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雪冰
下班回到家,没看到母亲。想想老人家可能出去散步了,就没在意。可到了吃晚饭时还没回。不免有点着急。人生地不熟的,母亲会去哪儿呢?
这里的环境,着实令人不放心,十几栋高楼,外观大同小异,楼下不远处的一条河,散发着龙须沟的气味。下班高峰时,车像火柴盒一般,一辆接一辆。从偏远小镇来的母亲,能找到回家的路吗?
在我生活三十多年的这座城市,母亲共来了四次。第一次,我分了一间小平房,里面住我们小家,外间让母亲住。家里一有客来,母亲就躲到门外的小厨房,在报纸上练字。那些日子,母亲帮我哄孩子、买菜,还没有忘记买些鼠药,撒在厨房墙角边。可老父亲在老家,还得有人照顾,母亲住了个把月,就回去了。
母亲再来已是八年后。那阵子,城市已变成了大工地。能造楼的地方,机器都在轰鸣。校门外的小公园,也在大兴土木。单位恰在城郊接合部,周边到处都是岔路,母亲出门,十次有九次迷路,但老人硬是凭着依稀的印象,一次次找回来了。
但那天傍晚,母亲终于走丢了。只好打了110。过了一会儿,母亲被人送回来了。原来母亲外出散步,在一个建筑工地边转了向。母亲端着一茶缸子水,边喝边用毛巾不停地擦汗,自嘲地笑着,老了老了,年轻时到乡里去开会,夜行十八里地,没觉得累过,现在就这两步路,竟难着了。
第三次搬家,我住进了楼房,母亲的腿脚不太好,下楼不便,散步少了。下班回来,母亲总是坐在那儿,拿着一本小人书。有时,盯着电视好像看得入神,问起母亲看什么,老人抬起头来,缓缓地说,现在电视节目不好看,看不懂。有时,母亲扶着阳台,望着远处某个树林掩映的地方,嘴里会冒出一句“那是一处什么所在”?那口气,活像古代行军时吆马歇息的主帅。也许,那会儿,她的思绪又回到了青年时代,想起夜行十八里地的岁月了吧?
终于熬到拥有一百平米房子时,母亲已68岁了。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在这外观几乎一模一样的高楼群里,准确地找到要找的蓝天园1栋2805室。不知有多少回,母亲摸到了蓝星园2栋2805,或蓝云园5栋2805。有时,母亲到某一栋楼的门口,用钥匙反复开门,却迟迟打不开,不由嘀咕,怪了,怎么就这一会儿,钥匙就不管用了呢?
门外有钥匙开锁的声音。一开门,喜出望外,母亲回来了!老人家气喘吁吁,进门往椅子上一坐,半晌说不出话来。原来,母亲这回真的迷路了,在十几栋高楼间,越走越找不到回来的路,只好在路上拦了一辆马自达,让车主往蓝天园方向开。车主开口要五块,半路上,母亲摸摸口袋,对车主说,我只有三块钱,就在这里下车吧。那车主竟就弃母亲而去,母亲就在这钢筋混凝土的“树林”里转啊,转啊,一直转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