从家走向社会,芮木香既兴奋又担心。“以前从没干过这些事啊,一开始我特别舍不得,有一次去看他,发现他手肿了,手指头上还长了好多茧子,问他疼不疼,他说现在已经不疼了。”那次她心疼得哭了出来。
而张真自己也对记者说,这些并没有什么,“一开始也觉得累,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是我妈和老板都鼓励我,也就坚持下来了。”推拿是很辛苦的,他每天要从上午10点工作到夜里12点,忙的时候要连续工作好几个小时。
勤能补拙,五年过去了,现在的张真,从一个“学什么不像什么”的学徒,成长为一个推拿“熟手”,还有了自己的回头客。
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帮母亲分担债务
25岁的张真,圆脸、寸头,尽管看起来身材很敦实。可是一到推拿台前,十指却出奇的灵巧。
张真的宿舍,就在推拿店的地下室。“我给你们带路!”刚刚从推拿台上下来的张真,抓过一件外套,熟门熟路的走下楼梯,打开地下室的灯。一张单人床,一张书桌,把这间十平方米的小屋子撑得满满的。
“我在这边包吃住,宿舍就是店里的。”张真熟练地划开手机。手机里设置了“盲人模式”,每一个软件都有语音提示。他打开一个软件,给自己记下了一个“25”。
“这是我这几天的工作量。”张真说,店里的工资是按照“基本工资加提成”的方式计算,现在已经是老员工的他,正常一个月大约能挣三千元。为了多攒些钱,早点还清债务,张真整天忙得团团转,从上午十点钟到晚上12点,常常连一口水也顾不上喝。“一个客人一个钟是一个小时,做十个客人就是十个小时,基本上中间就不带休息的。”张真说,自己的工资一发下来,就拿去给妈妈还债。
自从开始工作后,张真就分担起了还债的重担。每个月工资发下来,他只留下五六百元的生活费,剩下的都拿去还了债。“我没什么爱好,平时除了工作就是睡觉。”张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自己日常开销,每月五百元就够了。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技艺不熟,毛手毛脚的,经常有客人不满意,说要换人。赚的也不多,一年下来也就几千块钱,但是到了2014年年底,他交给芮木香两万元,用来还债。这些年来,他帮着母亲,分担了3万多元的债务。
他“看”得比我们更清楚 □推荐人:张真的乡邻 高晓平
推荐感言
圆圆的脸,胖胖的身材,张真看着就知道是个极其憨厚的小伙子。
他生下来就看不见了因为这双眼睛,从小到大张真不知吃了多少苦头。但是他总是笑眯眯的,像是没有什么烦心事。
20岁那年,张真开始学习推拿,用自己的劳动改善家里的生活。他没什么娱乐活动,也没什么消遣爱好,平时就拿个手机坐在床头听歌,然后接着给客人做推拿。他很拼,为了早一点把家里的债还完,几乎砍掉了大部分的消费,攒下来的钱全都交给了家里。五年了,他像一只蜗牛,尽管背着重重的壳,却一刻不停地在前行。
张真从小没有上过学,他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都是源自家庭教育,源自乡间最朴素的人伦天理。作为一名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的一员,并没有人逼着他承担起债务。然而,他扛起来了,用他那并不明亮的双眼,独自前行。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看”得比我们更清楚,他的内心比我们更敞亮。张真不是弱者,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是道德上当之无愧的强者。作为桠溪镇的同乡,我推荐他作为“感动中国”的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