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6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5年9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静穆之美
——冯艳山水新作臆想
  《蔚然深秀得天真》
  《不随云去来系列2》
  《晨曲》
  《竹内清风系列2》
  《不随云去来系列1》

  文/陶晓跃

  在宁静祥和的空间,一层层的山呈现出饱满的弧形,一道道地向远处推去,远山模糊了天空,近山一派圣洁的雪光,山脚之下修竹两竿,彼此映衬,俯仰生姿。这就是冯艳的山水新作《初雪》展示出来的天地,这样的天地远离了喧嚣,超越了尘世,充满了清朗之气,完全是一个被净化了的静穆的世界。

  那无法用言辞描述的境界,冯艳用画笔将其展示出来:山在雪的覆盖中是静穆的,竹在雪的映衬下也是静穆的。雪,营造出来的极具梦幻意味的天与地,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久违的净美。

  好的艺术作品往往流泻出一种单纯的气韵,与这样的气韵交流,便不自觉地滋生出许多悟觉。这样的悟觉与天有关,与地有关,与人世沧海桑田有关,还与那似乎不起眼的“竹子”密不可分。冯艳画中的主体多围绕竹展开,且画中的竹又极少,四五竿,两三竿,甚而只有一竿。竹不见雄健,也无刚烈之貌,让人想到的是古人笔下的具有林下之风的仕女形象,它是娇柔的,却是有思想的。那思想似乎总是升腾起一种温度,缠绵在你的周身,即使是冰雪,也无法逼迫它退去。

  冯艳选择这样的一种构图程式,以意达情,以心宣言,并将自己对水墨的理解,对色彩的认知,对生命的体悟融进其中,让人加倍地感受到中国画中物我合一的理趣。她的青绿山水《高深见茫然》,更是在不经意中强化了这样的理趣。青峰叠翠,该是欧阳修笔下的“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境界吧;青竿玉立,迎风摇曳,摇曳出的也是一种极富灵性的纯净。空明的绿色氤氲在天地之间,山的起伏,竹的婀娜,便也陡然变化成一种韵律。闭目静听,是竹子拔节的轻响,是竹下柔风的低吟,应该还有鸟儿在竹上的鸣啼,应该还有幽谷的溪流撞击着鹅卵石的回音。这样的韵律,在清风里优雅舞蹈,美得让人心醉。

  在冯艳其他的青绿山水中,似乎都有意地彰显着这样的一种主体意识,比如她的《云散天空烟水阔》,她的《无语》。画中的竹子恰到好处地形成疏密的对比,长短的对比,竹叶向上伸张,却并不全然复制自然之态,而是以画面山势的走向求聚散,从而显示出一种别样的生气。可以说,竹成了她画中极具个性的语言。

  这种带有隐喻色彩的语言,是对事物外在表象的逃离,是对时间秩序的背叛,这样的逃离和背叛,让她的画在视觉样式上看似与传统的山水画拉出了一段距离,但仔细端详,从画中感受到依旧是一种高古的气息。它体现出的是画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深刻认知和领悟。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提出,“艺术的理想境界是静穆”。他认为,静穆是一种豁然大悟,得到归依的心情,亦是一种从消逝万象中感识永恒存在的妙悟和慰藉。不能说冯艳的画已全然走进这样的境界,但她的画中显示出来的静穆之美,让人似乎看到了她一生要走的方向。虽然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还无法预知,但冯艳还很年轻,有理由相信她一定会充满生机地走向属于自己的时代。

  江苏省南通市人

  南京师范大学毕业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文联书画研究中心研究员

  民建南通书画院副院长

  南通崇川区美协副秘书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