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6版:报庆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现代快报网
八张洋面孔
世界同记忆

  这一年,快报记者去了很多地方。在昔日的抗战战场祭奠英魂,在当年的受降地重温荣光。这一年,快报来了一批特殊的“洋记者”,他们用国际视角,唤醒那段苦难历史的世界记忆。

  从一纸风行到全媒体矩阵,内容的呈现方式一直在求新求变,不变的,是传统媒体的“传统”本色——十六年如一日,致力于用文字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我们坚信,有情怀有担当的媒体,永远不会过时,永远站在浪潮之巅。

  □现代快报记者 郑春平

  写这篇手记的时候,很巧,一则消息终于尘埃落定: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

  正义偶尔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

  在很长的时间里,西方社会一度陷入“假寐”,对南京大屠杀患上选择性失忆。然而,这段惨绝人寰的历史,本就该是世界战争史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78年前,南京沦为人间地狱。虽然,封得住600岁明城墙,却挡不住真相走向世界。1937年12月18日的《纽约时报》,刊发了从南京撤离至上海的记者德丁的报道,这是“南京大屠杀”第一次进入世界的视线。2007年当我赴美采访时,曾专门查找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档案库,虽然这份老报纸躺在那里寂静无声,我耳边却仿佛万马奔腾,无数的声音在呼喊:真相,绝不该被遗忘!

  只是,70余载岁月流转,在世界的眼中,“南京大屠杀”究竟是什么?是美国导演镜头下的《南京》,是张纯如笔下的《南京暴行》,还是尘封多年方见天日的《拉贝日记》?答案都是,却又不都是。

  这始终是个心结,直到2015年。

  这个夏天,8位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南非等国家的留学生,跟随中央电视台的摄制组来到南京,并以现代快报实习记者的身份,在《我与中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节目中,展开南京大屠杀国际救援史实的寻访。

  从着手节目的前期筹划,到跟踪实际的寻访,每当看到这8张不同肤色却一样青春的面庞,我的脑海总不时会浮现78年前那张泛黄的《纽约时报》——那时的美国记者德丁也只有

  20多岁,同样是这般年轻。不同的是,眼下这群金发碧眼的90后的世界,与78年前发生在中国的南京大屠杀并没有任何关联。他们,真的能够像当年的德丁那样,成为一名真相的见证者、传播者吗?

  所有的问号,所有的心结,都随着寻访的推进,被一一解开。8位实习记者在快报8位资深记者的指导与陪同下,顶着高温,连续4天穿行在南京的各大档案馆、纪念馆、遗存地,寻访专家学者、幸存者……这些一开始还叽叽喳喳的孩子们,当海量的南京大屠杀史料直陈眼前,震惊与沉痛,毫无防备地写在他们脸上,也让他们一个比一个地认真和投入。

  整个寻访过程,现代快报纸媒、官方微信、微博、快报云媒App进行了全媒体系列报道,引发数十万次的阅读、点赞,网友们纷纷转发。而央视摄制组整整拍摄了600个小时的素材,最终凝缩为60分钟的节目,并于8月29日晚在央视4套首播,反响之强烈同样超出预料。网友或跟帖留言,或拨通快报热线,询问节目的复播时间,以及哪里可以找到拷贝……

  最为打动人心的,并不是这些外国孩子们所看到的史料本身,而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在讲述寻访大屠杀幸存者苏国宝的经过时,挪威姑娘卡美拉的眼角闪过一丝泪光,她说:“苏先生的弟弟被日军扔到河里淹死时只有3岁……我不由想起了自己在挪威的弟弟,我简直无法想象如果要亲眼看到他离去,我还能怎么生活下去……”俄罗斯留学生爱文在寻访苏联援华飞行员涅日丹诺夫的事迹后深深地感慨,“他当时24岁,跟我差不多大。如果我是他,我会去保护另一个国家的人民吗?我不知道……”

  暗夜里,人性的光辉,穿越时空隧道,滚滚而来。

  专家学者们更是难抑激动,有的在当晚节目刚一播完就打来了电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研究,太需要国际视角了!满满的感动。”“用外国人的视角来讲述中国这段历史,更有说服力……”

  值得欣慰的是,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世界记忆,近年来正被逐步唤醒。而快报也始终将抗战历史的挖掘与报道作为责任与义务:从连续9年报道呼吁南京大屠杀实行国家公祭,到发起抗战老兵重回昔日湖南战场,再到重走受降地追忆胜利荣光……只为真相能够尊严地存在,并给世界以警醒。

  家国情怀,初心不改,从未敢忘。

  这段视频

  一定要带回南京

  □现代快报记者 金凤

  □地点:洽降地芷江

  芷江,抗战胜利后的洽降地。

  在当地的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向我展示了一段20分钟的视频,这是他从美国带回来的。视频记录了日本代表在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受降的全过程。其中,日本代表桥岛芳雄紧张擦汗的镜头,让我心头一震。

  我参加过不少抗战报道的采写,战争的残酷,往往让文字和心情一起变得悲情。这样值得中国人自豪的采访资料,是多么的难得。

  在征得纪念馆工作人员同意后,我将这段宝贵的视频拷贝下来,带回南京后,在现代快报全媒体平台发布,引起强烈反响。

  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忘记苦难,而胜利和荣耀,同样值得铭记。

  和老兵一起,在路上

  □现代快报记者 陈志佳

  □地点:湖南抗战战场

  今年6月2日,我和同事陪着5位老人来到湖南。70多年前,他们在这里抛洒热血,与日寇殊死搏斗。

  老兵们是那样的谦和,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们没提出一点点要求。不少人都称他们为“民族英雄”,每次老兵们总是连忙摆手,称“不敢当”。在他们看来,更值得尊重和记住的,是那些牺牲的战友们。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兵们离我们远去。和老兵们朝夕相处,共唱革命歌曲,这是值得我铭记一生的经历。我很自豪,能与他们共走一程。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