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4版:行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素朴而感伤的灰
  宁静
  画作/格拉西

  

  文/朵渔

  我在想,如何为自己的观感写下第一句话。第一句,类似于涂抹在画布上的第一笔。面对画布那种浩瀚的无命运的空,甫一落笔,某种宿命就被唤醒了。犹疑,在于对画布上那种空的敬意,在于对自我霸权的取消,谦卑。我不知道吕德安在涂下他的第一笔时,是否也会心存犹疑。他不是个迅疾的画家,似乎对什么都不太有把握,无论是写诗、作画,还是面对人群和世界。但他相信过程本身。因此,当落下犹疑的第一笔之后,他会奋不顾身地投入,某种确然性遂悄然形成。我时常想起他开着自己的小车独自北上的情形。在经过多年的犹疑后,他突然决定开始一段专业画家的生涯。他驾车行驶四千里,从福州到北京,带着锅碗瓢盆和决心,那种决心绝非一朝一夕所形成的,也绝非一城一池可换取的。

  我去过他的工作室,看到墙边堆放着厚厚一摞画框,像一堆刚刚打制的农具,就等着新麦开镰。记得我曾建议他先画点小幅人物肖像,以解决生计。他看着房门前忙碌的麻雀,若有所动,但终究没有涂下那一笔。

  在当下,画抽象作品总显得危险而不合时宜。瓦釜雷鸣中,人们对真正的天才也会投去怀疑的目光。如果主动去迁就某些东西,得到的回报总是很及时。德安独自与世界对话。当画家一意孤行到仅仅诚实于自己的信念,那些怀疑的目光大概也忍不住要尊敬他了,因为这种信任就来源于那种一意孤行的诚实。

  在德安的画作前,作为一个观者,如他所言,让我们重新回到“看”,仅仅诚实于自己的眼睛,不要跟任何的风格、流派、主义较劲,感动总是油然而生。充满灵感与神秘的《光的缝隙》,深沉、真挚的《向保罗策兰致敬》……我能想到的只有席勒的“素朴”——这个为诚挚的天才们所命名的赞词。

  在这个时代,素朴往往更能照见我们的猥琐和贪念,让我们倍感羞愧。

  德安的笔下都是些简单的事物,石头、大海、光和大地。画面大多呈现一种单色调的灰——青灰、铅灰、深灰、灰白、灰蓝、五十度的灰等。他的灰里仿佛暗藏着全部的丰富性,仿佛有光透过。

  德安笔下的灰不是一种纯然感性的灰,总能将其转向一种沉思,并为我们带来莫名的感伤。

  抽象作品在其表现方式上更易于表达观念、理念,而德安却反其道而行之,即便是一些高度抽象的题材,诸如《风向》、《近景与远景》之类,他也能表达得素朴天然,感人至深。素朴的天才拜天性所赐,凭纯然感性来完成自己,他感人的力量在于此,局限性往往也在于此。过于依凭天然与心性,依凭自然与现实,往往会被平庸松弛的现实所俘获,而感伤则易失之于“过度”。感伤开始的地方,正是素朴结束之处,二者的结合,才是对各种局限与平庸的有效疗救。德安的妙处,在于他将素朴增高了一米,带我们迈进感伤之门。

  感伤与素朴往往基于个人天性,而二者又像磁石的两极相互吸引。我知道德安拥有一批隐秘的感伤主义的倾心者,就像一只忧郁的狗更容易爱上一只灰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