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头、老铁轨、站台……在充满民国风的镇江中山广场,众多火车“元素”让人眼前一亮,不远处还有与火车有关的隧道、碉堡、工务段旧址、办公房旧址,这里曾是沪宁铁路镇江站旧址,2004年,随着“百年老铁”被拆除,沪宁铁路上建设的第一座隧道也废弃。昨天,在镇江市文广新局文物处的带领下,记者走访沪宁铁路镇江站旧址发现,旧址虽于去年入选第八批市文保单位,但人气低迷,“第一隧道”更是湮没在荒草杂树中。通讯员 张宇华 现代快报记者 林清智
孙中山3次来镇江
2次在这里下火车
沪宁铁路镇江站旧址包含宝盖山隧道、碉堡、工务段旧址(当时的修理厂)、办公房旧址。
清光绪34年(1908年),沪宁铁路通车,从镇江穿城而过,镇江站列为大站,民国期间,此站习惯称镇江西站。当年的沪宁线在铺设正线的同时,由镇江西站引出支叉,延伸至小码头江边,铺设支线1条,设江边货站,并设有码头1座,以供铁路和水上货物之接运。据了解,孙中山3次来到镇江,有2次都是从这里下火车。
镇江文广新局文物处处长张小军介绍,1978年,沪宁铁路复线竣工后,宝盖山隧道所在线路改为支线,其作用逐渐下降,于2004年停用。2012年,在这个火车站原址上修建了中山广场,除了标志性建筑中山塔,广场上还铺铁轨碴石,并在铁轨上摆放火车头,寓意孙中山2次从这里下火车。
老铁路拆除后,镇江站旧址遗留下来的建筑命运各不同。其中,工务段旧址建于1918年,砖木结构;办公房旧址平面呈曲尺形,二层楼房,北侧设通廊。这两座房子现在还有人住。而宝盖山隧道和碉堡则无人问津。张小军称,宝盖山隧道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是当时沪宁铁路镇江火车站建设中耗资最多的一项工程,也是沪宁铁路上建设的第一座隧道。
宝盖山隧道位于镇江西站东侧,1931年,东段61米开挖成路堑,隧道长度缩短为345米。镇江沦陷前夕,宝盖山隧道遭日机轰炸,日军侵占镇江后修复。
记者看到,如今的隧道隐蔽在荒草杂树中,出入口已被封死。在宝盖山隧道西侧北坡有一个碉堡,高约5米,平面呈六角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张小军说,碉堡建于民国时期,用于保障铁路安全。
专家建议“古为今用”
围绕铁路元素做文章
谈到沪宁铁路镇江站旧址的现状和未来,张小军表示,考虑到西津渡、镇江博物馆离此不远,旧址完全可以“古为今用”。
“围绕铁路搞一些旅游产业,比如在洞里面建一个铁路博物馆。” 张小军指出,旧址最重要的“元素”是“铁路”,在保护的同时,完全可以围绕这个“符号”做文章,“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魅力会慢慢展现出来。”