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自强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以及人的生存环境、审美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画的格局也得到了多元化拓展。现代中国画家们对山水画的形式、内容、技法都进行了各种探索,其中就包括了青绿山水。在这些探索者中,出现了一批充满创新意识的青绿山水画家,其中的常潇虽是新秀,却有着不俗的实力,携青绿山水升堂入室,蔚然已成气象。
常潇的青绿山水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诗意情怀
常潇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用诗意的情怀去描绘他心中的大自然,他把青绿山水作为传达情感的载体,抒发内心的情绪,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色彩的变换、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去创造意境幽深、气象万千的胸中丘壑。
艺术家面对大自然,往往超越基本生存层面而深入心灵层面去进行文化思考,他们用作品诠释的大自然都与生命紧密相连。因此,作品中折射出的诗意情怀,都出自艺术家的手笔、眼光,以及独特的生命感受。细读常潇的作品,可以明显地感受生动气韵、充沛情感、深邃意境,以及精巧笔墨和丰富色彩。满纸山水烟云,目的是传达心灵的感觉,折射其对大自然的领悟。严谨、细腻、雅致、色彩之间传达着一种文化的思考。
常潇的山水作品已经触摸到了传统绘画的文脉与肌理,感知到了古人及其作品中的那份诗的意趣。因此,常潇笔下的山、水、云、树都经过诗意营造,体现出一片诗意情怀。
二、文人气息
常潇的作品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带有的文人气息,在他的作品中,除了表现出干练的笔墨、雅丽的色彩之外,还表现出深厚的文化积累。文人气息是中国文人画的一个重要特征,腹中垒起万卷诗书,率性落笔悠然成画,不叫“文人画”也文气十足。
从中国绘画史来看,青绿山水似乎是被文人画挤出了画坛主流位置,其实,青绿山水与文人画之间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冲突。如果说,李思训“金碧辉煌”的富丽效果与文人画的萧条淡泊之趣有着极大区别的话,青绿山水的发展则吸取融汇了文人画的精髓。南宋的赵伯驹、赵伯骕兄弟在大青绿的画法基础之上,汇入文人画的一些技法和情趣,以“精工之极,又有士气”的雅致清润之貌取代过去的富丽堂皇,创造了一种介于院体画和文人画之间的青绿山水。近代画家张大千、应野平、潘素等人既擅长青绿山水,又工文人画,更足以说明青绿山水与文人画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沟壑。
常潇的青绿山水秉持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大美”思想。老子论“大”即“道”,“强为之名曰:大”,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之间的“道”就是宇宙万物起源与运行之理,由“道”衍生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澄怀观道、澄怀味象等理念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内核。常潇的青绿山水便是以“天人合一”之道,表现大自然的纯真本源,让精神气息与物象形质完美结合。
三、结构之美
笔墨结构不仅仅表现出一个画家的笔墨功力,也表现出画面中造型、意境、转换、对比等等关系,它还关系到画面的精神气势,因此,可以说,笔墨结构是中国画的灵魂和核心。后梁画家荆浩说过:“山水之象,气势相生”。所谓势,是画面物象的章法布局所形成的视觉心理动态效果。
从常潇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笔墨结构上非常下功夫,其表现就在于中国书画最基本的“一笔”功夫。“一笔”功夫讲究要有笔法,有了笔法,意自法生,自然就有了“笔意”。一笔一墨是画家的功力,更是学问修养,从一笔一墨中可以看到画家的个性、胸襟。从微观的角度来观察,一笔一墨除了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外,还有很高的状物功能,勾、皴、点、染、擦、丝,物形、物态、物神韵;从宏观的角度来观察,一笔一墨包含着刚柔相济的辨证法思想,上升到哲学高度,则是“一阴一阳谓之道”。
通览常潇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常潇的传统功力十分深厚,但他并未一头扎在前人、古人的传统中而失去了自我。在创作中,常潇始终坚持独特体验,独特观察,那些峰峦叠嶂,嶙峋怪石,飞瀑悬流,繁枝茂叶,都是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的结果。常潇以色彩的和声演奏出了原野山川生命的旋律,使古典的青绿山水面貌为之一新,具有了时代的审美特征。
常潇刚刚过了而立之年,却已在中国画坛“立”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实属难能可贵。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盛世需要璀璨的青绿山水,人民大众对色彩的审美需求也在呼唤着青绿山水。当我们看到如常潇这样专攻青绿山水的后起之秀有着如此优越的表现,我们有理由相信,青绿山水必然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变革升华,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走向又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